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用戶網上信息泄密及賬戶被盜刷事件頻發(fā),暴露出各種軟件及背后的互聯網企業(yè)重用戶信息獲取而輕保護的問題。
10月10日,支付寶通過官方微博發(fā)布消息稱,近期支付寶檢測到部分蘋果用戶的ID出現被盜,由此帶來相關ID綁定的支付工具遭到資金損失。支付寶表示,已經多次聯系蘋果公司并推動其盡快定位被盜原因,提升安全防范水平,并徹底解決用戶權益損失的問題。
雖然支付寶聲稱目前蘋果公司回復已在積極解決,安卓手機沒有這個問題,但是,出現ID被盜且造成綁定支付工具資金損失問題,是蘋果單方面解決問題,還是支付寶也進行同步倒查,查清究竟是技術還是其他安全管理環(huán)節(jié)可能存在漏洞,從切實保障用戶資金安全角度出發(fā),可能后一種方式更為妥帖。
蘋果用戶規(guī)模巨大,蘋果方面也應第一時間出臺公告,告知目前可能存在的賬戶安全問題,提醒用戶注意和加強自我保護舉措,而不應選擇所謂“低調”內部處理,這才是對所有用戶負責任的態(tài)度。
這其實也給移動支付人群提了醒。畢竟,無論是你用哪一種型號手機,選擇哪一個支付平臺,采取銀行卡、信用卡綁定等方式,都有可能面臨同樣的問題。移動支付在為人們提供便捷的同時,其安全性仍有待持續(xù)強化。
蘋果用戶ID被盜,其實就是支付賬號被盜,這其中暴露出移動支付多重隱患。第一重隱患就是移動支付平臺化運營,其管理鏈條被拉長,手機品牌、某個應用軟件以及移動支付工具等,都可能存在各種安全漏洞。
有些漏洞是屬于技術層面的,比如BUG或者被黑客攻破。有些漏洞是屬于管理層面的,比如現在各種軟件都要求用戶部分乃至全部開放其個人信息權限,這是為了其大數據戰(zhàn)略所需,但客觀上造成了用戶信息被切割在一個個軟件中,一旦軟件保護力度欠缺,很容易就被不法分子竊取。
因此,近年來用戶網上信息泄密及賬戶被盜刷事件頻發(fā),暴露出各種軟件及背后的互聯網企業(yè)重用戶信息獲取而輕保護的問題。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加以嚴管,就會帶來更為嚴重的后果。
蘋果用戶支付賬號被盜,暴露出的移動支付第二重隱患,來自于支付模式本身的軟肋。如當下流行的小額免密支付,等于完全不設置防范窗口,看似支付更加便捷,商家也樂意于用戶采取這樣的支付模式,從而減少支付程序,但也最容易出現安全問題。
所以,一方面用戶要對免密支付授權加強自我管理,取消過多授權。另一方面,目前微信支付等移動支付主要工具,沒有提供一鍵解除免密支付功能,用戶還必須前往不希望繼續(xù)授權的APP或者網站解除,加重了用戶的負擔,過于冗長的程序理應獲得精簡。各大移動支付工具需要向用戶提供相應選擇權,而不是為了保護自身利益而刻意制造相應壁壘。
最后,用戶也要不斷強化自我保護意識。移動支付的雙刃劍效應要得到更多重視,用戶在享受移動支付便捷的同時,必須明白一個道理,過度的便捷就是省卻了必要的安全防火墻。在當下移動支付平臺安全保障性并不足夠完善的情況下,用戶需要做好自己的賬戶管家,養(yǎng)成定時查看登錄授權和自動扣款服務的習慣,對手機殺毒軟件定期更新,并對手機各個程序加大檢查力度等,都能提高對賬戶的保障程度。(楚天 財經評論人)
轉自:新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