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流行是一個走馬燈,那么時裝就是最合適的載體。不論新舊交替、日新月異,設計師的天馬行空總能跨過時間、空間,在一塊塊拼接的面料以及飛舞的圖紙上,找到時髦的落腳點。近日,為期12天的2019廣東時裝周·秋舉辦,邀請共計35家機構、78個品牌、77位設計師傾情演繹了關于致敬夢想以及發(fā)現新生的T臺群秀:解鎖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潮流的對話密碼,直白又雅致地呈現能讓年輕人讀懂且有興趣繼續(xù)深究的新時裝。
非遺元素
美學傳承從穿著做起
廣東時裝周作為活躍在時尚舞臺的一個歷史悠久的時裝周,本次亮點是具有環(huán)保前瞻性的“民族特色工藝設計”——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簡稱)元素的大量出現。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yè)協會的秀場負責人告訴全媒體記者:“非遺時尚的設計廣受設計師歡迎,消費者也對傳統手工藝制成的創(chuàng)新時裝,顯示出濃郁的網購意向。”據悉,匯美集團旗下的高端手工工藝時裝品牌“生活在左”,以古代流行設計元素作為靈感風格,創(chuàng)新設計為現代女性日常佩戴的腰封、盤扣鉤花手工裙等,打破年輕人對傳統古韻的固有想象。
廣州90后年輕買手AIKI對全媒體記者表示,古代流行元素其實也可以變得很前衛(wèi),比如漢服當中不同面料的疊穿能讓穿衣者行走擺動的姿態(tài)更生動,現代設計師把這一設計手法運用在輕晚禮服設計上,別致時尚。
蔡偉圖,曾在瑞士伯爾尼大學讀研專修可持續(xù)發(fā)展設計,現任廣州市廣服服裝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兼設計總監(jiān),她認為面料創(chuàng)新是這一屆廣東時裝周的設計亮點,“我們大膽地對非遺傳統文化的特色工藝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首先體現在國際流行元素的融入上,比如運用永恒流行的紅黑白為主色,萃取瑤繡物相形紋相互融合。”
蔡偉圖耐心地解釋說,非遺文化的推廣其中一項就是可量化,比如瑤繡,手工工藝制作復雜且需時漫長,傳承人的手工和時間都是限制發(fā)展的門檻。所以這次的面料是用現代工藝特制,既保留非遺文化技藝的內涵又可實現量產落地推廣,可謂服裝設計以及生產的質的飛躍。
據悉,目前大部分非遺紡織品類都是低碳節(jié)能的,特別是手工植染面料,但設計上的難度不少。“作品《繁衍》在設計時遇到的難題是傳統圖案部分,圖案設計用現代工藝無法實現,而傳統手工又未必能與環(huán)保面料完美融合,所以設計師需要通過不斷改進材料和圖案花紋,一點一點從細節(jié)入手,才最終呈現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成品。” 蔡偉圖表示,采用非遺元素設計,整個過程相比其他成衣設計來說,花費的時間更長,但在設計上更富有創(chuàng)作空間,作品更讓人驚艷。
“中國紅”:
借力時尚設計 成為T臺“霸屏色”
今年廣東時裝周增設特別環(huán)節(jié),組委會邀請參與走秀的時裝設計師們進行合唱《我和我的祖國》快閃活動。劉平,廣東十佳服裝設計師,他在采訪中告訴全媒體記者,廣東時裝周是服裝界的盛宴,推動服裝行業(yè)發(fā)展,需要注入更多新元素,“大家通過快閃活動聚在一起,增強凝聚力”。劉平認為這一場快閃活動能激發(fā)更多時尚的靈感與激情。
今年時裝周最火的顏色是“中國紅”,成為T臺的“霸屏色”。在廣州龍格派服裝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望子成龍|子子成龍”的童裝秀上,國風童裝、活力校服、時尚制服、高質床品相繼呈現,時髦又熱情的“中國紅”代替黑白藍灰,成為今年校園色彩中的寵兒。據悉,這次“中國紅”不只用在童裝學院風中,更延續(xù)到床品以及家品設計上。廣東省服裝協會秀場負責人表示:“從色彩效果來看,‘中國紅’熱烈、充滿激情、耀眼,通過色彩展示可以將美好的中國美學深入生活細節(jié)當中。”
本次時裝周上,中國流行色協會邀請設計師程應奮、孫秀琴、陶陶和王一樺,以國際流行趨勢為指引,讓艾德萊斯綢這一文化代表符號借力時尚設計煥發(fā)新生,經過設計妙手,珠鏈變領口,綢緞成裙擺,祥云紋理幻化成裝飾細節(jié)在面料里律動了。艾德萊斯綢在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采用古老的扎經染色法工藝,經過扎經、染色、整經、織綢等多道工藝而成,其色彩絢麗、圖案極為豐富、品類繁多、工藝精湛,體現了強烈的地域性和傳承性。
