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加加面” 帶你看非遺里的藏家生活變化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10-31





  夜幕降臨,鹽井“果拉叢藏家樂”院子里傳來動人的歌聲。客人們沉浸其中,也被不停地催促“加面”。

  31歲的果拉卓瑪,是西藏自治區(qū)昌都市芒康縣鹽井納西民族鄉(xiāng)居民。加加面是她經營的藏家樂的特色招牌。

  當?shù)厝苏f:“沒吃過加加面,就等于沒來過鹽井。”

  加加面是鹽井的一種美食,經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成為當?shù)靥厣嬍称放啤?010年,鹽井加加面被列入西藏自治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加加面,顧名思義就是“不停地加”,多采用蕎麥做面,豬肉做臊子,配以蔥花等佐料,味道鮮美。每一碗的面極少,只有五六根,僅能遮住碗底,一口就能吃完,因此有人說加加面是“一口面”。通常,不待客人吃完,主人就往碗里如數(shù)加面,如此一碗一碗地加。

  據果拉卓瑪介紹,因為每一碗的量很少,普通人能吃20碗至30碗,曾有人在店里創(chuàng)下單次吃完147碗的紀錄。

  “加加面”每一碗的面極少,僅能遮住碗底,一口就能吃完。

  “如果有客人能破紀錄,就可以在我們店里終生免費吃面。”果拉卓瑪說,為了增加吃面的趣味性,也為了結賬方便,店里并不會用筆去記錄客人吃了多少碗,而是給客人桌上放些小石頭??腿嗣砍砸煌?,就用一顆小石頭計數(shù),客人們常常掀起吃面比賽,看誰吃的碗數(shù)多,以圖一樂。

  客人每吃一碗,就用一顆小石頭計數(shù)。

  為了提升“果拉叢”的知名度,果拉卓瑪學會使用微信、支付寶,并通過網絡宣傳加加面。她還在政府組織下前往云南學習農家樂經營管理經驗,增加了藏香豬、牦牛肉、香辣椒等特色小菜,頗受歡迎。

  “現(xiàn)在旅游旺季時店里每天能接待客人50人,年收入超過50萬元。”果拉卓瑪說,隨著店的規(guī)模越做越大,她從附近的貧困戶中聘請了服務員,目前帶動幫扶10戶貧困戶。

  客人如果不想再加面,就需要把筷子如圖放好。

  加加面早已不再是人們填飽肚子的食物,承載起更多的文化功能,逐步成為鹽井特色文化的符號和芒康旅游的名片,成為當?shù)孛撠氈赂坏闹ζ鳌?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