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種植面積下降成定局 市場等待拋儲落地


作者:葉青    時間:2015-05-14





  進入5月,隨著棉花播種季節(jié)臨近尾聲,國內棉花種植面積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不過今年有別于往年,由于受棉花收購價格下跌的影響,長江中下游部分棉花主產區(qū)棉農種棉的積極性普遍下降,不少棉田已改種其他農作物,有些甚至還種起了樹。

  據中國棉花協會公布資料顯示,截至4月30日,全國播種進度已過八成。與此同時,按照被調查棉農植棉面積加權平均計算,全國植棉面積4750.2萬畝,同比下降20%。業(yè)內人士預計,今年國內棉花種植面積將明顯下滑。

  機械化耕作成趨勢

  入春以來新疆地區(qū)陸續(xù)開始播種棉花,隨著目前機械化播種技術的大力推廣,各地播種進度明顯提高??傮w來看,我國三大棉區(qū)中華北、長江流域棉區(qū)種植面積均會繼續(xù)大幅下降,但是新疆棉區(qū)由于有直補政策支持,加上單產高,機械化程度高,預計播種面積變化不大。

  其實,長久以來農民種植何種農作物,主要考慮當地氣候條件客觀因素及農民的種植習慣和作物的種植收益。由于種植棉花費工費時,尤其是采摘成本偏高,約占整個種植成本的25%甚至更高,一旦某種農作物種植收益偏低,農民就會減少種植改種其他作物。

  銀河期貨分析師陳曉燕指出,由于今年以來國家對農作物的指導思想發(fā)生變化,棉花種植的戰(zhàn)略地位下降,目前主張宜棉種棉、宜糧種糧。內地部分種棉收益及效率低的地區(qū)將讓位于糧食作物如小麥、玉米以及部分蔬菜如大蒜、辣椒等。

  “除了新疆實現機械化耕作外,長江流域棉區(qū)及華北棉區(qū),仍然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也正是由于我國棉花種植機械化程度仍偏低,才迫使國家做出調整。另外,隨著人口紅利的快速消失,推高棉花種植成本的同時,棉花價格又持續(xù)走低,使得未享受棉花種植直補地區(qū)棉農種植出現的虧損。預計今年長江流域及華北棉區(qū)較上一年基礎上減少2-3成左右,連續(xù)兩年減少面積達到4成左右?!鞭r產品集購網分析師林國發(fā)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林國發(fā)認為,由于農作物種植效益及比較效益只是在一段時間影響農作物的播種意愿,而當前中國農業(yè)遭遇的問題在于農村勞動力急劇下降。

  另外,由于中國土地使用權歸屬不同農民,地塊分散,不利于機械化耕種。林國發(fā)認為,解決中國農業(yè)問題,更多是如何理順當前的土地,加上合理的政策指導,提升農業(yè)機械化水平,降低單位成本。

  “現在來看2015-2016年度棉花種植肯定是減少,預計全國種植面積大概減少了19%。其中,除了新疆,內地大概減少40%。新疆今年減少幅度應該在10%左右。這樣加權下來的話,全國減少幅度應該在19%?!闭谛陆M行棉花調研的招商期貨上海營業(yè)部總經理楊志江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棉價或有轉機

  進入2015年,棉花進口全面收緊,相關部門不斷放話,除發(fā)放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的89.4萬噸關稅配額外,原則上不增加發(fā)放進口配額。隨著我國對棉花進口的控制,進口棉對國內的沖擊明顯縮減。據記者了解,目前配額內進口棉花價格在11195元/噸,仍低于國內的棉花價格,但配額數量僅89萬噸。

  另外,由于棉花作為大宗商品,其價格走勢首先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影響,企業(yè)資金鏈緊,消費前景不好,同時還有產業(yè)鏈中棉紗、棉布因利潤而大量進口帶來的消費擠占。對此,邁特期貨棉花分析師劉毅認為,國儲庫1200萬噸低品級棉,實盤壓力就在那里。因此,棉價未來2年將在15000元/噸下方徘徊。

  “從現在的數據來看,今年棉花種植面積肯定會下降,可以說這是新疆農業(yè)種植結構優(yōu)化的一部分,雖然棉花產量可能會減少,但與現在棉花巨大的庫存和每年消費量相比,調減的棉花不足以對原料價格產生明顯影響,棉花價格就算出現波動,也是我們可以承受的范圍。”新疆巴州百家惠紡織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郭建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近期國內棉紗市場價格未出現明顯波動,紡織企業(yè)也沒有提前儲備棉紗,而是根據訂單需求,隨時采購。不過,新湖期貨分析師高國迎認為,除了國內高庫存之外,還有拋儲政策(主要是拋儲價格和數量的不確定性)。棉價未來依舊是慢慢尋底,種植面積在減少,這可以消化一定庫存,低端產能正在向東南亞轉移,棉價有望迎來春天。

  對于市場擔憂的拋儲問題,陳曉燕認為,國家儲備棉原則上不打壓市場,即使拋儲也不會低于市場價拋,主要影響棉價波動區(qū)間的上沿高度。2014/15年度國內棉花平衡表顯示,若不考慮拋儲,國內棉花供需平衡或供應略寬松。

  對于棉價漲跌,供應方面基本能保證,主要影響因素是需求。楊志江認為, 5月中旬后的棉花1509走勢,會暫時脫離現貨和倉單因素影響,多空交織,似乎勢均力敵,價格的波動性將加大,向上動力將加強。(本報記者 葉青 北京報道)

來源:華夏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