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非遺說”吸引萬人參與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9-05





  “從前有條蛇在此興風作浪,危害漁民。玉帝派雷公下凡降伏,大戰(zhàn)三天三夜后,蛇怪不敵,鉆入半屏山中……”講述浙江溫州民間傳說的《洞頭的半屏山》引來觀眾熱烈的掌聲。8月28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第二屆“少年非遺說”浙江傳說故事講述大賽總決賽在杭州市拱墅區(qū)浙江省非遺文獻館報告廳落下帷幕,至此,歷時近9個月的“少年非遺說”畫上圓滿句號。

  據(jù)了解,為備戰(zhàn)比賽,麗水市縉云縣七里小學三年級學生楊依晨學習之余,堅持每天練習講故事,對選材、記稿、動作、表情等仔細斟酌。“通過這次比賽,我不僅了解了非遺的魅力,也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堅持不懈的道理。”楊依晨說,“比賽已經結束,但我會在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這次比賽是對我語言能力的一次鍛煉,同時也加深了我對非遺的認識。”紹興市上虞區(qū)文化館(區(qū)非遺保護中心)選送的選手王涵忻說。“王涵忻憑借對傳統(tǒng)故事《紹興黃酒》的講述和與王怡敏共同演繹的《眉毛要不要》,一舉摘取‘少年非遺說’總決賽特等獎兩塊獎牌。”上虞區(qū)文化館副館長劉鴻飛說,“自接到比賽通知起,上虞區(qū)文化館就高度重視,在全區(qū)范圍內精心組織各年齡段的音頻海選賽,并組織開展了小選手的專題培訓講座,舉辦了上虞區(qū)第二屆‘詩路·曹娥江’講故事比賽,挑選了47名選手代表上虞參加比賽。”

  溫州市城南小學黃一珂講述非遺故事《蒲鞋市的由來》并榮獲特等獎。“通過這次講故事,才知道溫州蒲鞋市地名的來歷與蒲鞋有關。”黃一珂說,“起初,我對非遺的認識僅僅是‘遺傳’‘遺產’。當媽媽問我要不要參加‘少年非遺說’故事大賽時,因為對‘遺’字有抵觸,我拒絕了。但無意間讀了一本名為《民間故事集》的書,我最終有了這一段與眾不同的經歷。”

  《布袋和尚的故事》《長鼻子財主的傳說》《劉伯溫拜師》《戲翻蘭花碗》……一個個生動傳神、引人入勝的民間故事,拉近了孩子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距離。“它們成為一個個符號,印記著文明的傳承;更是一種情愫,浸潤著歷史的厚重,是見證祖先智慧與才情的長明之光。”浙江省非遺文獻館副館長文聞說。

  據(jù)了解,大賽今年2月推出以來,浙江各地積極響應,共有1萬多名小朋友報名參加。根據(jù)浙江“詩路文化帶”建設內容,本次大賽分為大運河詩路、錢塘江詩路、浙東唐詩之路、甌江山水詩之路4組開展,在各條詩路涉及地區(qū)設立分賽區(qū),4條詩路分別進行了激烈的選拔賽和復賽。

  6月8日,大賽半決賽在浙江省非遺文獻館舉行,120位選手圍繞各地區(qū)民間非遺呈現(xiàn)了一場精彩的故事大會,最終共有40位選手晉級總決賽。7月中旬,大賽組委會組織這40位選手及家長參加“非遺親子夏令營”,沿著“詩路”采風,與非遺傳承人面對面交流。學生們在體驗中感悟非遺之美,在創(chuàng)作中傳承非遺。大賽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文化融合的加速,教育中更應該重視新一代年輕人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與傳承。大賽在用非遺故事激發(fā)小朋友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從小增強文化自信,幫助他們積極向上、健康快樂成長等方面作了有益探索。


  轉自:中國文化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