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紅酒企業(yè)在華搶灘市場擠壓本土品牌份額


作者:范麗敏    時間:2014-10-17





如今,在中國,品紅酒越來越成為一種時尚,甚至有人將其視為身份的象征。正是看到這樣的商機,各國紅酒酒莊、企業(yè)紛紛在華爭搶市場,以致中國國內紅酒市場競爭激烈,本土品牌市場份額被擠壓。

“目前,中國紅酒市場年銷售額約為500億元,其中,紅酒進口量和進口額雖然出現(xiàn)微跌,但進口均價卻在近日創(chuàng)歷史新高,進口紅酒將進一步擠壓中國本土紅酒市場份額?!必敻黄焚|研究院近日發(fā)布的《2014中國高端紅酒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

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由于“法國紅酒”概念在中國市場根深蒂固,以波爾多為首的法國紅酒仍會走在中國市場前端。不過,未來幾年內,除法國各產區(qū)的紅酒將有機會大展身手外,以澳大利亞、智利為代表的部分“新世界”紅酒生產國和以意大利、西班牙為代表的部分“舊世界”紅酒生產國的高品質紅酒也將受到中國消費者青睞,未來這一趨勢會愈加明顯。

進口紅酒擠壓本土紅酒市場份額《報告》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在500億元銷售額中,國產紅酒銷售額達408.17億元,同比下降8.52%;進口紅酒銷售額為96.77億元,占中國紅酒市場份額的20%左右,且呈增長態(tài)勢,目前來看,主售高端紅酒,但中低端紅酒增速不可小覷。

“相較國內紅酒公司銷售額與利潤的暴跌,進口紅酒在中國仍保持著市場份額和利潤方面的優(yōu)勢?!敝苕谜f。

《報告》指出,2013年,中國紅酒進口量3.7802億升,與2012年相比下跌4個百分點;進口額為15.6749億美元,同比下跌1個百分點。與此相比,中國國內紅酒2013年產量11.783億升,同比下跌14.59%。

“縱向看,盡管2013年整體上中國進口紅酒量、額出現(xiàn)微跌,但進口均價卻創(chuàng)歷史新高。2002年中國進口紅酒的平均價格僅為0.77美元/升,之后一路走高,到2013年,中國紅酒進口均價為4.15美元/升,較上一年上漲3.5%,且比2002年增長了439%?!薄秷蟾妗分赋觥?/p>

“經過10余年快速發(fā)展,紅酒消費已經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走進富裕階層生活,富裕階層對紅酒的鑒賞能力逐步提升,促使紅酒消費由品牌消費向品質消費過渡,由宴請消費到家庭消費過渡?!敝苕帽硎荆c此同時,進口紅酒將進一步擠壓中國本土紅酒市場。她預測,到2020年,中國境外進口紅酒市場份額將超過50%,中國本土紅酒品牌的市場份額將在2030年左右壓縮到約20%。

進口紅酒新舊世界格局大變

中國市場已成為各國主要紅酒企業(yè)“廝殺”的重要戰(zhàn)場。

“在全球主要紅酒出口國中,法國曾一度獨領風騷,是中國高端紅酒市場的引領者,然而隨著中國市場的消費升級,消費的多元化與個性化發(fā)展,國內高端紅酒市場也出現(xiàn)多極化發(fā)展趨勢,法國紅酒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從法國進口的紅酒量為1.3738億升,較2012年下跌2個百分點;進口額為7.1507億美元,同比下跌9個百分點。這是自2002年以來法國紅酒在中國市場的首次出現(xiàn)量價齊跌。此外,從進口均價上看,法國首次跌到第三的位置,而澳大利亞和德國分獲前兩名。

《報告》進一步指出,2013年,以澳大利亞和智利為代表的“新世界”紅酒產國全力出擊,勢頭迅猛,在“舊世界”紅酒產國進口量、價都出現(xiàn)下滑的情況下依舊保持增長。以進口量為例,從整體上看,2013年中國從“舊世界”紅酒產國進口紅酒量為2.14億升,較2012年下跌15.6%;而從“新世界”紅酒產國進口紅酒量為1.5263億升,較2012年上漲18%。從進口均價來看,2013年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紅酒的均價高達5.78美元/升,躍居市場之首。其他“新世界”紅酒生產國,如美國(進口均價5.01美元/升)和阿根廷(進口均價4.67美元/升),在中國市場的均價排名也進入了前五。

“至此,在中國市場,進口均價排名前五的國家里,“新世界”紅酒產國占了3個席位。中國市場對于“新世界”紅酒產國紅酒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大大提高,使得老牌紅酒產國紅酒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斷縮水。”周婷說,這一方面可以被看成是“新舊世界”的交鋒,另一方面也可以被看成是品牌與品質的“較量”,澳大利亞紅酒因更加適合中國人的口感和品質上佳,正越來越多地受到中國消費者的青睞。(本報記者范麗敏)

來源:中國貿易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