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和多元化,兒童食育正走進家庭教育視野。對很多家庭來說,這是一門新興的學科,而就食育本身而言,這又是一門古老的學問。從對食物的認識,到學會烹制食物,再到探尋食物背后的意義,這其中包含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教育活動,不僅是讓孩子獲得有關“食物”的知識,更讓孩子在養(yǎng)成健康飲食習慣的同時,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和豐富的人性。
食育引申出多元化的教育
在田園食育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首都保健營養(yǎng)美食學會“食育”推動計劃公益項目負責人劉璐心中,食育的概念既簡單又博大:通過食物這個媒介,對人進行全方位的教育。
2012年,劉璐作為公共營養(yǎng)培訓師,曾給很多營養(yǎng)師做培訓,并經常走進企業(yè)、學校、社區(qū)或農村地區(qū)做食育科普。當時她就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如有些孩子在學校不愛吃牛奶和雞蛋,甚至在餐間互相用食物打鬧。“他們會用父母給的零花錢,去小賣鋪買一些沒有安全檢驗保障的零食,這些零食甚至連配料表的說明都沒有,家長也不重視這個現(xiàn)象。”劉璐回憶道。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農村兒童青少年的高血壓患病率不斷增加。在劉璐看來,這與農村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著直接關系:“留守兒童和老人一起生活,老人因味覺鈍化,口味偏咸,不知不覺日常飲食的含鹽量就升高了。”
種種現(xiàn)象讓她發(fā)現(xiàn):健康意識問題,并沒有因為經濟的富裕而有所改觀。
從那時起,她便開始查找材料,了解日本等其他國家的食育教育和發(fā)展模式,她希望:“國內也可以開辟全新的食育教育。”
“食育”二字,字面意思簡單好懂,但到底什么是食育?食育教育包含哪些具體內容?
其實,食育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早就有所體現(xiàn)和傳承。從《黃帝內經》開始,就有“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記載,講究膳食平衡法則。《弟子規(guī)》中也提及:“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這告訴我們不能挑食偏食,不可過食過飽。”劉璐解釋道。
推廣食育教育多年來,劉璐所理解的食育有兩層內涵:第一層是飲食教育,而更深層次的就是通過“飲食”去做多元化的教育。“后者是食育的本質”,劉璐特別補充道,“任何一種教育的目的都不是單純地教授孩子知識和技能,而是培養(yǎng)他們的某種能力。”
在劉璐看來,食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yǎng)身心健康、人格完整的人。具體說來,她將其目的性歸納細化為五點:一是培養(yǎng)孩子們擁有健康飲食的能力。例如教會孩子們從小保持健康飲食,讓他們知道坐在餐桌前如何挑選食物,如哪些菜可以多吃,哪些菜要少吃;學會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零食。二是培養(yǎng)孩子們日常生活的基本能力,通過學習買菜、做飯、清潔等日常家務,培養(yǎng)孩子們基本的自理能力,潛移默化地塑造他們平和的性格。三是培養(yǎng)孩子們獨立處事的能力和獨立的人格,讓孩子獨立完成“做一頓飯”,他需要學會如何購買食物、分配資金,還需要掌握做菜的很多道工序和多種技巧。四是培養(yǎng)孩子感恩的心,食育告訴孩子的第一點即:食物是有生命的,它們是用生命來供給我們的生命,如此,孩子們會對自然存有敬畏之心,對食物存有感恩之心。五是培養(yǎng)孩子們愛的能力,和大自然親近接觸,對食物有感恩之心,其實就是在傳遞愛的過程,推己及人,孩子們對大自然、對整個社會都會以愛擁抱。
“所以,食育并非是要培養(yǎng)出廚藝高手或營養(yǎng)專家,而是要教會一個人好好生活的能力。”劉璐總結道。
普及食育迫切且重要
