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金融業(yè)“做加法”支持碳減排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11-22





  在碳減排支持工具推出后,2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也即將落地。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前期設立碳減排金融支持工具的基礎上,再設立2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


  專家認為,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將和前期推出的碳減排支持工具形成合力,提供增量低成本資金支持企業(yè)綠色低碳轉型,助力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雙支柱”支持綠色低碳轉型


  “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是一個專門支持綠色發(fā)展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闭新?lián)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央行以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為工具,向符合一定條件的全國性金融機構定向提供低成本資金,引導金融機構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重點企業(yè)和重點項目提供優(yōu)惠利率的信貸支持。


  據悉,專項再貸款將按照聚焦重點、更可操作的要求和市場化原則,專項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開采、煤炭清潔高效加工、煤電清潔高效利用、工業(yè)清潔燃燒和清潔供熱、民用清潔采暖、煤炭資源綜合利用和大力推進煤層氣開發(fā)利用。


  具體方式是,全國性銀行向支持范圍內符合標準的項目自主發(fā)放優(yōu)惠貸款,利率與同期限檔次貸款的市場報價利率大致持平,人民銀行可按貸款本金等額提供再貸款支持。


  11月8日,央行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在自主決策、自擔風險的前提下,向碳減排重點領域內的各類企業(yè)提供碳減排貸款。


  “此次推出的專項再貸款與此前落地的碳減排支持工具,可視為央行推進綠色低碳發(fā)展的‘雙支柱’。”廣發(fā)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鐘林楠認為,專項再貸款重在提高傳統(tǒng)能源利用效率,是在經濟對煤炭等傳統(tǒng)能源依存度偏高背景下推進綠色發(fā)展的中短期工具;碳減排支持工具重在發(fā)展新能源,實現能源“去碳化”,是推進綠色發(fā)展的長效機制。


  量價齊發(fā)力增加資金供給


  國家能源局11月5日發(fā)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碳排放中化石能源燃燒占比約84%。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我國是全球最大煤炭生產國與消費國,且能源結構主要以煤炭為主,減碳任務重且面臨挑戰(zhàn)。通過再貸款方式定向為煤炭部門提供低成本資金,有助于在不影響能源安全的情況下,加快推動煤炭上下游產業(yè)鏈技術改造與技術創(chuàng)新應用、提升產業(yè)鏈效率,促進煤炭資源清潔利用。


  此次推出的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將從“量”和“價”兩方面為金融機構提供穩(wěn)定的低成本資金。


  董希淼表示,在“量”上,2000億元再貸款將增加金融機構穩(wěn)定的資金來源;在“價”上,專項再貸款將為金融機構提供穩(wěn)定的低成本資金,有助于提高金融機構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助力綠色發(fā)展的意愿和能力。


  “邁向碳中和與實現綠色發(fā)展需要長期巨額資金投入,因此應大力發(fā)展綠色金融?!倍m嫡J為,金融機構應以兩個貨幣政策工具推出為契機,構建和完善綠色金融體系,立足實體經濟和企業(yè)需求,通過金融資源配置,引導和鼓勵地方政府、相關企業(yè)等正確處理好短期和長期關系,推動構建由綠色產品、綠色項目、綠色園區(qū)、綠色供應鏈、綠色企業(yè)等要素組成的綠色發(fā)展體系,在綠色發(fā)展中獲得市場機遇。


  貨幣政策穩(wěn)健基調不變


  “央行穩(wěn)健貨幣政策基調未變?!敝苊A認為,央行注重支持政策精準質效,同時避免全面寬松與過度寬松風險,在推出兩大支持工具后,穩(wěn)健基調仍未發(fā)生改變。


  10月15日,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談到碳減排支持工具時強調,碳減排支持工具對碳減排重點領域的支持是“做加法”,支持清潔能源等重點領域的投資和建設,從而增加能源總體供給能力,不是“做減法”。金融機構仍要按市場化、法治化和商業(yè)化原則,對煤電、煤炭企業(yè)和項目等予以合理的信貸支持,不盲目抽貸斷貸。


  對于此次推出的專項再貸款,業(yè)內人士認為,央行通過創(chuàng)新工具和直達工具引導金融資源流向綠色經濟部門,促進經濟加快低碳綠色轉型,并非大水漫灌。


  鐘林楠認為,與碳減排支持工具相似,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對于包括流動性在內的金融端影響有限。一方面,當前央行貨幣政策調控框架更注重價格型調控,更關注利率價格變化;另一方面,從總量看,新增2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僅占2020年全年新增貸款1%左右,對整體信用影響有限。(記者 陳果靜)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