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絲路花雨》是怎樣“煉”成的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1-21





20210121091843602.jpg

  ▲ 《絲路花雨》演出劇照


  一部舞劇誕生了42年,已連續(xù)演出3720余場,走訪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當它第一次出現在世人面前時,就獲得了兩位文學大師的稱贊——沈從文說:“我太激動了,這個演出讓我一夜未睡!”曹禺說:“這次演出就是一次爆炸!”


  絲綢之路、敦煌舞、飛天、反彈琵琶、千手觀音……民族舞劇《絲路花雨》是一部歷久彌新的作品,綻放出史詩般的光芒。最美的它是怎樣“煉”成的?


  記者近日采訪了甘肅省歌舞劇院院長李金江、副院長張沛等“花雨人”,他們引領記者回溯了那個百業(yè)待興、到處充滿蓬勃精神力量的改革開放初期,講述了《絲路花雨》創(chuàng)排的幕后故事。


  一股時代所需的創(chuàng)新精神


  李金江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守正創(chuàng)新,回顧《絲路花雨 》的創(chuàng)作,一個‘新’字,是解鎖‘絲路花雨’的關鍵詞?!薄督z路花雨》誕生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79年并非偶然,而是有著鮮明的時代印記。1977年,樣板戲的創(chuàng)作思路仍然主導著全國的舞臺創(chuàng)作,當時甘肅省歌舞團準備打造一部關于革命烈士題材的作品,但開會時,在場的甘肅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陳舜瑤說:“這樣的主題,全國每個省都在搞,敦煌就在甘肅,為什么不創(chuàng)作一個關于敦煌的作品?”


  立意就這樣產生了?,F在來看這樣的立意十分普通,在當時卻十分大膽、有新意。據1979年版《絲路花雨》編導晏建中介紹,第一稿是寫敦煌,后來經過分析,是先有絲綢之路后才有了敦煌,寫敦煌應該和絲綢之路聯系起來,而且創(chuàng)作團隊明確了一個理念——不能走別人的老路。如編導朱江所說:“我們一定要搞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彼麄兯腥硕枷M麆?chuàng)作“一個最美的舞劇”。


20210121091934628.jpg

  ▲《絲路花雨》演出劇照


  伴隨著《絲路花雨》的創(chuàng)作,一個新的舞種——敦煌舞誕生了。主創(chuàng)人員從敦煌壁畫中提煉一招一式。在訓練的過程中,編導們慢慢發(fā)現了符合這種舞蹈內在變化的韻律,這就是后來他們所總結的“S”型韻律,即扭腰出胯、抬腿、勾腳,呈“S”型造型,而且每一個舞姿不是一個“S”型,而是由多個“S”型組成的豐富曲線。晏建中舉例,跳“反彈琵琶舞”時腳是勾的,演員不習慣,但正是這種“反常”使它出新?!叭绻璧钢杏袕膽蚯锬贸龅墓诺湮鑴幼?,人們能明顯看得出來,就必須把它去掉?!标探ㄖ姓f。


  劇中,除了伊努斯有一些芭蕾動作,竇虎有一些武術動作,英娘的全部動作都是新的。所有編導都對英娘的動作精雕細琢,他們有一個意識——英娘的每一個動作都應是敦煌舞的代表性動作。


  創(chuàng)新貫穿于方方面面。舞劇一開始的亮相尤其要精彩,主創(chuàng)人員用了很長時間思考,最后決定把“飛天”搬上去。


20210121092039405.jpg

  ▲ 印度舞


  一次千年文化的深沉召喚


20210121092123833.png

  ▲《絲路花雨》資料圖片


  在采訪中,記者明顯感受到《絲路花雨》不僅是一次舞劇創(chuàng)作,更像是沉淀千年的文化力量對創(chuàng)作者進行了強烈的召喚和感染。


  說來也巧,就在《絲路花雨》創(chuàng)作之前的幾個月,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學者完成了第一次對敦煌莫高窟舞蹈動作形象的搜集調研。該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員吳曼英將“寶庫”中的舞蹈形象繪成了線描圖?!岸鼗臀璧改敲疵溃瑸槭裁床荒馨阉嵘衔枧_呢?”同為舞蹈研究所研究員的董錫玖向朋友陳舜瑤提出了這一建議。


