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物多樣性 我國生態(tài)系統(tǒng)保護取得哪些成果?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12-12





  根據聯(lián)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定義,生物多樣性是指各種生物之間的變異性和多樣性。其實通俗來講,生物多樣性就是地球上的各種生物以及它們的生存環(huán)境的多樣性。這種多樣性既包括了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也包括它們的全部基因,還包括它們所處的各式各樣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它們越豐富、越多樣,地球就越生機盎然。


  保護生物多樣性,可以說是全人類共同的任務。近年來,我國在森林、濕地、海洋這幾大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保護取得了哪些成果?


  森林方面,我國一貫高度重視森林生態(tài)的保護和修復。通過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連續(xù)30年保持“雙增長”。過去10年,中國森林資源增長面積超過7000萬公頃,居全球首位。生物遺傳資源的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各類自然保護地總數(shù)量超過1萬處,約占國土面積的18%。超過90%的陸地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和71%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得到了有效保護。


  濕地方面,中國是世界上濕地類型齊全、數(shù)量豐富的國家之一,濕地面積占世界濕地的10%,居于亞洲第一、世界第四。近年來,中央財政投入近百億元,濕地保護初見成效。截至目前,中國已建立901處國家濕地公園和眾多濕地保護小區(qū),有效保護了240萬公頃濕地。2022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正式施行。對濕地保護進行專門立法,中國是全球第二個國家。


  海洋方面,近年來,我國嚴格管控圍填海,推進海域、海島、海岸線和濱海濕地生態(tài)修復,建立起以自然保護區(qū)和海洋公園為主的海洋生物保護體系。我國近30%的近岸海域和37%的大陸岸線均已納入生態(tài)保護紅線管控范圍。


  1.8萬公里的大陸海岸線和1.4萬公里的海島海岸線上,每年繁育、遷徙和越冬的水鳥已經達到240多種,全球候鳥遷飛通道中有4條途經我國。目前我國已記錄海洋生物28661種,約占全球海洋物種數(shù)的13%,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珍稀瀕危海洋野生動物116種。


  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保護生物多樣性行動成效顯著

    從20日在生態(tài)環(huán)境部舉行的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上獲悉,近年來,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zhàn)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的指導下,我國積極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xù)利用,認真履行《生
    2020-05-2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