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獎,如何不負名人之名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3-13





以定海籍當代女作家三毛命名,第四屆“三毛散文獎”日前揭曉。


  文學大省浙江,又頒出一份冠以“名人之名”的文學獎項。

  不僅僅是三毛,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豐子愷、茅盾……許許多多和浙江緣分不淺的大作家們,都在浙江“擁有”一個文學獎。把一個個“名人”文學獎串起來,就是一張浙江的文學地圖。

  在中國文學的風景中,這張地圖為什么璀璨?又將如何璀璨下去?本期閱讀就來談談這件關于浙江文化的底蘊、視野和品位的事情。

  一

  浙江文學地圖的繪制,可以先從一個歷史的“遺憾”說起。

  老舍文學獎、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是當代中國四大文學獎。其中,茅盾和魯迅都是浙江人。只不過在上世紀80年代,文學的春天一夜到來,他們就被中國作協(xié)“請”走,為國家級文學獎“站臺”。

  之后,文學的熱潮一度退去。時間走到21世紀,人們對精神品質要求極大提升,文學又熱了起來。

  新世紀的浙江人在想:能不能把浙江的文學家永遠“留”在浙江?

  首先“落戶”的是徐志摩詩歌獎。

  徐志摩出生在嘉興海寧,他的祖上家業(yè)“裕豐”醬油現(xiàn)在仍是當?shù)靥禺a,還繼承發(fā)揚了徐志摩這個全球IP。2005年,海寧設立了每3年頒發(fā)一次的徐志摩詩歌獎。獎項旨在鼓勵創(chuàng)新、推出新人,以豐富當代詩歌美學、促進社會主義詩歌的繁榮和發(fā)展。

  2010年,郁達夫小說獎誕生。兩年頒發(fā)一次。每屆的頒獎典禮都固定在郁達夫的生日12月7日,在他的故鄉(xiāng)杭州富陽。

  達夫弄、達夫書屋、郁達夫初級中學……富陽到處都是郁達夫的“身影”。因為郁達夫開創(chuàng)、引領了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浪漫主義流派,郁達夫小說獎的評獎也力推浪漫放達、感性豐盈、感時憂國、富有鮮明個性的優(yōu)秀之作。

  又過了6年,三毛散文獎來了。

  三毛自稱“小沙女”,祖居在舟山定海小沙鎮(zhèn)陳家村。1987年,萬水千山走遍的三毛,從臺灣回到她祖輩和父親生活過的地方,看清了故鄉(xiāng)的模樣。2016年起,三毛散文獎開始頒發(fā),兩年一屆。因為三毛的全球華人影響力,三毛散文獎也面向全球華語作家。

  此外,還有——

  豐子愷的隨筆散文和漫畫一樣靈動??谷諔?zhàn)爭爆發(fā)之前,豐子愷和家人在嘉興桐鄉(xiāng)緣緣堂度過的幾年美好時光,是他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產期。于是,桐鄉(xiāng)有了豐子愷散文獎。

  桐鄉(xiāng)也是茅盾故鄉(xiāng)。茅盾文學獎已作為國家級獎項設立,桐鄉(xiāng)發(fā)起了茅盾新人獎。

  朱自清曾在臺州臨海執(zhí)教一年余,名篇《匆匆》創(chuàng)作于其間。臺州臨海以此為契機舉辦了朱自清文學獎。

  “人民詩人”艾青出生在金華金東區(qū)的畈田蔣村。1992年,82歲的艾青再次踏上故土,動情地說:“金華是我的故鄉(xiāng),我誕生在金華,故鄉(xiāng)實在是太可愛了,綠油油,水汪汪的……”今年,金華將頒發(fā)首屆艾青詩歌獎。

  溫州的“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劉伯溫詩歌獎”“琦君散文獎”也舉辦了多屆。

  另外,還有一些浙江名人和茅盾與魯迅一樣,因為行業(yè)成就直接“升級”。比如,湖州人徐遲有“徐遲報告文學獎”(中國報告文學學會設立),是中國報告文學界的最高獎項;杭州人夏衍有“夏衍電影文學獎”(國家廣電總局主辦),是中國電影文學最高獎……

  以上提到的“名人”文學獎是不完全統(tǒng)計。這群中國文學史上的燦爛星星,都在浙江被醞釀、被擦亮。

  浙江的土壤于文學,到底有什么獨特的營養(yǎng)?

  二

  浙江的文學基因,埋在了很久很久以前。

  是歷史選擇了浙江。

  江南是許多文人締結文化情結的地方。在許多人眼中,浙江又是最江南的地方。

  “永嘉之亂”“安史之亂”和“靖康之難”帶來3次“衣冠南渡”,中國文化重心由北向南轉移,浙江迎來了人口的紅利、文化的升華。

  于是,東晉時,浙江有了王羲之寫下的《蘭亭集序》,隱居的謝靈運成了山水詩的鼻祖;大唐浙東的唐詩之路上,李白、杜甫、白居易、孟郊、賀知章等詩界“大佬”留下名篇無數(shù);南宋定都杭州之后,本就有蘇東坡、王安石、柳永等留下詩篇的浙江,文學聲勢更旺,辛棄疾、陸游、李清照等人相繼涌出。

  如果說,這群古代名人大多并非土生土長,浙江只是沾了他們的光。那么,讓我們走到近現(xiàn)代,尤其是五四運動以來,一起走入浙江文學的高光。

  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浙江“冠名”文學獎的名人們,大多來自這個時期。

  這不是巧合。“一部浙江文學史,半部中國文學史”的結論因此有根有據。

  浙江好山好水,而且“錢塘自古繁華”,是富庶且美好的地方;是古越文化積淀深厚、南北文化交匯碰撞的地方;也因較早受到西方文化沖擊和影響,文化人思想相對包容、豁達、先進,尤其渴望在特殊時期為民族復興搖旗吶喊。

