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每小時12元 大學勤工助學為何成雞肋


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9-21





大學 勤工助學 雞肋
現在很多城市或高校都會組織這樣的勤工助學招聘會,為大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 資料圖片
 
  近日,教育部、財政部公布《高等學校勤工助學管理辦法(2018年修訂)》,提高了大學生參加校內勤工助學臨時崗位的時薪,從2007年的不低于8元提高到不低于12元。
 
  實際上,錢報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浙江多數高校的勤工助學時薪已經遠遠超過了12元。即便如此,這樣的報酬對于現在的大學生——哪怕是家境貧寒的學生來說也沒什么吸引力。能力稍微強點的學生,可以比較容易地在校外找到一份收入不錯的兼職。
 
  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眼中,勤工助學成為了雞肋。
 
  有教育界人士坦言,大學生作為接受基礎高等教育的特殊群體,如果時薪低于市場小時工的收入,可能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也難以建立“用勞動換取報酬”的吸引力。隨著時代變化,那些以機械重復式勞動為主的勤工助學崗位應該淘汰,而應多設置一些技術性、應用性較強的崗位,這樣才能真正滿足新時代大學生的需求。
 
  浙江高校勤工助學時薪
 
  早已高于12元
 
  錢報記者查閱資料發(fā)現,早在2017年5月,浙江大學學工部發(fā)布的《關于調整勤工助學酬金的通知》就提到,“本科生勤工助學每小時酬金從12元提高到18元”。在浙大,一名本科生參加勤工助學的時間一周不得超過8小時,每月不超過40小時。也就是說,干滿規(guī)定的小時數,一名浙大學生通過勤工助學每月賺取的錢也有720元。
 
  浙江大學相關負責人說,學校每月都會給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在畢業(yè)季開學季崗位一般會多一些。這些崗位優(yōu)先安排給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原則上60%的崗位必須安排給家境困難學生。
 
  “浙大的勤工助學,主要有學生助理、新媒體運營以及一些特殊崗位,這些崗位由學院上報,學校審批,工資由學校統(tǒng)一發(fā)放。”這位負責人說。
 
  錢報記者調查發(fā)現,省內其他的一些高校,提供給學生的勤工助學崗位都在1000個左右。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貧困在校生約3000人,占學生總人數的20%左右。每學期,學校提供的勤工助學崗位為1000個。從2015年起,勤工助學工資由10元/小時調整到15元/小時。每年,學校為此支付的工資超過400萬元。
 
  目前,各省屬高校的勤工助學工資基本按照15元/小時的標準發(fā)放。記者注意到,杭州市2018年的最低小時工資標準為18.4元,二者相差并不多。但城區(qū)鐘點工的報酬一般在30元/小時左右。
 
  “這些崗位都是優(yōu)先給予貧困學生的。”浙江師范大學學工部的余本蘭老師告訴錢報記者,“學生在入學前就會填一張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學校會借此掌握貧困學生的信息,在我們發(fā)布勤工助學崗位時,這些貧困生能優(yōu)先獲得工作機會。”
 
  余本蘭說,學校提供的絕大多數工作都是校內各部門的助理崗位,“這些助理崗位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鍛煉機會。同時在學校內工作能保障學生安全,但是為了不影響學生學業(yè),每個月工作時間是受限的。”
 
  除了勤工助學
 
  高校還提供其他工作機會
 
  對大學生來說,想要賺取更多生活費就需要通過別的途徑了。
 
  除了勤工助學,有些學校還會提供一些其他的工作機會。比如在浙江理工大學,有校友開辦的上市企業(yè),每年會在學校招收50~60名學生進入企業(yè)實習。獲得這個機會的學生,不僅能夠得到實踐機會,還能拿到比校內勤工助學更高的工資。另外,企業(yè)還會為每名入選的學生提供1萬元的助學金。
 
  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除了常規(guī)的勤工助學崗位外,還有一個名為“陽光體育裁判員”的培訓項目。杭電學工部部長錢波老師表示,部分經濟困難學生在心理調適能力、綜合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校學生處和體育教學部聯合開設了‘陽光體育裁判員’項目,以學校開展體育活動需要大量裁判員為切入點,舉辦學生裁判員培訓班,服務師生日常的體育活動。”
 