  常書鴻、段文杰、樊錦詩……《絲路花雨》的創(chuàng)作者總會提及這些敦煌學專家,認為他們的學識給予創(chuàng)作者很大的幫助?!白哌M敦煌,接觸到那里的老師,才知道什么叫做學問。”編導許琪感嘆。“是段文杰老師告訴我們哪個是飛天、哪個是經變圖、哪個是伎樂天?!敝砭帉О步ɑ貞浧甬斈甑那榫埃髀冻鰧@些學者的欽佩。


  最開始,主創(chuàng)人員不知道怎么下手,就每天到洞窟去觀察,聽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學者講相關知識,白天臨摹壁畫,晚上去圖書室查閱資料。樊錦詩曾在一部紀錄片中介紹,《絲路花雨》創(chuàng)作者特別投入,特別好學,“問這問那”。在敦煌學者的帶領和講解下,他們了解了莫高窟一幅幅壁畫里的故事,為壁畫上的舞姿所震撼,迷戀其中的故事,沉浸在敦煌這一文化瑰寶之中。


  而吳曼英的線描圖讓創(chuàng)作者欣喜、激動,幾乎每一個人都對吳曼英的線描圖進行了學習,“憑欄天女”“反彈琵琶”“飛天”壁畫里飄逸、靈動的形象不斷刺激主創(chuàng)人員的神經。他們揣摩、分析,感受這些千年前的舞蹈形象背后的文化力量。


  除了敦煌文化的滋養(yǎng),甘肅武威的攻鼓子、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也都化入舞蹈之中。


  一部用心用情用功打造的精品力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創(chuàng)作時要求:“要引導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質量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用心用情用功抒寫偉大時代,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


  一部經典的誕生,背后經常伴隨著曲折、磨難,《絲路花雨》創(chuàng)作者同樣經受了重重考驗,其誕生過程,正是藝術家深入生活、解放思想、團結拼搏、百折不撓的奮斗歷程。


  創(chuàng)作經歷了兩年時間。最初的劇本起名《敦煌曲》,并投入創(chuàng)排。然而,排著排著竟然進行不下去了。編導們回憶,那一稿仍然擺脫不了階級斗爭的印記,上任不久的甘肅省委宣傳部部長吳堅表示,要從劇本開始重新抓起。


  然而,在創(chuàng)作中仍有反對的聲音,為了避開這些聲音,主創(chuàng)人員到距離蘭州100多公里外的臨夏地區(qū)封閉創(chuàng)作。這部劇是由多位藝術家集體創(chuàng)作的,6個編導相互交流,爭論、反駁,不斷地碰撞、否定、取舍,過程艱苦又折磨?!皠?chuàng)作過程中,一個人講了一個情節(jié),第二個人馬上反駁‘太俗氣了’,這種情況非常多?!?許琪介紹。主創(chuàng)人員甚至差點分裂,要分頭創(chuàng)作不同主題,是吳堅表示:一定要集中力量。


  創(chuàng)作中,吳堅起著定海神針的作用,甚至參與到劇本創(chuàng)作的一些細節(jié)中。陳舜瑤還組織甘肅省的藝術、話劇人才一起參與創(chuàng)作。


20210121092240403.png

 ▲《絲路花雨》資料圖片


  深入一線采風是那時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但敦煌當時的自然條件和生活條件十分惡劣,主創(chuàng)人員于1977年11月第一次赴敦煌的時候,敦煌已經十分寒冷,而且蔬菜缺乏,每頓飯都是水煮白菜。兩年里,編導、作曲及舞美、化裝設計七赴敦煌。