在女性成衣的設計當中,北方設計潮流由艾德萊斯綢帶領,而嶺南設計流行則由廣繡嫁衣實現創(chuàng)新。
設計師陳喬向全媒體記者介紹,在嶺南的嫁衣文化中,靈感來源于漢人女子在吉日或大喜時穿著的吉服,陳喬的新作品大膽啟用釘金繡裙褂的刺繡制作技藝(釘金繡是粵繡的一種獨特繡法),以金、銀線為主,將現代設計的細節(jié)隱藏在真絲綢緞上,以不同色彩的繡線,把金銀線釘牢,又以不同色彩繡線來表現物象的色彩、明暗及其特點——藝術化的“吉服”,除讓人驚艷無比外,還有一種新鮮穿法:這樣的裙褂,當宴會禮服穿也可以。
國潮風:太極拳、功夫茶皆可成設計
國潮設計,近兩年很火爆,無論是商務品牌或者快時尚品牌似乎都要湊熱鬧,時裝周上源源不斷的“國潮”設計新流行發(fā)布,讓人目不暇接。
全媒體記者了解到,木果果木2020春夏新品提前在廣東時裝周發(fā)布,設計靈感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設計師們結合中國元素“精、氣、神”闡述當代新青年的態(tài)度與熱情。
品牌設計團隊告訴全媒體記者,傳播原創(chuàng)力量是他們一直努力的設計方向,“今年設計的切入點和圖案,我們嘗試了新式趣味的國粹太極拳、經典八卦王、功夫茶、書法水墨畫、旗袍領和中國式盤扣等,將高街、奇趣、運動的設計風格,與潮流文化和生活方式相結合,傳統與新思維的碰撞,打造新式復古風”。
無獨有偶,HereVows喜兒手工婚紗禮服品牌秀上,廣東十佳服裝設計師嚴月娥巧妙地采用光影間的斑駁作為設計靈感,展現婚紗禮服中少見的靈動與沉穩(wěn)的結合,別開生面。
買手AIKI在臺下一邊在記事本上打鉤,一邊告訴全媒體記者:“婚紗設計用光影線條勾勒而成的潑墨狀細節(jié)裝飾,感覺可以搭配西裝在日常穿著。”
洪錦康,廣州本土時裝品牌A21的研發(fā)設計總監(jiān),他在采訪中告訴全媒體記者,帶有“國潮文化”元素的時尚產品,將會日漸成為新生代消費者彰顯自我個性、打造個人屬性的風格。他表示,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為迎合消費者追求高質量和個性化的訴求,眾多服裝企業(yè)轉向年輕化路線,開始思考如何抓住年輕消費者的心,而國潮設計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國潮設計不應拘泥時裝本身,而應從產品包裝到廣告語,從營銷渠道到營銷方式,進行全面年輕化的嘗試。”比如在設計中植入廣州建筑、經典電影等地域文化符號,向年輕人靠攏。
觀察:
非遺設計元素的時尚化或是最好嘗試
中國知名時尚博主吉良曾經說過:“時尚圈不乏令人尷尬的傳統元素照搬,亦不鮮見令人拍手叫絕的傳統元素運用。”他所指出的“傳統元素”可不是簡單的龍鳳呈祥圖或旗袍LOOK,而是充滿特色的細節(jié)設計以及手工藝術,時尚界的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的比利時安特衛(wèi)普六君子設計師之一的Dries Van Noten,他設計的服裝把傳統服飾的紋樣、配色與刺繡元素運用到設計之中,精致得恰到好處,
五年前從動畫設計轉行拍攝時裝的攝影師AMAN告訴記者:“我覺得傳統元素歷史悠久,但可惜不是每一個設計師都懂得精髓,設計的成品有時不夠到位。” 不過,隨著設計的進步,時裝周秀場負責人認為這種情況正被逐漸改變,近年來非遺設計元素的時尚化就是最好的體現。
攝影師AMAN是國潮支持者與潮牌粉絲,他說:“只要是好看的產品我都會買,所謂大品牌我并不太看重,我相信年輕一代的潮人也一樣,他們認為最有型的是自己的眼光,而不是盲目跟風。”
設計師蔡偉圖在今年瑤繡設計中滲入不少國際認可的流行細節(jié)就是一個不錯的嘗試,不過從設計角度來看,還需要克服面料屬性與圖樣樣式匹配度等問題。
當然,對于設計師來說,如何吸引年輕消費者的喜歡也是一個重要課題。“我們發(fā)現Z一代的新熱點會在網絡、科技以及人工智能上,他們熱愛探討制造話題,而這些都可以成為設計師設計產品時連帶思考的延展設計。” 在設計師洪錦康看來,“從前只需要做好一件產品就能大賣”的模式已經過去了,未來設計師的設計方向必須是多維思考。
對于未來廣東時裝周的發(fā)展,業(yè)內人士認為,也許創(chuàng)新設計的道路不只是圖形圖樣的風格設計變化,更多應是嘗試新型的面料輔料,在環(huán)保舒適的前提下,給消費者更多好玩的創(chuàng)新產品。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譚偉婷
轉自:廣州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