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豆產地“豆退苞進”新糧食問題令人擔憂


作者:沈靜文    時間:2012-12-11





今年我國玉米產量首次超過稻谷成為第一大糧食作物品種。和去年相比,我國大豆播種面積減少712千公頃,這是否會帶來新的糧食問題,令人擔憂。

  在我國最大的綠豆產區(qū)吉林,眼下,“綠豆”已經不是農民種植的首選。

  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蛟流河鄉(xiāng)農民李煥春:“今年沒種,頭幾年種了。綠豆的價格太低,產量還低。2塊多錢,一畝地連1000塊錢都費勁,今年都改玉米和花生。”

  對于普通農民,“糧食結構”的概念遠在天邊,“收購價”卻近在眼前。

  李煥春:“種玉米看今年的價格過了春節(jié)賣賣到1塊1毛多錢能到2萬左右。一畝地得差七八百塊錢,一坰地得差七八千?!?/p>

  綠豆如此,大豆同樣不能幸免。在“大豆之鄉(xiāng)”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從2009年的7200萬畝減少到今年的3500萬畝,不種大豆的耕地這些年幾乎都種上了玉米。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油料研究所副所長廖伯壽表示目前我國大豆80%依賴進口,存在一定的糧食安全隱患。

  廖伯壽:“從大豆或其它油料作物來講,它的消費和糧食是一體的。油料或大豆生產的不足,它一樣會影響國家的糧食安全,或者叫食物安全。”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國家對玉米、小麥和大豆種植都以托市收購進行支持,單從政策層面來說,對小麥的支持甚至超過玉米。如今多地棄種小麥和大豆、改種玉米,更多是由于市場的選擇。

  李國祥:“這幾年玉米的價格上漲比較快,產量又比較高,就帶來玉米的比較效益明顯提升。今年我們在河北調查,現在種一畝玉米純收益大概在1000塊錢,種小麥大概也就500塊錢,大豆也就兩三百塊錢。每畝的效益差別是非常明顯的?!?/p>

  雖然大豆以來進口可能給豆油、豆粕價格帶來不穩(wěn)定因素,但李國祥說,在耕地有限、需求強勁的情況下,這也是無奈之舉。

  李國祥:“玉米主要是用作飼料,現在居民消費越來越多地來源于動物性的食物,玉米價格如果上漲,必然帶來動物性產品,肉禽蛋奶價格的上漲,對消費者的影響可能更大。相比之下,玉米對糧食安全的作用大于大豆?!保ㄓ浾呱蜢o文)

來源:中國廣播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