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最新演講:民營企業(yè)都是騎在虎背上的,不是騎在馬背上


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9-13





  20200913135713283.jpg


本文整理自周其仁在2020中國民營企業(yè)500強峰會上的發(fā)言。

  前不久,佛山市工商聯(lián)組織了佛山一批民營企業(yè)家到長三角訪問學習,給我一個機會,可以跟著一塊去學習。我們第一站到了江陰的雙良集團,它也是民營五百強的企業(yè)。雙良集團是做環(huán)保裝備,它的業(yè)績發(fā)展歷程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印象最深的是,企業(yè)老總講過這么一句話,他說民營企業(yè)都是騎在虎背上,不是騎在馬背上,只有奮勇向前一條路可以走。大家知道,馬背下來還可以上去,虎背就不同了,下去就幾乎沒有機會上去了。這句話今天聽來,非常契合目前中國民營企業(yè)面臨的國際國內環(huán)境,因為今天的問題不單單是經濟增長速度跌一兩個百分點、三四個百分點,也不單單是疫情,甚至也不單單是中美貿易摩擦,它是一系列綜合因素,帶有結構性的一種壓力。

  我把這個壓力描述為全球競爭格局出現了一個“夾心”的情況:包括民營企業(yè),我們沖到了一個什么狀態(tài)呢?就是我們的成本已經在全球看不是最低的了,但是中國經濟、中國民營企業(yè)、中國制造業(yè)手里,獨到性的產品還是非常之少。哪兩個壓力對中國經濟構成了前后堵截呢?

  第一個壓力,發(fā)達國家的企業(yè)不管有多大問題,它們手里有很多產品是獨到的,只有它們有,而且全世界很多企業(yè)、很多產業(yè)、很多國家、很多消費者非用不可,這是發(fā)達國家今天在全球競爭當中的一把殺手锏。大家記得,2008年由美國而起的全球金融危機,把全球經濟燒得一塌糊涂,可就是2008年,全世界消費者通宵排隊去買一家美國公司的產品,就是蘋果手機。現在我們又說疫情,又說貿易摩擦,但特斯拉照樣賣得很好,為什么?獨到。這是市場競爭,從這個角度看,中國這個獨到性遠遠不夠。

  第二個壓力是我們的成本,經過幾十年的高速增長——越南比我們便宜,印度比我們便宜。它們的成本為什么便宜?因為它們是在中國之后開放。中國早年把國內的工人、知識分子、工程師、干部收入低轉化成國際市場上的成本優(yōu)勢,因為成本低就有市場,我們就是這么打進去,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問題是中國的經驗會啟發(fā)很多后起的國家,中國可以開放,它們也可以開放;中國可以改革,它們也可以改革。它們越晚開放,要素成本就越低。所以,今天中國經濟從結構上來看,就處在這樣一個前面有發(fā)達國家企業(yè)獨到性壓著我們,后頭有成本更低的經濟體在追的局面,這是整個局面的特點。

  那么這個“仗”怎么打呢?還是回到中國的實際來,還是要把成本優(yōu)勢在不同條件下進一步發(fā)揮,把這篇文章做好。無數人類的行為,最后經濟學把它抽象畫成一條成本曲線,側面看像一只碗,成本降到最優(yōu)點以后,一定會掉頭向上,無一例外,個人如此,企業(yè)如此,地方如此,國家也是如此。經濟增長很有意思,經濟增長就是收入提高,收入提高倒過來成本就漲了,所以到了最優(yōu)點以后,成本一定會上去。

  那么這個事情怎么應對呢?有兩個應對方向,一個方向是開啟新的成本曲線,找到向右下方的一條曲線,形成一條切線,是長期向下的成本優(yōu)勢。中國很多的企業(yè),大家走進去看,由于常年我們過去的人工很便宜,因此它也是個經濟規(guī)律,要素便宜,常常要素利用得并不充分有效。所以我們的企業(yè)也好,我們的政府服務也好,還有很大的成本優(yōu)化的潛力。降費降稅、營商環(huán)境改善、政府服務,都是降低體制性成本,企業(yè)內部流程再造、企業(yè)內部的組織管理優(yōu)化,都是降低組織成本,這方面有大量的空間,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很多有意思的經驗。

  成本曲線還有一個應對的方向值得注意,就是我用更貴的人、更貴的地,打到更貴的地方去,但是生產附加價值更高的產品。這樣成本居然往上走,往上走這條線為什么可以在市場中立足呢?因為開始生產獨到性的東西,有獨到性就不要求成本最低。天下好公司,都是請人工價最高的專家員工,但是這些公司還有很大的盈利,有很大的投資力量。

  所以,這兩個方向,一條越殺越難殺,但是只要在市場里競爭,非殺不可。所以成本管理,成本優(yōu)化,是一個永遠不會結束的課題,但是對中國企業(yè)來說,更重要的是學會要往上打,要開始打獨到性,這不僅僅是因為國際形勢目前的情況激發(fā)我們這種激情,從商業(yè)來看,獨到性就會帶來超額利潤,超額利潤就會帶來超額的投資,然后公司就有更大的研發(fā)力量,可以請世界上最好的頭腦來做出更好的產品,這條路一定要走的。尤其走在頭部的公司,一定要考慮往這個方向走。

  下面我概括一下,我們怎么走這條路。

  第一階段,剛建國時,什么叫做要完成工業(yè)化?就是要造很多東西。那么所有前沿的裝備、技術、元器件,一直到集成電路,發(fā)達國家領先的經濟都有,所以我們開始的階段,一定是先看到產品,然后看到第一階段不會造。

