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成本上漲 需求遭透支 地王游戲還能延續(xù)多久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作者:董家聲    時間:2016-06-17





  瘋狂的地王模式仍然沒有熄火的跡象。進入6月以來短短幾日,一二線城市已經涌現(xiàn)12宗溢價率超過50%的高溢價地,包括7宗區(qū)域單價與總價地王。數(shù)據顯示,截至6月13日,50個大城市合計土地出讓金達到了8727.8億元,同比上漲了47%,二線城市占據榜首。然而隨著信貸等政策的收緊、房企融資成本上漲,以及樓市需求的前期透支,一場由地王引發(fā)的樓市陷阱似乎已經開始醞釀。


  地王停不下來


  從近日首開金茂聯(lián)合體以64.1億元拿下杭州市拱墅區(qū)宅地,再到電建金茂82.9億元拿下深圳年度總價地王,地王節(jié)奏絲毫未放緩。


  中原地產研究部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50個大城市合計土地出讓金截至6月13日達到了8727.8億元,同比上漲了47%,二線城市占據榜首。蘇州、南京、杭州、合肥地王頻繁出現(xiàn),成為2016年前6個月地王出現(xiàn)最頻繁的區(qū)域。其中,6月已經出現(xiàn)12個地王,2016年開始的這一輪地王潮還在持續(xù)。


  業(yè)內人士表示,5月更是堪稱“地王月”,地王不僅僅出現(xiàn)在一線城市,更多地在二線城市出現(xiàn)。據不完全統(tǒng)計,5月單月出現(xiàn)了地王宗數(shù)高達69宗,其中有56宗地王出現(xiàn)在二線城市。而2016年前4個月只有117宗地王,5月一個月的地王數(shù)量刷新了土地市場的歷史紀錄。


  整體看,二線城市成為2016年地王出現(xiàn)最多的區(qū)域,其中最主要集中在南京、蘇州、合肥等城市,而這些城市恰好是房價上漲最迅速的城市。地價超過房價已經從2015年的一線城市開始蔓延到二線城市。


  房企成本飆升


  “與土地成本一同上升的還有融資成本?!币晃粯鞘杏^察人士表示,在過去一年,房地產政策寬松,上市企業(yè)融資資金成本大幅下調,也導致了很多企業(yè)在土地市場表現(xiàn)得更加激進。同時,地王蔓延導致市場全面高端化,以往的非豪宅區(qū)的區(qū)域將會供應大量的豪宅項目,對市場定價壓力空前。


  更值得關注的是,房企的銀根正在緊縮。6月3日晚間,央行宣布,自7月15日起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的考核基數(shù)由考核期末一般存款時點數(shù)調整為考核期內一般存款日終余額的算術平均值。這意味著,銀行每天存入央行的準備金和自有存款總額有了限制。商業(yè)銀行原有的透支運作空間大大被壓縮。在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合肥的房價大漲,已被各界公認為貨幣現(xiàn)象的情況下,這一調整無異于釜底抽薪。


  與此同時,此前不斷刷新的低利率公司債將越來越罕見,最為寬松的融資窗口期或已過去。5月,A股市場上市房企公司債的票面利率為6.16%。相比4月增加了0.9個百分點,增幅為17%。觀察今年1-5月公司債的票面利率,除2月略偏低外,其余月份總體上呈現(xiàn)利率上升態(tài)勢,上市房企的直接融資成本也在加大。一些擴張較快的企業(yè)償債壓力和風險也開始被資本市場所關注。


  地王陷阱下半年或爆發(fā)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jiān)張宏偉認為,“地王”頻出的結果就是一線城市、部分基本面較好的二線城市地價成本的大幅回升,這些城市的樓市也將面臨投資風險,也就是未來這些“地王”項目在銷售的時候勢必會遇到問題,這也是當前上述城市房地產投資回升背后較大的投資“陷阱”。因此,當前一線城市、部分基本面較好的二線城市“地王”頻出拉動房地產投資回升的現(xiàn)象,對于未來樓市平穩(wěn)運行、房地產投資持續(xù)回升也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同時,由于2015年下半年以來大量需求透支,未來樓市需求持續(xù)釋放仍然存在很大的變數(shù)。


  政策方面,京滬深樓市政策已經從嚴調控了,其他城市比如南京、蘇州等也面臨調控進一步從嚴的風險。預計今年下半年上述城市將進入市場調整期,那么,屆時一線城市、部分基本面較好的二線城市房地產銷售回升的局面將就此而止。上述城市銷售回升的背后也會面臨短期內市場進入調整期的“陷阱”,上述基本面較好的城市仍然面臨較大的銷售壓力。部分基本面不好的二線城市、大部分三四線城市面臨更大的“去庫存”壓力。(記者董家聲)




  轉自:北京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