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政策或已見底,樓市軟著陸基本來臨


作者:顧云昌    時間:2012-08-27





  6月全國平均房價有回漲態(tài)勢,這雖然受穩(wěn)增長背景下房價回漲因素積聚的影響,但房地產政策和市場都已經開始見底,未來房價將會緩慢企穩(wěn)。

  以我國目前現狀,實現房價合理回歸是有可能的。國家一直在抑制投資和投機性需求,同時拉動自住性需求的剛需,但銀行對剛需的支持能力有限,因此不會造成房價虛漲,只會造成實漲。實漲是理性的,是經濟繁榮表現,不會出現泡沫。

  調控政策或已見底

  全國平均房價連續(xù)9個月環(huán)比下降,調控效果已經顯現,但在穩(wěn)增長的背景下,6月房價開始止跌回漲。筆者認為,目前房地產市場已經基本實現調控政策預期的目標,已經開始軟著陸,政策或已見底。

  國家對房地產政策一直堅持“不動搖、不放松、不反彈”,其實政策的另一個含義便是 “不加碼”,而在政策見底和穩(wěn)增長被提上日程的背景下,房地產市場將逐步企穩(wěn),實現軟著陸。

  未來房地產市場調控思路應該牢牢把握三點,即遏制投資投機性需求,滿足保障性需求,支持剛性需求。這樣既能繁榮房地產市場,又不會令泡沫放大。

  事實上,上半年中國經濟數據不理想,一部分原因是房地產投資下滑,因此保持房地產市場一定的活躍度是有必要的。

  但在長效機制有效建立之前,目前的房地產市場調控還將持續(xù),目的就是要讓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發(fā)展,銷量和房價雙穩(wěn)定。

  長效調控機制路漫漫

  土地市場,政府是賣家,開發(fā)商是買家;住宅市場,開發(fā)商是賣家,消費者是買家。房地產市場遇冷,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壓力就會凸顯。因此,中央緊縮時候,地方政府會變成“減震器”,中央刺激時候,地方政府則變成“放大器”。

  樓市調控機制需要從源頭上改進,這“源頭”便是土地財政。目前的財稅體制把房地產和地方政府收益緊緊地捆綁在一起,地方收入高度依賴房地產,中央的調控政策到地方落實的時候會遇到討價還價、打折的情況。

  其實,各國都存在土地財政問題。但是國外是存量土地財政,是通過征收房產稅實現的,但我國主要是通過土地出讓金來實現。

  目前我國也將推出房產稅,但我們應該認識到,房產稅本身不是專門針對樓市調控設置的,而是一種長效機制,一旦設立以后,不能因為市場冷就少收一點,也不能因為市場熱就多收一點。

  另一項長效機制是保障房建設。實際上,保障房建設還沒從根本上解決其自身的問題,首先是資金來源,它沒有穩(wěn)定的預算,只是按土地出讓金的10%來劃撥,但土地出讓金本身受房地產市場景氣情況、整體經濟環(huán)境等影響,具有不確定性?,F在的情況是,土地出讓金少,保障房就少建一些,土地出讓金多,就多建一些,沒有穩(wěn)定的規(guī)劃;其次是融資渠道。保障房資金不能通過商業(yè)銀行融資來解決,因為成本太高,應該通過國家專門的住宅政策性銀行來融資。

  房價問題住房問題

  調控一直盯著房價,但實際上,房價和住房問題不能混為一談。

  住房問題不僅僅是房價問題,講房價問題主要是指房價泡沫問題,但是住房保障出現問題不是由房價,而是由保障房供給不足造成的。

  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探討房價和住房問題的區(qū)別。舉個例子,即使北京房價降一半,變成10000元/,大部分消費者還是買不起。

  實際上從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經驗來看,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香港房地產市場下滑的時候,很多人連工作都沒有了,還怎么買房子?所以真正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要靠保障房。而控制商品房價,主要是避免出現金融危機,但并不能由此解決住房問題。

  “房價合理回歸”這一說法本身沒問題,但需要注意的是,房價合理回歸和房價下調是兩回事,當收入比房價漲得快時,房價就是合理回歸。合理回歸對立面有兩個:不回歸和不合理回歸,后者可能就是暴跌,對經濟來說是災難。(文/顧云昌)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