  浙大文學院教授黃健有個形象的比喻:“浙江現(xiàn)代文學的天空上,掛著兩個太陽、若干個月亮和無數(shù)顆星星?!逼渲校疤枴笔囚斞负兔┒?,“月亮”有郁達夫、徐志摩、戴望舒、夏衍、艾青、豐子愷、穆旦等大家,劉大白、王魯彥、巴人(王任叔)、許欽文、殷夫、柔石、徐訏、蘇青等一批名人則是星星。

  黃健在編纂《“兩浙”作家與中國新文學》時做過統(tǒng)計,能夠載入史冊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名家總共不到600人,籍貫是浙江的就占214人,這還不算巴金、朱自清等這類祖籍或原籍是浙江的。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60%的藏品來自浙江文學家。

  而今,浙江文學繼續(xù)展現(xiàn)新氣象。

  浙江文學館館長程士慶曾經統(tǒng)計:改革開放后,作為魯迅文學獎前身的全國優(yōu)秀中短篇小說獎、全國報告文學獎和全國優(yōu)秀散文雜文獎得主就有諸多浙江作家,如徐遲、葉文玲、張抗抗、余秋雨、汪浙成、溫小鈺、李杭育、張廷竹、李君旭、陳冠柏、周榮新、吳民民;加之后來依序獲得魯迅文學獎的,還有沈葦、朱曉軍、黃亞洲、榮榮、洪治綱、陸春祥、黃傳會、黃詠梅、艾偉、鐘求是、陳人杰。

  得過茅盾文學獎的浙江作家,有生于斯寫于斯的王旭烽、攜獎歸鄉(xiāng)的麥家,以及定居上海的徐興業(yè)……此外,浙江還走出了金庸、余華等有海內外影響力的作家。

  眼下,互聯(lián)網時代造就了網絡文學。浙江在這一領域領跑全國,率先在全國成立了省級網絡作家協(xié)會。寫出《歡樂頌》的阿耐、《甄嬛傳》的流瀲紫,《羋月傳》的蔣勝男、《斗破蒼穹》的天蠶土豆……他們都是“新老”浙江人,都從浙江向全國發(fā)光、發(fā)亮。

  從古到今,“文學浙軍”的大旗從未倒下,也不應倒下。

  三

  群星璀璨的文學地圖是歷史的饋贈。既然浙江人繼承了它,就不要辜負了它。

  名人就是IP,往往可以帶動一個地區(qū)的發(fā)展。

  放眼世界,不妨看一下英國莎士比亞文學小鎮(zhèn)——斯特拉福鎮(zhèn)。毫不夸張地說,這里完全因為是莎士比亞的故鄉(xiāng),才成為全英排得上名的旅游景點。

  有一種“名人”文學獎的設立趨勢是,文化大家“代言”小城。主辦方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因此認識小城,來到小城,影響小城。

  比如, 隨著三毛散文獎的舉辦,“三毛故里·人文小沙”已經成為舟山定海的一張文化金名片。

  國內外的旅人與三毛粉絲們不遠而來,地處海島的定海熱鬧了,文旅融合的思路打開了;主辦方也會趁機組織作家深入采訪當?shù)厝宋臍v史基地和火熱的建設現(xiàn)場,創(chuàng)作一批接地氣的文學,讓浙江豐富作家、作家傳揚浙江;濃濃的文學氣氛也熏陶培養(yǎng)了本地文學人才——說不定,在未來的中國文學森林中,有一棵大樹的苗苗就在此種下。

  不過,當文學獎的副產品“真香”,我們更要警惕“上頭”。

  “文學”才是文學獎的核心。

  在中國,文學獎是容易引發(fā)爭議的:有獎項設置初衷不壞,后來慢慢變質的;有以名人命名,卻缺乏名人特色的;有評獎標準千篇一律,文學圈子化,導致評獎出現(xiàn)名家“排排坐”、新人難出頭的……獎評得“水”了,影響力和名人名氣不成正比,反而傷了名人之名。

  其實,一個好的文學獎本不懼怕爭議。不斷突破規(guī)范的文學與輸出規(guī)范的文學獎,注定會在互相抗爭、互相批評、互相協(xié)商中同行。主辦方要做的,是擦亮眼睛,為未來計。

  比如,郁達夫小說獎的設立,就因在中國文壇首開透明評獎先河,提出“實名投票、評語公開”,樹起了獎項的公信力。

  浙江既然是文學大省,要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就要有把地方文學獎打造出國家級影響力的眼光,有樹立行業(yè)標桿的決心。

  學習榜樣,可以對標茅盾文學獎——

  實際上,40多年來,茅盾文學獎一直都在爭議中前行。曾有人認為它不該頒給類型小說;有人批評它接受網絡文學卻又不給網絡文學頒獎……

  而今,得獎作品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常年在高校圖書館霸榜;梁曉聲的《人世間》2022年改編成大熱的同名電視劇;麥家的《暗算》不僅國內火了,還遠銷海外,成為文化輸出的典型……一批獲得群眾認可的佳作和作家成了經典,佐證了獎的權威。

  茅盾文學獎的歷程告訴我們,文學獎的好賴,作品和時間都會證明。

  此時此刻,在持久被文學滋養(yǎng)、又在不斷反哺文學的浙江,這里的“名人”文學獎飽受關注,也備受期待。

  文學再現(xiàn)時代,時代也造就文學。我們期待著它們去識別出不負時代的佳作,去引導不負人民的創(chuàng)作,讓文學獎不負“名人”之名。


  轉自:浙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