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相對進口而言,中國的出口環(huán)境更為嚴峻,出口商品受內外因雙重不利因素影響,呈現(xiàn)出三大萎縮趨勢]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外貿進出口逐季回穩(wěn),從上半年進出口值、出口值和進口值分別下降3.6%、2.7%和4.7%,到第三季度實現(xiàn)雙雙增長,進出口值、出口值和進口值分別增長1.1%、0.4%和2.1%,特別是8月份進、出口值增速較快,應該說大大提振了中國外貿的信心。然而,9月份出口值下降5.6%,與8月份的增長5.8%形成鮮明對比;進口值增長2.2%,雖延續(xù)了8月的增長勢頭,但與10.7%的增速相比,還是相形見絀。這一轉折顯示出近期中國外貿季節(jié)性波動仍然較大,持續(xù)回升的趨勢還未穩(wěn)固形成。
特別是,今年以來,相對進口而言,中國的出口環(huán)境更為嚴峻,出口商品受內外因雙重不利因素影響,呈現(xiàn)出三大萎縮趨勢,全年實現(xiàn)“回穩(wěn)向好”的外貿發(fā)展目標還需努力。
趨勢之一:從內因來看,傳統(tǒng)競爭優(yōu)勢進一步弱化,導致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持續(xù)萎縮。
2015年我國紡織紗線及織物、服裝及衣著附件和鞋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值已經出現(xiàn)不同幅度的下降,降幅分別為1.3%、5.5%和3.9%,而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服裝及衣著附件和鞋出口值繼續(xù)下降1.5%、7.2%。雖然前三季度我國紡織紗線及織物出口值轉為增長2.5%,看似喜人,但必須警惕的是,我國東南沿海的服裝行業(yè)正在悄然向東南亞國家轉移,紡織紗線及織物的出口增長和服裝及衣著附件的出口下降,或許正意味著我國曾極具競爭優(yōu)勢的服裝產業(yè)鏈中,對勞動力成本依賴最高的制衣環(huán)節(jié)已經完成了轉移,我國相關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正被部分東南亞國家蠶食。一旦這些東南亞國家的服裝配套產業(yè)完成建設并開始投入運作,我國整個紡織行業(yè)將面臨巨大威脅。今年9月,我國紡織紗線及織物、服裝及衣著附件和鞋出口值分別下降16.7%、8.5%和13.4%,降幅遠大于同期我國出口值5.6%的總體降幅。
與此同時,有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美國市場份額比去年同期下滑1.1個百分點,在日本份額下滑1.7個百分點,而同期有的東南亞國家同類產品在美國、日本的市場份額分別提升0.7個、0.9個百分點。
趨勢之二:從外因來看,全球產業(yè)布局轉移和消費習慣改變,導致部分電子產品出口持續(xù)萎縮。
以手機為例,近日信息技術研究和顧問公司Gartner預測,2016年全球手機市場整體出貨量下滑1.6%,其中智能手機市場雖將增長4.5%,但增速已較前幾年明顯放緩。印度作為全球除中國外的又一大手機消費市場,自2015年2月起開始對智能手機成品進口征收12.5%關稅,但在其國內組裝只征收1%的貨物稅,這一政策使得全球手機廠商為降低生產成本紛紛選擇在印度建廠。市場咨詢公司CounterpointResearch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印度制造組裝手機品牌由10個增至35個,占二季度手機總產量的70%。盡管今年9月受蘋果等品牌新款手機上市影響,我國手機出口量增長0.7%,出口值增長9.2%,實現(xiàn)雙雙正增長,但前三季度我國手機出口值仍維持下降,出口量下降1.5%、出口值下降3.1%。
與此同時,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不斷普及,全球消費者對筆記本電腦的使用日趨減少,也壓縮了我國筆記本電腦的出貨量。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筆記本電腦出口9364萬臺,下降4.7%,出口值同步下降9.8%。
趨勢之三:仍是外因,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摩擦加劇,威脅我國部分產品出口。
一方面,全球來看,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僅僅G20集團經濟體就實施了145項新的貿易限制措施,平均每月出臺的新措施超過20項。另一方面,就我國而言,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遭遇20個國家或地區(qū)發(fā)起的85起貿易救濟調查,同比上升49%;涉案金額超過100億美元,同比上升94%。而這些調查的實施,拖累我國鋼鐵等產品的出口。前三季度,我國鋼材出口量僅增長2.4%,與去年全年19.9%的增速相比大幅回落,出口值下降9.4%;其中9月當月出口量下降21.8%,出口值下降11.9%。
經筆者初步測算,上述產品前三季度出口值合計比重超過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四分之一,其出口值下降對前三季度我國出口值總體下降的貢獻率高達55%。
當前,世界經濟貿易環(huán)境更加嚴峻復雜,經濟低迷的走勢短期內不會結束,國際金融動蕩、地緣政治、恐怖主義等不確定、不穩(wěn)定因素和突發(fā)事件隨時可能發(fā)生。面對中國外貿正在震蕩回穩(wěn)的跡象,我們仍不可過早樂觀,實現(xiàn)全年外貿目標任務仍然十分艱巨,還需付出巨大努力。
轉自:第一財經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