  已故的編導劉少雄當時甚至在夢中驚醒,重復白天的動作,以至于嚇到家人?;b設計楊樹云常常一工作起來就是十幾個小時。


  那時幾個編導在排練室輪番給“英娘”扮演者賀燕云排舞?!皳芜@一角色,既自豪又很有壓力,因為沒有前人可去模仿借鑒。”賀燕云說,練第二場《告別》時跪了不知道有多少次,練《盤上舞》時胳膊腫得抬不起來。正因為這種付出,如1979年版《絲路花雨》助理編導張聚芳所說,“敦煌舞都長到賀燕云的骨子里了。”


20210121092340240.jpg

  ▲《絲路花雨》資料圖片

20210121092542869.jpg

20210121092543890.jpg

  ▲《絲路花雨》演出劇照


  今天,舞臺上的英娘已經傳承到第27位,最年輕的扮演者才18歲。人們看到的《絲路花雨》已經不再是對1979年版的原貌照搬,而是新的演員新的演繹。2008年,《絲路花雨》啟動過一次重要的改版,在保持劇情不變、人物不變、敦煌舞風格不變的前提下,最大改變是音樂采用交響樂的形式。同時舞美做了提升,包括現代燈光設備的運用,演員服飾的重新制作。此后又有2016年版等。一代代劇組主創(chuàng)的不輟努力,是為了延續(xù)“永遠的《絲路花雨》”的生命力,也呼應“一帶一路”倡議,繼續(xù)呼喚世界和平、發(fā)展的時代主題。


  李金江表示,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努力創(chuàng)作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民族的優(yōu)秀作品”的重要指示,與時俱進,推出精品。秉承著老一輩對藝術的極致追求,當代“花雨人”用更加苛求的態(tài)度來對待當下,對舞蹈演員動作的精準把控,對表演情緒的反復斟酌,使敦煌舞在一代代人的演繹下愈發(fā)經典。為了將這張名片擦得更亮,劇院多管齊下,利用“國內外巡演”“敦煌旅游駐場演出”“高雅藝術進校園”等各種機會不遺余力地宣傳,力爭讓敦煌藝術與百姓走得更近,走得更親,走得更遠。


  專家學術點評


  《絲路花雨》在創(chuàng)排之初就實現了舞蹈藝術性的超越,完成全新的舞蹈身體語言塑造,開創(chuàng)了享譽中外的敦煌舞語言體系與身體美學?!督z路花雨》之后舞蹈界出現“古舞新創(chuàng)”藝術創(chuàng)作潮流,敦煌舞成為當代中國古典舞在重建過程中的重要流派,對中國當代舞蹈學科體系、當代舞蹈“中國學派”的建設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督z路花雨》的產生和中國舞蹈歷史研究成果幾乎同步,也是舞蹈研究為舞蹈實踐提供歷史依據和指導的典型范例。作品以其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回應舞蹈創(chuàng)作與研究中亟需持續(xù)深入的問題:歷史與再造、繼承和創(chuàng)新、民族性和世界性、經典的再造與繼承……尤其是古代舞蹈語言的重建問題,為我們提供了難能可貴的成功范例。《絲路花雨》之后的敦煌舞流派,應在此基礎上貫通歷史,融匯中西,產生更多優(yōu)秀之作,擴展其語言譜系,充實當代中國舞蹈語言。

  ——南京藝術學院舞蹈學院舞蹈學系主任、教授 張素琴


 ?。ㄎ?nbsp; 劉茜,圖  甘肅省歌舞劇院)



  轉自:文旅中國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濟南市工信局局長汲佩德:堅定不移實施工業(yè)強市發(fā)展戰(zhàn)略 濟南市工信局局長汲佩德:堅定不移實施工業(yè)強市發(fā)展戰(zhàn)略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