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jié)將至,在戀愛中傳情達意的巧克力也再次引發(fā)人們的關注。
從2016年國產巧克力“一哥”金帝連虧4年最終易主,到剛落下帷幕的“特大冒牌巧克力案”,都顯現了國產巧克力的尷尬境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北京地區(qū)商超市場發(fā)現,情人節(jié)前后琳瑯滿目的巧克力貨架上,鮮有國產巧克力身影的狀況仍在持續(xù)。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產巧克力難以躋身高端市場的根本原因是一種“跟隨心理”,某些國產巧克力廠商依舊抱著耍小聰明的心態(tài),等待大品牌做好產品,形成消費氛圍后再去模仿和克隆,難以抓住紅利建立品牌培養(yǎng)消費者。
朱丹蓬認為,金帝停產后,國產巧克力基本失去了自有品牌。目前,國產巧克力只能深入三四線城市、從產品造型等方面尋求突圍。
國產品牌幾乎全軍覆沒
從記者走訪的超市和便利店來看,巧克力貨架和展臺基本被德芙、好時、費列羅、雀巢和瑞士蓮等進口品牌占據,難現國產巧克力的身影。一位在巧克力貨架區(qū)購物的先生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購買進口巧克力是因為口感和包裝。他也無奈地感嘆道,就算是想買,似乎也說不出一家國產巧克力品牌的名字。
不僅線下如此,線上的國產巧克力也黯然失色。記者登錄多家知名線上購物平臺發(fā)現,處于銷量和好評前列的巧克力依舊是人們耳熟能詳的進口品牌。
根據招商證券巧克力行業(yè)專題報告,瑪氏旗下德芙、M&M、士力架等眾多知名品牌2016年的市占率達39.8%,費列羅市占率為17.8%,雀巢、好時、億滋緊隨其后。
在進口品牌占據了中國巧克力市場主導權的同時,國產巧克力“一哥”金帝2016年的停產和易主也讓不少業(yè)內人士和消費者嘆息。對此,朱丹蓬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金帝的各方面可圈可點,但是近幾年在品牌機制、團隊運營方面未能跟上消費市場的發(fā)展,形成“沒錢的吃不起啊,有錢的看不上”的局面,錯過了市場紅利。
目前,已被好鄰居接手的金帝未來命運如何還充滿未知。而面臨眼下超市貨架國產巧克力身影稀缺的現象,朱丹蓬則表示,作為過年的標配,國產巧克力的金條、金幣、金塊等富有傳統(tǒng)特色的造型仍能占據一席之地,但是這也局限于特殊節(jié)日的點綴,很難拉動平常消費。如果沒有品牌作后盾,即便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造型也很難躋身一二線城市的年貨市場。
占據高端市場可能性小
據記者了解,國產巧克力還遭遇著假冒產品的尷尬。無錫高新區(qū)檢察院微信公眾號顯示,2014年以來,張某某、王某某和徐某某三人將假冒巧克力銷往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福建等地,非法經營數額經查實為200余萬元,而在2017年初,這則“特大冒牌巧克力案”也終于落下帷幕。
此外,國產巧克力廠商仍然面臨品牌少、口味單一、加工設備選型不當、配套設施不全、產品開發(fā)力量薄弱、產品更新?lián)Q代慢等問題。
朱丹蓬認為當前我國巧克力廠商呈現出“又愛又怕”的心態(tài),面臨強大的市場,害怕投入沒有回報,根源是抱有一蹴而就、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缺乏匠心。
朱丹蓬稱,在國產巧克力細分到低檔、中低檔、中高檔、高檔、超高檔的品牌格局下,已失去占據高端市場的可能性,基本扮演代可可脂的角色,不過生存狀況并不樂觀,例如在代可可脂賣場頗具代表性的徐福記和馬大姐,2015~2016年的銷量呈下滑趨勢。對于已經處于巧克力市場低端的國產巧克力,如果能從造型、形象上獲得一些兒童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的授權,或許能取得一定的特定剛需市場??沙料聛碜鋈木€城市和鄉(xiāng)鎮(zhèn)村市場,也會有一定的發(fā)展空間。
轉自:每日經濟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