  目前,杭電已開設籃球、排球、足球等11個培訓項目,經濟困難學生免費參與培訓。培訓合格者頒發(fā)裁判等級證書,由體育教學部統(tǒng)一注冊管理,為校內各類體育賽事擔任裁判員。每次擔任裁判員,學生都可以拿到相應的報酬。2010年至今,共有2600余名經濟困難學生參加培訓,3700余人次擔任裁判員,學校發(fā)放培訓費50余萬元、勤工助學工資60余萬元。
 
  是否有利于自身發(fā)展
 
  也是大學生們所看重的
 
  大學生是否對參加校內勤工助學有積極性?因為單從經濟收益上看,大學生從事勤工助學的收入是不足以徹底改善他們經濟狀況的。錢江晚報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他們要么用其他方式打工賺錢,要么著眼長遠,把時間精力放在能力提升方面。
 
  蔣涵(化名)在浙江大學擔任輔導員的學生助理,他說這是大學中最普通的一種勤工助學方式。“一般來說一次半天,3.5小時左右,一小時18元,主要工作是處理分發(fā)一些校內文件等。”
 
  “一開始是想提升下能力,順便賺點工資,雖然后來發(fā)現勤工助學的工資確實不多,也不能指望通過這點錢做什么事情,但是能和老師、輔導員有更多的溝通機會,這也是勤工助學的另一種價值。”蔣涵說。
 
  浙江某大學數學專業(yè)的王笑(化名),選擇利用課余時間做家教,一天上課兩小時,每小時能賺75元。
 
  “之所以當家教,主要還是因為自己平時開銷比較大,希望能夠多賺一些零花錢,同時也增加一些社會經驗。校內勤工助學工資太低,并且時間太長,與在校外兼職比起來,勤工助學不是很劃算。”王笑說,通過做家教,自己一個月能賺到近3000元,加上家中給的生活費,日子就過得很寬裕了。
 
  王笑坦言,現在的大學生開支越來越大,很多人都在想辦法在校外找兼職賺錢。而勤工助學目前的薪資水平,實際上無法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求。
 
  和王笑同樣想法的同學還有不少,都認為勤工助學越來越像“雞肋”了。
 
  在采訪中發(fā)現,大學生到了高年級階段,即使家庭條件不太好,一些學生也寧可花時間參加無償的社會實踐或到單位實習,也不會參加校內的有償勤工助學,為的就是著眼長遠,爭取為將來自己的求職簡歷增加競爭力。他們普遍認為,與其花時間在學校做技術含量低的工作,不如多學點與自己專業(yè)相關的技能和知識。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辦法》中規(guī)定臨時崗時薪原則上不低于12元,這就意味著高校在執(zhí)行過程中不能低于這個標準,但可以高于這個標準。大學生作為接受基礎高等教育的特殊群體,如果時薪低于市場小時工的收入,可能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也難以建立“用勞動換取報酬”的吸引力。
 
  此外,程方平教授建議,大學生參加勤工助學的前提是要保證學生不影響學習,各高校在勤工助學制度設計上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業(yè)發(fā)展,多設置一些科研助教、助學崗或者應用性較強的技術崗,增加技術含量。這樣學生在勤工助學中既能解決一部分經濟困難,還能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特長,提高學業(yè)水平。(王湛 鄭琳)
 
  轉自:錢江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啟動

    日前,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已全面啟動。本屆大賽的主題是“搏擊‘互聯網+’新時代 壯大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生力軍”。
    2017-03-28
  • 大學生就業(yè)呈現多樣性靈活性 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就業(yè)比例下降

    報告顯示,畢業(yè)生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就業(yè)比例有所下降,在中原、西南、陜甘寧青等區(qū)域的就業(yè)比例上升。在醫(yī)療、社會服務、護理業(yè),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比例上升最快。研究指出,當前要更加關注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穩(wěn)定性及“慢就業(yè)者”中的困難...
    2017-04-27
  • 每年近300萬家庭通過職業(yè)教育圓首個大學夢

    教育部近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介紹近期職業(yè)教育改革發(fā)展和2017年職業(yè)教育活動周有關情況。教育部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王繼平表示,我國已建成了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職業(yè)教育體系,中職、高職已分別占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和普通高等...
    2017-05-08
  • 專家解讀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 哪些話題出乎意料?

    2017年上半年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上周末剛剛落下帷幕。據教育部的統(tǒng)計數據,本次四六級考試的全國報考人數超過962萬人,較去年同期增長4 87%。
    2017-06-19

熱點視頻

7月物價溫和上漲 市場供求持續(xù)改善 7月物價溫和上漲 市場供求持續(xù)改善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