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纖維消費4500萬噸,廢舊紡織品再利用刻不容緩


作者:王一    時間:2013-10-25





“廢棄紡織品,是被放錯地方的另一種資源?!北本┓b學院黨委副書記前衛(wèi)這樣說道。目前,我國紡織原料中30%的棉花和70%的羊毛需要進口,纖維供給存在很大缺口。據了解,我國年纖維消費達到4500萬噸,那廢舊紡織品就成為原料資源的巨大突破口。對此,中國紡織工業(yè)聯合會副秘書長、環(huán)境保護與資源節(jié)約促進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孫淮濱呼吁政府出臺導向政策以及資金支持,讓廢舊紡織品形成另一個新型產業(yè)。

  年纖維消費4500萬噸 再利用刻不容緩

  目前,4500萬噸的年纖維消費這樣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擺在面前,廢舊回收以及資源再利用變得刻不容緩。據孫淮濱常務副主任介紹,目前我國回收體系比較零散,只有部分小區(qū)、回收公司等少數地方在進行回收,覆蓋面有限;面對安全、健康、環(huán)境等問題,回收的門檻準入機制還不完善;再生纖維的強韌程度以及混紡纖維的分離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據了解,2012年,我國紡織原材料消費量占全世界的52%,而紡織原材料的進口量達65%以上。石油減少、人口膨脹,棉糧爭地的矛盾愈加突出,原材料短缺問題迫在眉睫。對此,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盟副秘書長唐世軍提出,可以利用山坡地、鹽堿地種麻等天然纖維作物、或者利用陸上及海洋生物資源、還有就是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而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從技術成熟角度以及實施投入角度都是最佳選擇。

  唐世軍介紹,聚酯瓶年社會產生量已超500萬噸,年舊紡織品存量達2600萬噸。這都是我國廢舊紡織品可綜合利用的再生資源存量。

  廢舊紡織品回收未形成產業(yè)鏈

  但面對雜亂龐雜的“廢物”,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據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盟副秘書長唐世軍介紹,目前廢舊紡織品并未形成產業(yè)鏈、價值鏈;存在檔次低、附加值低、規(guī)模小、分布分散等特點;存在混紡纖維如何更好分離、快速的消毒方法等技術瓶頸;缺少骨干企業(yè)參與;尚未形成政府主導、群眾接受的社會環(huán)境等等。

  目前我國的回收方式主要是小商販回收或捐贈、小區(qū)定點集中回收,后集中到相對大的站點再分別發(fā)送各地利用。但安全問題、成本問題、產品性能等問題均無法保證,唐世軍也呼吁相關部門建立出臺相關的產品標準及管理辦法,以完善廢舊紡織品回收體系,進行更有效的實施。

  H&M、優(yōu)衣庫等企業(yè)已經在門店進行“舊衣回收”活動,截至今年9月25日,H&M在我國大陸地區(qū)已經回收舊衣物3550公斤。對此,北京服裝學院商學院教授表示,目前我國缺少品牌知名度高、店鋪多的上市企業(yè)加入到這個廢棄紡織品的回收上,他們的加入將對廢棄回收方面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少數城市初步建立回收體系

  據了解,自2010年起,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開始在全市試點舊衣回收,目前,“廢舊衣物回收箱”已經進入上海市500個社區(qū),2012年時996個回收箱的回收量為305噸,占到上海市廢舊衣服產生量的3%。2012年4月起,杭州市政府啟動了舊衣服捐贈接收工作,在全市50個街道社區(qū)內設立了舊衣服捐贈點,打破了以往“每年一次”的接收頻率,按“每月一次”來回收舊衣物。2012年12月起,深圳寶安區(qū)在50多個小區(qū)設立衣物回收箱100個,回收舊衣物2143千克,通過公益組織捐出衣物335千克。

  但目前我國只有少數城市的部分社區(qū),設立廢舊衣物回收箱。從已經設置舊衣物回收箱的城市看,上海、杭州和深圳寶安區(qū)三個城市已取得顯著的效果,回收量大,將居民閑置的衣物回收后,捐贈給公益組織,實現二次利用。

  目前,我國也有少數企業(yè)在進行廢舊紡織品的回收,仍舊存在許多障礙。除了會受到政府部門以及地域環(huán)境的限制,資質方面的許可問題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就是稅負問題,上海緣源實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膺鴻坦言:“我們從個人手里回收過來的廢舊衣物肯定是不可能有發(fā)票的,但我們再銷售就要開具發(fā)票,存在一定的稅務負擔。”

  對此,據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xié)會副秘書長、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盟副秘書長王書文透露,接下來,標準體系建設以及優(yōu)惠政策,比如免除增值稅、所得稅等也是他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記者 王一)

來源:中國經濟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