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顏色》:回憶并非重溫往事


來源: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   時間:2018-01-22





  這是一本由四個非虛構(gòu)中篇構(gòu)成的、既寫了人生又寫了內(nèi)心世界的書。
 
  我在讀彭小蓮的這本書時,看到了她寫作的樣子。她一邊莫名地傾聽著黑夜,一邊仔細地追憶往事,她用自己的心和血固定了那些逝去的瞬間。
 
  她的文字是帶有她的生命體征的,還有她的體溫。
 
  她的年紀不能說老,回憶卻是很多很多,而且多為荒誕之感。比如《膠片的溫度》的開頭:“‘寶通路449號’,這個地址寫在小條子上。它像一個撕壞的破紙,貼在我生命的地圖上,竟然歪歪斜斜占據(jù)了很大的面積。寶通路,在閘北區(qū)還是楊浦區(qū)?我至今沒有搞清楚,總之在上海人看來,那里是‘下只角’。從中興路轉(zhuǎn)彎進去以后,有一個垃圾箱,那里的垃圾常常溢滿了翻在街面上,腐爛的臭味飄飄灑灑彌漫在半條街面上;三十多年來,弄堂口上的公共小便池已經(jīng)拆掉了,垃圾桶的位置卻從來沒有移動,它從破鐵皮變成了水泥的,垃圾依然翻在外面,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只是,路的盡頭拆掉了很多舊房子,建起了高樓大廈,很有腔調(diào)。錄音工程師卻說:‘當初剛造好,才4000一個平方,人家讓我買。我才不買呢,這個鬼地方,一輩子都不會升值。’現(xiàn)在,從寶通路轉(zhuǎn)過去的小街上,開了很多雜貨店和小飯店,感覺像是在城鄉(xiāng)交界處,那條小街,我是2016年秋天第一次走去,因為寶通路上的小飯店都拆光了。從1982年分配到上影以后,我就開始往寶通路449號跑,每一次跑去的時候,都是那么興致勃勃,充滿了幸福感;因為片子都是在那里做后期,那里是‘上海電影技術(shù)廠’。我們都管它叫‘洗印廠’,一說‘洗印廠’似乎它的身價高了很多。那是專門沖洗電影膠片、印膠片的地方。其實,兼做后期混錄、完成片的地方!”
 
  生命中有很多秘密,生活中有很多謎。要是你喜歡尋根究底,從每天早上醒過來到每天晚上睡過去,你會為自己在這一天所產(chǎn)生的許多想法和所做出的許多行為感到驚詫不已。而人與人的差別就在于,有的人喜歡尋根究底,有的人則一掠而過。于是,每個人的生命生活也就自然大不相同。而這不相同的地方,那些一掠而過的人則是根本看不到的,也不可能想得到。她很喜歡尋根究底,所以她會這樣寫,所以她會寫這些。
 
  讀著這本書,我不得不承認,隨著年歲的不斷增長,隨著生命的漸漸衰老,我的皮在增厚,毛在變長。雖不敢說是毛深皮厚,但我對于自己的痛苦,當然還有他人的痛苦,敏感度在逐步減弱,有的時候甚至是可謂無動于衷了。
 
  讓過去的過去吧,一切都應(yīng)該向前看。有人總是這樣說。一般來說,這句話,沒有什么不對的,但要看是什么事。
 
  時間可以改變一切。真的嗎?也許吧。
 
  從小就聽人反復這樣說,不能好了瘡疤忘了痛。何況有些瘡真的還沒好,那些疤也還在。
 
  書中的《書齋外的學者》,紀念賈植芳先生的,篇名非常好。一個學者,一輩子,在他生活的不同時期,坐了四次牢,當然是在書齋外了。承蒙賈先生的錯愛,曾經(jīng)贈我《獄里獄外》,那是本值得一看的書。先生的人生告訴我們,人因怯懦而渺小。人不應(yīng)該是這樣!人應(yīng)該是驕傲的、勇敢的,甚至不容許他人白眼相看的。一個人只要有一次受了欺侮不發(fā)火,哪怕就是最小的欺侮,那他也完了。從此,人人都有可能把他踩在腳底下,即使就是一只虱子都可以把他踩扁的。文章的結(jié)尾,她引了賈先生的一段話,我也極喜歡:“回顧一生,自然感慨頗多。不過我并不怎樣后悔,就像俄國作家契訶夫說過的那樣:‘如果再讓我活一次,人們問我:想當官嗎?我說,不想。想發(fā)財嗎?我說,不想。’……我覺得既然生而為人,又是個知書達理的知識分子,畢生的責任和追求,就是努力把‘人’字寫得端正些,尤其是到了和火葬場日近之年,更應(yīng)該用盡吃奶的最后一點力氣,把‘人’的最后一捺畫到應(yīng)該畫的地方去。”
 
  人們經(jīng)常愛忘事,尤其是壞事。壞事,雖不好,卻又忍不住要去做。幸福的事,快樂的事,雖然好,卻又很容易忘記。人們記得的,大多是那些自己親歷的痛苦的事,倒霉的事。幸福的事,要他記,他也記不得。
 
  一年,兩年,三年,四年,五年,十年,一切都已過去,這就是我們的“曾幾何時”?有的時候,我也是很懷疑自己的回憶的:這些回憶真是過去?不,只是我們想起的東西!很多時候,甚至覺得,活著就是為了哀悼,哀悼自己的親人朋友和所有值得敬愛的人。我每天呼吸新鮮空氣,肺卻是很久以前的。我是你的同時代人,但是很老的同時代人。
 
  這本書還使我意識到,回憶并非重溫往事,而是再次睜大眼睛,發(fā)現(xiàn)更多,理解更多?;貞浺卜菫榱诉^去,而是為了面對今日。(周實)

  轉(zhuǎn)自:新華網(wǎng)
 



  版權(quán)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quán)作品,轉(zhuǎn)載時須獲得授權(quán)并注明來源“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的權(quán)力。凡轉(zhuǎn)載文章,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東北大學往事》出版:回望東北大學十八年流亡史

    反映清華大學校史的電影《無問西東》正在熱映,梳理另外一所知名大學東北大學校史的著作《東北大學往事:1931-1949》日前由九州出版社出版。該書由學者張在軍撰寫,回顧了東北大學十八年的流徙歷史,其中不少故事鮮為人知。
    2018-01-18
  • 《勛章記憶》新書在京發(fā)布 9位老兵講述勛章故事

    《勛章記憶》新書在京發(fā)布 9位老兵講述勛章故事

    今天,老兵口述史《勛章記憶》新書發(fā)布會在京舉行。書中選取9位不同年代不同背景下入伍的老兵和他們所獲勛章的故事,用他們的親身實踐講述“愛國主義在不同歷史時期該有著什么樣的擔當與勇氣” 。
    2017-07-29

熱點視頻

總編辣報:賈躍亭真會回國還債嗎? 總編辣報:賈躍亭真會回國還債嗎?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quán)所有: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