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昨天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介紹2018年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有關情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范海林表示,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8.1%,我國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
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不只是表現(xiàn)為高等教育規(guī)模和數量的變化,還需要有與普及化相適應的新教育觀。我國高等教育即將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但從政府部門、教育界到社會公眾,不少人的教育觀還停留在精英教育階段,由此導致高等教育的結構和質量與社會需求脫節(jié),高等教育大眾化并沒有緩解全社會的教育焦慮。
精英教育觀的基本特征是,把大學生作為一個重要的人才身份,即一個有別于非大學生的特殊群體對待,這帶來的問題是,在求學階段,不少學生認為只要考上大學,獲得大學生身份,就實現(xiàn)了求學目標,考上大學后,不再努力學習;在就業(yè)階段,社會對大學生群體就業(yè)高度關注,給大學生設定與身份相匹配的就業(yè)崗位,一旦與身份設定不吻合,就被認為另類就業(yè)或者學歷貶值。
這直接影響大學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也讓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價值打了折扣。本來,實現(xiàn)高等教育大眾化,是為了讓更多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讓全社會各行各業(yè)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由此提高各行業(yè)的服務水平。但精英教育觀把大眾化的高等教育進行分等、分級,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高職院校,不安于自身定位,都想提高辦學層次。另外,不管是從哪所學校畢業(yè),一些學生都有“面子就業(yè)”思想,囿于身份而有業(yè)不就。
精英教育觀說到底是學歷教育觀,即以學歷論人才。學校辦學以學歷為導向,學生求學也以提升學歷為重要目標。在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不足15%時,這種精英教育觀是可以理解的,由于大學生少,能考上大學的可以說是“天之驕子”。但是,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和普及化之后,再有強烈的精英教育觀,就與教育的發(fā)展極不適應了。一個基本的事實是,當18歲到22歲的同齡人中,有一半是大學生時,還把上大學作為特殊身份,對大學生特殊對待,會讓大學和受教育者都不重視能力培養(yǎng),仍舊關注學歷身份。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出現(xiàn)的把學校、學歷分為三六九等的問題,就是學歷教育觀的具體體現(xiàn)。
高等教育即將進入普及化階段,全社會都應該淡化學歷,而更關注高等學校辦學的特色和質量。如果再以學歷為導向辦學,或者以提升學歷作為學業(yè)規(guī)劃的重要目標,那么,即便高等教育已經普及化,但全社會的教育焦慮還會存在。普及化的高等教育,每年會向社會輸送千萬有大學文憑的大學畢業(yè)生,但這些大學生的能力是否適合社會的需要,卻要打上一個問號。
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我國社會也就要從學歷社會走向能力社會。在能力社會中,評價一所學校辦學,不是看其定位,而要看其在這一定位上的辦學水平。只有淡化學歷,關注能力與質量,才能讓各類學校辦出一流水平,擴大受教育者的選擇面。
同樣,評價人才也不能再看其學歷身份,而應把大學畢業(yè)生納入普通勞動者范疇統(tǒng)一考慮就業(yè),即讓所有人才平等競爭、自由選擇。這也要求所有受教育者從提高自身能力角度規(guī)劃自己的學業(yè)發(fā)展,推動從整體上提高高等教育質量,讓高素質的勞動者進入每個行業(yè),推進整個國家現(xiàn)代化。(熊丙奇)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