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價差擴大,我國大米進口量激增令人擔憂


作者:劉國信    時間:2013-02-21





近年來,國內大米市場一直處于供需偏緊狀態(tài),由于內外價差不斷擴大,導致進口數(shù)量激增。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我國大米進口232萬噸,比2011年增長305%。


  為了避免進口糧食對國內稻米市場造成嚴重沖擊,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近幾年國家連年提高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格,對促進生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國內市場消費需求的不斷放大,早稻產銷失衡的狀況仍然難以改變,大米價格仍將高位運行。


  內外價差擴大,進口數(shù)量激增


  近年來,國內大米價格長期居高不下,導致國外便宜大米進口數(shù)量激增,其中越南和巴基斯坦產大米成為進口主流品種。國際谷物理事會曾發(fā)布報告預計,2012年中國大米進口量將增長4倍,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250萬噸,成為全球第二大大米進口國。


  有關統(tǒng)計顯示,在過去5年里,中國每年的大米進口量在45萬噸左右,只占到國內消費量的0.3%;而去年前10個月進口大米就達到198萬噸,遠遠高于近五年的平均水平,比上年同期則增長了3倍。目前,國產稻米每百斤約180多元,而進口大米每百斤170元,價格差是推動進口的主要因素。


  國際谷物理事會的統(tǒng)計顯示,去年11月中旬,越南破碎率5%大米報價與中國國內大米的價差已從2011年同期的每噸16美元擴大到了164美元;中國長粒成品米價格從兩年前的每噸500美元上漲到目前的水平,超過600美元;目前越南破碎率5%大米離岸(FOB)報價為每噸450美元??紤]到運輸成本及其他費用,越南和巴基斯坦大米進口成本遠遠低于國內大米價格。


  另外,大米進口量的迅速增加,也顯現(xiàn)了我國在糧食收儲方面存在的弊端。如政府收購農民大米,并沒有形成很好的流通體系,而是主要用來儲藏,影響了市場上的供應量;而遠高于國際市場價格的同級大米也讓中國進口商有利可圖,市場的流入加大,多重因素使進口量大增。


  保護政策托底,轉機尚難顯現(xiàn)


  業(yè)內人士指出,目前廉價、龐大的進口大米流入國內市場,已對國內稻米市場造成了嚴重的沖擊。為了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近幾年國家連年提高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格,對保護農民利益、促進生產發(fā)揮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國內市場需求的迅速放大,早稻產銷失衡的狀況目前仍然難以改變。


  據(jù)介紹,通常來說,以前中國對于優(yōu)質茉莉香米的進口更為普遍,但是去年以來的大米進口增幅主要集中在質量較低的碎米,尤其是越南和巴基斯坦碎米,對國內產業(yè)發(fā)展極為不利。近年來,國家連年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其中,又以早秈稻的提升幅度最大。如2011年早秈稻最低保護價較2010年提高9.68%,2012年提升幅度更是增至17.65%,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但即便如此,由于產量增幅遠遠低于市場消費需求增幅,國內大米供需仍然偏于緊張,庫存消費比仍然不斷下滑。


  據(jù)國際谷物理事會預計,由于中國國內消費需求的迅速增加,今后中國在任何時候都可能因為價格便宜而入市進行大量采購。根據(jù)迄今為止的進口步伐,中國的大米進口量還將不斷放大,同時,市場價格仍將處于高位運行狀態(tài)。


  構建糧食安全屏障刻不容緩


  長期以來,中國大米市場一直處于自給自足狀態(tài)。如今,中國卻成為全球第二大大米進口國,這不禁讓人擔憂中國大米是否會重蹈當年大豆的覆轍,從而影響到未來的糧食安全。


  上世紀90年代,我國大豆基本能夠自給自足,但現(xiàn)在卻為“洋大豆”所主導,目前我國大豆和食用油的對外依存度已達60%以上,超過了安全警戒線。市場供應受制于人,定價權完全操縱在外資手上,國際巨頭的壟斷已對中國大豆、飼料和食用油的戰(zhàn)略安全構成現(xiàn)實威脅。盡管從我國目前的大米自足能力與進口基數(shù)來看,當前的糧食安全完全在可控范圍內,但有專家擔憂,如果大米進口量繼續(xù)增加,將挫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稻谷種植面積很難保持平穩(wěn)增長的態(tài)勢,不得不加大進口,這種惡性循環(huán)最終有可能導致相關產業(yè)鏈被跨國公司控制。


  業(yè)內人士指出,在一段時間內,國內糧價高于國際糧價的局面很難扭轉,雖然我國大米供給在短期內也不會出現(xiàn)嚴重的緊缺狀況,但大幅增加的進口量須引起政府的高度關注。為此,專家建議,要想確保糧食安全,須不斷加大對農業(yè)的補貼力度,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政府須合理制定糧食補貼機制,促進自產大米上市自由交易和流通;同時,要完善稻米加工產業(yè)鏈條建設,進行稻米的深加工,以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劉國信)

來源:中國審計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wǎng)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