本期科普專家:陳偉,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副主任,主任醫(yī)師
孕婦、兒童等人群該怎么吃?
新冠肺炎不挑人,誰都可能會感染,只要你個人防護沒有做好,就可能會發(fā)生感染。
孕期是一個特殊的時間,前三個月是致畸發(fā)生的最高時間,而后三個月是早產出現(xiàn)最多的時間,所以在孕期個人防護一定要做好。第二,就是維生素D的攝取一定要保證,應該每天至少站在陽臺開著窗,能夠接受一點陽光,能夠讓自己補充一部分維生素D,每天要有20-30分鐘來滿足營養(yǎng)代謝的需求。該吃孕期維生素的可以去額外攝入一些維生素。
同時在孕期的過程中,為了防治新冠肺炎,應該進一步增加優(yōu)質蛋白質的攝入,達到每天2到3兩的瘦肉,1到2個的雞蛋,1袋到2袋的牛奶以及1塊豆腐,這樣才能夠滿足孕期蛋白質的需求。
兒童同樣是一個抵抗力比較低下的群體,特別是6歲以下的孩子,他的自身免疫功能還沒有很好地去發(fā)展,也不能去吃太多的補品,所以兒童的免疫力一定是靠一日三餐去補充的。這個時候媽媽們就要著力去補充一些優(yōu)質的蛋白質的食物,這樣才能夠達到更好的作用??梢越o孩子買一點奶酪,既含有豐富的鈣質,又含有豐富的蛋白。每天可以讓他加喝一杯酸奶或者是多喝一袋奶,因為酸奶中所含有的益生菌也都是幫助我們來提高免疫功能的。這些小竅門都可以幫助孩子安全度過這樣的防疫時期。
慢性病人群該怎么吃?
第一,要按時吃藥。很多老年朋友,特別是已經得了慢性疾病的朋友,要加強對自己身體的監(jiān)控,加強對自己身體的關注。疫情期間,應該按照醫(yī)囑,按時吃藥,保證藥量。
第二,越是在困難的時間越要保持生活的規(guī)律和穩(wěn)定,一定要按時吃藥,按時吃飯、按時活動,這樣才能夠達到您的一個基本的目標。
第三,不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既然是慢性疾病,都不是短時期能好甚至終生陪伴的,所以整個的生活習慣不要因此而改變。不要說在防疫之前我是低鹽飲食,一旦到疫情來了算了,我還是每天吃點咸菜,這樣其實對于整個的慢性疾病的控制是非常不利的。不要因為防疫或提高免疫力的目標,去吃一些平常自己不吃,甚至說不該吃的東西。這一點要非常關注,一定要做好病情的這種規(guī)劃。
第四,要做好病情的監(jiān)測。身體越不好或者是病情越復雜的時候越要經常監(jiān)測,包括血糖、血脂、血壓,凡是在家能夠常規(guī)測的,應檢查,這樣才能夠保證在疫情期間做到一個長治久安。
最后就是運動的配合。每天老年人在家里面原地走走,做操、打太極,都是比較好的方式。要做個有心人,不能被恐懼所占據,要回歸到常規(guī)的生活。
癌癥病人怎么吃才能保證營養(yǎng)、提升免疫力?
癌癥患者情況比較復雜,因為癌癥患者本身不是因為吃得不夠,而是因為有東西耗費你太多,造成的這種影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癌癥患者本身就處于一個嚴重的營養(yǎng)不良的模型,也就是說即使吃也達不到營養(yǎng)的需求。
從這個角度來講,特別建議癌癥患者不論是手術治療、放療、化療,還是處于癌癥的康復期,一定要關注自己的一日三餐是否能滿足自己的營養(yǎng)需求,達到足量的優(yōu)質蛋白質,主食和適當的油脂。如果吃不到這個量,應該注意補充一部分營養(yǎng)補充劑,實際上對提升身體抵抗力是有幫助的。
有沒有必要吃保健品來提升抵抗力?
首先在營養(yǎng)學中有一個很重要原則,但凡飲食能夠保證提供的,我們不用制劑去補充。所以第一個原則還是要規(guī)劃一下自己的飲食健康。第二,錦上添花的事可以做,但不要做得太過分。
舉個例子,比如說維生素C我們一天吃到100毫克,這是一個老年人每天推薦的一個攝入量。100毫克是多少呢?250克左右的一個水果,比如蘋果、橘子基本上能夠達到100毫克維生素C的量,也就是說我們吃一個大一點的蘋果或橘子,就可以滿足這個需求。在防疫期間,想額外地再去補充,那么吃兩個水果就能夠滿足了。但是如果因為身體原因,什么水果都吃不了,想用點制劑去補充,完全可以,可以去選購一點500到1000毫克的維生素C制劑,每天做一定的補充。不過這種制劑雖然補充了更高劑量的維C,但是它的營養(yǎng)價值絕對不如吃自然水果好。所以這個原則一定是飲食不夠,再去補充才會有意義。
從這些意義上來說,只要是藥物,包括保健食品,它都不同于我們的飲食。飲食你吃得再多,頂多會讓你胖一點,不會造成其他的不良影響,而我們所吃的藥物時間長了,吃大劑量的,都可能會影響到我們身體的健康,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針對保健品要很慎重地去選用,最好在醫(yī)生或者臨床營養(yǎng)師的指導下去選擇。
轉自:光明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