正如劉璐所發(fā)現(xiàn)的,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青少年群體中的肥胖問題日益明顯。2017年發(fā)布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顯示,當前我國7歲以上的學齡兒童肥胖人數近3500萬人,而主要大城市7歲以下的肥胖兒童人數更是超過400萬人。
鑒于由兒童青少年肥胖引起的相關疾病越來越多,劉璐指出,“食育的重要性,首先就是普及飲食健康知識,在‘入口’環(huán)節(jié),嚴格篩選健康食物。”
但是,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在快餐和外賣隨時能夠替代家庭飲食的今天,要想在家庭中重拾食育并非易事。
劉璐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人們對古道養(yǎng)生普遍缺乏了解,飲食的“儀式感”也在漸漸淡化。
“媽媽在廚房做飯要主動幫廚、分擔勞動、學習如何做飯;餐桌上要等長輩先動筷子晚輩才能動;把壺嘴對著人是不禮貌的行為;吃飯不能吧唧嘴……”說到傳統(tǒng)文化中的食育,今年33歲的王倩立刻想到小時候家長給予的一系列餐桌上的教育。
但如今的孩子,在家庭中已經很少被要求去遵循吃飯的規(guī)矩。家住北京的劉女士告訴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我雖然從小便給孩子灌輸一些餐桌上的教育,但孩子進入幼兒園后,以前培養(yǎng)起的好習慣很快就在大飯桌上被摒棄了。因為其他孩子都沒有這樣的習慣。”
所以,“對于這方面的教育,不論是幼兒園、學校還是家庭,都是缺失的,家長沒有良好的健康飲食知識基礎,也沒有科學的信息獲取渠道,在教育孩子時,往往會手足無措或出現(xiàn)誤導。”劉璐說道。
呼吁立法 給孩子最實際的保護
如今,針對兒童青少年素質教育的開展正逐漸多元化,食育如何以其獨特性獲得家庭的推崇呢?
“與其他教育的不同之處在于,食育是最貼近生活的教育。”劉璐表示,“每個孩子每天都要接觸食物,孩子對于食物已有一定的基礎認知,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很容易融入食育教育過程中,無論孩子的天分高低,知識深淺,他們都是飽含熱情地接受食育教育。”
作為“食育推動計劃”志愿者,兩年多來,王倩也逐漸領略到食育的魅力。“可以說食育教育才是真正的起跑線和生命質量的風向標。”在她看來,食育教育應該從夫妻結婚那一刻就開始了,因為“小家庭建立的同時,一個家庭的健康起點就開始了。夫妻的飲食習慣直接影響到孩子。而缺乏食育的孩子,在人格、生活習慣、身體素質、對生活的態(tài)度、學習能力等方面都有差異。”
雖然食育教育百般好,但推廣起來也面臨重重阻力。
自2013年以來,“食育推動計劃”在發(fā)起過程中,最大的阻礙在于民眾對食育沒有根本的基礎性認知。
劉璐和團隊根據多年探索總結出經驗,認為在學校進行食育教育是最佳模式。“一種模式是先培養(yǎng)教師,嘗試以傳統(tǒng)的科普教育介入課堂。第二種模式是與供餐公司合作,由供餐公司提供食育老師,在校園內進行科普教育。第三種模式就是‘田園食育’,把短期的郊區(qū)親子游與農場食育相結合,讓孩子們在游玩的過程中快樂地學習。”
然而,在這些過程中,一個現(xiàn)實問題是:如果食育進駐校園教育,誰來承擔這一教育責任?“目前我們的基礎教育體系中,幾乎沒有關于飲食健康或營養(yǎng)學的課程設置,也沒有相應的師資隊伍。”這對劉璐的團隊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
另外,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中,如何良性發(fā)展食育教育,使這一素質教育嵌入到學生成長必備的知識儲備中,也是學校需要重新思考的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王倩最希望的是政府能對食育立法,“日本2005年《食育基本法》出臺后,建立起由政府引導、學校嚴格執(zhí)行、全民共同參與的,有步驟有計劃的推動食育發(fā)展的體制,這對整個日本國民健康水平的保持和提高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果食育能被納入法律范疇,學校相關的教育方針、營養(yǎng)師制度、學校供餐制度等就會逐步完善起來,這些都會給孩子最實際的保護。”王倩表示。(記者:周韻曦 徐陽晨)
轉自:中國婦女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