  第二階段,我們研發(fā),包括汽車、飛機等填補國內的空白。會造,但是造不好。

  第三階段,會造,造得不夠好,但是價格有競爭優(yōu)勢。因為我們成本低,這是我們過去高速增長當中非常重要的一招,很多企業(yè)東西造得有點樣子,價格不可拒絕,打向全球市場。

  第四階段,怎么能夠從數量轉向品質,怎么能夠讓中國制造的產品,雖然原創(chuàng)不是我們的,但是可以把它們造得好一點,好到比原創(chuàng)的公司造得還要好。這些跡象已經出現,我們現在很多產品已經造得比原創(chuàng)的公司、原創(chuàng)的國家還要好,倒過來占領它們的市場,不僅僅是進口替代,開始出口替代。

  最后一個階段,是最難攻的一個階段。因為我們一直以來都是看到了產品后,我們再生產制造。那么這些產品哪來的呢?飛機哪來的?汽車哪來的?互聯(lián)網哪來的?集成電路哪來的?半導體哪來的?都是想到了造出來的,這個“想”,不僅僅在經驗當中想,主要是用科學的一套程序來想。做實驗、假說,找到因果聯(lián)系,然后把它轉化為發(fā)明技術,把技術集合成產品,把產品做成市場,把產品做成產業(yè)。所以我簡單地講,我們這條路就是要從“看到了造”,轉到“想到了造”。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但是中國經濟要成為世界強國,中國民營企業(yè)不僅僅在國內騎大馬、戴紅花,而且要在全球走到前列,一定要完成這個轉變,因為這才是對人類最大貢獻的一種制造業(yè)。

  限于時間,我下面舉兩個例子說明這條后發(fā)路線到底怎么走。

  例子一,一家深圳公司,這家公司今天到底能不能成,沒有人知道,因為它的主要產品是柔性視頻。創(chuàng)辦人叫劉志宏,是江西出身的一個學霸,清華畢業(yè)在斯坦福的機電系,他的博士論文研究的就是這個。原理弄清楚了,他畢業(yè)以后組織公司,就要把柔性視頻、折疊視頻完成專利,就是把一個原理變成一個可以用的技術,然后變成產品,變成產業(yè)?,F在在深圳已經投入了一百多億的產能,產量化的規(guī)模。當然,三星也有折疊屏,全世界有好幾個產品已經上線,到底哪個能殺出重圍我們不知道,但這是中國企業(yè)“想到了造”的一個典型案例——先有論文,先有想法,然后把想法變成現實。

  第二個故事,華為的故事。華為的獨到性從哪來?華為在全球各地都有研發(fā)中心,看全球基礎研究中哪些東西可以變成技術。十年前他們發(fā)現了一個俄羅斯數學家的一篇論文,做了判斷——叫“極化碼”,是一種算法,華為投資十年,把這篇論文的構想變成專利,變成標準,變成5G全球電信聯(lián)盟的標準之一。5G另外一部分的標準是這位教授的老師(MIT的一位教授)的科學研究??茖W研究、基礎研究奠定了5G技術標準的兩個環(huán)節(jié)。華為把它變成專利,從基礎研究到技術可能性,再變成產品,變成基站,變成5G可以布局的產業(yè)。這個故事給我們很大的啟發(fā):不一定是中國科學家,因為基礎研究是全世界通用的,這里的成果都有可能變成新技術和新產業(yè)的源泉,這要引起中國頭部民營企業(yè)家高度重視,要把這個觸角伸出去,看全球的頭腦。其實美國很多公司的獨到性并不是美國人的貢獻,是全世界的頭腦,美國是創(chuàng)造了一個環(huán)境,把全世界最優(yōu)秀的頭腦,包括愛因斯坦,都集合到美國。中國也應該走這條路,在這個問題上,不利用全人類最厲害的想法,不利用全人類科學最新最厚實的基礎,完全關起門來搞,很難打到全球先進水平里。

  2011年進入中國民營企業(yè)500強的門檻是60多億元,今年已經超過了200億元,為什么?市場大了,市場厚了。現在問題是不光是水大,而且是浪急,在浪急的情況下,哪些領域有更大的生命力?哪些魚會有更大的生命力呢?哪些魚會引領未來五年、十年、二十年呢?

  我的看法,兩手都要注意:一手就是繼續(xù)控制成本,讓我們的成本優(yōu)勢延續(xù),增加延續(xù)的競爭力;另外一手,就是中國到了要往獨到性這個方向去努力的時候了,還不單單是你卡我什么脖子我就攻什么關。中國1964年就有原子彈了,可是1964年的時候還沒有集成電路,還沒有芯片。所以,最要卡住脖子的是現在還不知道的那些東西,這是未來可能卡脖子的。所以,中國的企業(yè),但凡有能力的,一定要打到前面去,過去我們實力不夠,我們就是發(fā)展中國家了,可是我看到國內這么多過剩產能都是資源,為什么不把那些資源用到新的事情上來呢?我們對標一個國家——以色列,我們是1949年建國,以色列是1948年建國,差了一年。以色列自然環(huán)境、資源狀態(tài)很糟糕,國際和平環(huán)境遠不如中國,但是,它手里的核心技術卻很多。所以有時候不單單和經濟水平、地理條件息息相關,它和“企業(yè)家精神”有關——把什么作為自己的使命?不同的階段使命要迭代,要更新。中國發(fā)展到今天,不但要用使命做大做強,成本做優(yōu),往未來看,應該往全球的獨到性使勁。


糾錯熱線:0531-83122110


  轉自:網易研究局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村里來了服務隊 ——記棗莊市鄉(xiāng)村振興服務二隊 村里來了服務隊 ——記棗莊市鄉(xiāng)村振興服務二隊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