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修繕,別再一貼了之


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   時間:2019-05-24






  北池子23號門樓貼了簇新的仿古磚貼片以后,古樸風貌被破壞,給人不倫不類的感覺。
 
 
  東四六條26號,朱旭修繕的老門樓,老磚基本保留,風化的磚被替換成了新的仿古磚。


  東四六條26號,用剔除法修繕的老門樓,新舊對比一目了然,而不是一味做新或者做舊。

  本報記者 于麗爽

  眼下,故宮東墻外、北京33片歷史文化街區(qū)之一的北池子大街,正在進行環(huán)境整治施工。在北池子大街23號,記者看到了痛心的一幕:工人正在把一片片簇新的仿古磚貼片,從墻根到墻頭,一排排貼到門樓和門樓兩邊的八字影壁上……一天的工夫,一座韻味悠長的老門樓被“修”得不倫不類。

  古董不能刷漆做新,盡人皆知。但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在北京明清老城歷史文化街區(qū)環(huán)境整治過程中,給老門樓老墻貼新磚,遮舊見新,以求“整齊劃一”的做法,卻大量存在。殊不知,真正的老城風貌就這樣破壞了。

  北池子大街兩側(cè),剛整治完的墻面,很多貼的都是新的仿古磚,原始墻面無跡可尋。去年完成整治的景山公園東北側(cè)的三眼井胡同,從西到東,老墻幾乎全被貼上了新磚。院子和院子的差別,建設年代、等級差別等,全被抹掉看不到了。同樣是去年完成整治的雍和宮大街北段,老墻全部變成了新墻,居民看在眼里都覺得“修完之后太新太假了”。

  “老城環(huán)境整治時,在外墻上貼新磚的做法,已經(jīng)存在很多年了。”一位街道環(huán)境整治施工的設計師告訴記者,最早用的,都是房屋內(nèi)部裝修時用的瓷磚,現(xiàn)在對很多老墻進行整治施工時,想露出原始墻面,有時候要扒掉四五層這樣的瓷磚。大約從2016年開始,不再使用瓷磚,而是采用仿古磚切片,如小停泥磚片等。但就算進行了做舊處理,叫仿古磚,它仍然是新的,而且是切片。“整治的時候,希望看到新變化。但很多院墻不能拆了重建,只好在老墻外面貼新磚。”這位設計師表示。

  施工工人告訴記者,貼磚其實很麻煩,找平難度大,貼一面墻的時間,至少能砌兩面墻。而且到了墻面和墻面的交界處,如果手藝差,銜接得不好,就會非常假非常刺眼。這種仿古飾面磚還不便宜,一塊磚兩三塊錢。

  “追求‘見新’‘整齊劃一’的思維模式根深蒂固。從根兒上說,還是沒有弄清楚老城保護的‘老城’是什么,老不但是指建筑結(jié)構(gòu),還包括磚瓦可能破一點、舊一點。一點殘缺都沒有,全新的,就不叫老城了。”一位古建專家表示,仿古磚貼片不是完全不能貼,但像北池子23號,完全沒必要貼。

  “老城里的建筑缺少分類,除了文保院以外,還存在大量上百年歷史的老門樓、老房子,這些到底算是普通民居還是文化遺存?如果是普通民居,可以貼磚。如果當做文化遺存來對待,就絕不允許遮舊見新、整齊劃一。”一位老城保護專家說。北池子23號院的門樓,是典型的“蠻子門”,門前還有上馬石,這都是典型的清代門樓的做法,說明它至少有上百年歷史。這樣等級的門樓,雖然沒有列入文保范圍,但也是老城風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老城的修繕整治過程中,也有不貼新磚的做法。2017年以來,東城區(qū)東四街道在對東四三條到八條歷史文化街區(qū)進行整治修繕時,就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老門樓老磚墻,修繕后,胡同風貌古樸依舊。

  比如東四六條26號和53號的兩個門樓,就是由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副教授朱旭親自動手修繕的。“先用鉆子小心翼翼地敲掉歷年來整治過程中貼上的飾面磚,去掉水泥砂漿,露出原始的墻面。然后對這個墻進行檢測,破損的不能繼續(xù)使用的磚,用原材料制作的仿古磚替換掉,已經(jīng)破損但還能使用的磚,盡可能原樣保留,再用灰、沙混合勾上脫落的磚縫,最后給磚面刷上硅樹脂防止繼續(xù)風化,并進行加固處理。”朱旭介紹。修繕后,門樓墻上哪兒是新磚哪兒是老磚一目了然,既保留了原始風貌,又不影響建筑安全。

  “這種修法花不了多少錢,但需要更多耐心,要一塊磚一塊磚地去對待,而不是整面墻整面墻地去對待,要下繡花功夫。但現(xiàn)在環(huán)境整治都有工期限制,沒有多少人愿意放慢速度,一點點來了。”東四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朱旭老師修26號門樓,施工用了約一周時間,貼磚一天就夠了。

  同樣,在前門草廠三條到十條胡同的整治修繕過程中,也盡量保留了原始墻面。如惠州會館的墻是紅磚墻,修繕并沒有貼上灰磚,而是保留了紅磚。“原來什么樣,都要盡量保留。老城的歷史感就是靠不同年代的建筑來呈現(xiàn)的。我們查了很多資料,對于被損毀的,能找到哪個年代的依據(jù),就恢復成哪個年代的模樣,而不是一條街都一個樣。”前門東區(qū)責任規(guī)劃師朱小地表示。

  蘊含著悠悠古韻的老城,是北京的金名片。擦亮這張金名片,推動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離不開一條條胡同、街區(qū)在整治中的嘗試與探索,而探索難免會走彎路。時至今日,我們的保護意識、保護能力都提高了,更應該放慢腳步,更加精細地對待已經(jīng)留存不多的老門樓、老胡同。

  本報記者 于麗爽攝


  轉(zhuǎn)自:北京日報

  【版權(quán)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quán)作品,轉(zhuǎn)載時須獲得授權(quán)并注明來源“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quán)力。凡轉(zhuǎn)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微信公眾號

版權(quán)所有: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