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車采購力挺自主品牌,外資品牌全線出局


作者:吳瓊    時間:2012-03-02





苦等六年,自主品牌終于迎來了公務車采購的春天。

  日前出爐的《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征求意見稿》中,外資品牌不見蹤影,幾乎是清一色的自主品牌車型。曾經有著“官車”之譽的奧迪更不在采購名單之列。各大入圍自主品牌車企齊聲稱好,一旦公務車采購按此目錄正式執(zhí)行,自主品牌將分食價值近千億元的公務車采購蛋糕。而事實上,自主品牌車企們更在意的并非錢,而是支持,以及未來由政府采購而引發(fā)的品牌效應。

  與興奮的自主品牌車企相比,那些被擠出局的外資品牌顯得有些落寞。此番或許會令他們全部出局,但也可能有變通的辦法。據了解,不少合資車企已經醞釀或正在采取應對措施,如加大研發(fā)投入,以符合公務車采購標準,以期搭上2013年及未來公務車采購的班車。

  一份遲到六年的支持,一份引起海內外巨大轟動的支持。

  2月24日,工信部發(fā)布了《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征求意見稿》下稱“《目錄》意見稿”,上榜的412款車型均為自主品牌。消息一出,汽車股大漲。27日、28日短短2個交易日內,江淮汽車最高漲幅超過17%,東風汽車最高漲幅達20%。

  多位自主品牌車企高層表示,在期待多年后,我國公務用車采購改革終于有望真正轉向自主品牌。早在2006年6月,主管部門曾指出,要研究建立對采購自主創(chuàng)新產品的有效激勵機制。

  政府采購倒向自主品牌

  《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征求意見稿》出爐,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3月9日。按規(guī)定,《目錄》為年度目錄,原則上每年制訂、發(fā)布一次?!赌夸洝芬庖姼逯袃纱罅咙c引起海內外關注。

  一大亮點是,政府鼓勵自主品牌之意明顯。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幾乎國內自主品牌車企全線入圍。在長達17頁的入圍名單中,來自26家車企的412個型號的汽車入圍,涵蓋了汽/柴油轎車、多功能乘用車、越野車和新能源轎車四大類。其中汽/柴油轎車265個型號、MPV64個型號、SUV78個型號、新能源轎車5個型號。自主品牌中,僅福汽集團、北汽集團、青年汽車等因未達標而未能入選;其二,合資品牌幾乎全線出局,合資自主品牌入圍者也屈指可數。僅江鈴汽車旗下的“馭勝”、鄭州日產等部分車型入圍公務車采購名單。此前呼聲較高的廣汽本田的“理念”、上海通用五菱的“寶駿”、東風日產的“啟辰”均未躋身采購名單中。

  第二個亮點是,鼓勵小排量、新能源汽車意圖明顯。入圍的自主品牌汽/柴油轎車主要集中于1.3L—1.6L含這一排量區(qū)間,共計170個車型,占入圍總數的64%。此外,1個型號的插電式混合動力、4個型號的純電動汽車入圍。

  業(yè)內驚呼,新政將顛覆過去公務車采購格局。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2009年發(fā)布《2009-2010 年中央國家機關汽車協(xié)議供貨汽車廠商名單》中,一汽大眾的奧迪、北京奔馳、華晨寶馬等豪華車悉數排除出局,其時,相關政策明確指出“公車采購自主品牌比例不低于50%”。而上海汽車、江淮汽車、吉利汽車、奇瑞汽車、長城汽車等多家自主品牌車企高層認為,政府對自主品牌汽車的支持力度罕見地提高,中國有望直接進入公車采購全自主品牌時代。按照這一方案,主管部門對于自主品牌的扶持力度遠遠高于2009年。

  自主品牌或分食千億蛋糕

  與車企高管相比,投資機構對自主品牌的未來更為樂觀。多家分析機構認為,公車年采購金額高達千億元。來自新華信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公車采購金額約800億元,共采購約50萬輛車,約占乘用車總銷量的7.4%。另據了解,每年公車采購金額將增長20%以上,因此業(yè)內普遍預計目前中國公車年采購額超過1000億元。

  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副秘書長羅磊指出,一旦《目錄》意見稿執(zhí)行,那么自主品牌將分食公車采購蛋糕。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蔣峻表示,政府對自主品牌的認可,將帶給自主品牌汽車更多發(fā)展機會。

  在2009年、2010年高增長后,自主品牌乘用車2011年市場占有率大幅下滑,從此前的44.6%、45.2%下滑至2011年的41.7%,下降了3.5個百分點。此外,2011年中國自主品牌車企的虧損面亦明顯加大。而國信證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預計新政后,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將增長40萬輛至50萬輛,2012年乘用車銷量整體增長10%左右,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增長2.6至3.2 個百分點。這將大大扭轉自主品牌乘用車的頹勢。(吳瓊)

來源: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