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與裴多菲”大師對話舉行 穿越百年尋找“精神共鳴”


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   時間:2023-05-28





  當魯迅“遇見”裴多菲,兩位大文豪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火花”?5月25日,一場跨越百年的“大師對話”在魯迅故鄉(xiāng)浙江紹興舉行,探尋跨時空的文化價值。


  “大師對話:魯迅與裴多菲”中匈文化交流活動由中共紹興市委宣傳部指導,魯迅文化基金會、紹興文理學院和北京語言大學魯迅與世界文化研究院共同主辦,這是繼“魯迅與雨果”“魯迅與托爾斯泰”“魯迅與泰戈爾”“魯迅與夏目漱石”“魯迅與但丁”“魯迅與海涅”和“魯迅與安徒生”等“大師對話”文化交流活動之后,迎來的第10場“魯迅與世界文豪:跨時空對話”活動。


  在中國和匈牙利,魯迅與裴多菲都是享譽世界的著名作家,雖然出生在不同國度,兩人卻有許多共通之處:既是文學家,又是本國的民族英雄。


  在魯迅長孫、魯迅文化基金會會長周令飛看來,魯迅早已將裴多菲看成是“心靈相通的知己”。


  周令飛表示,在文學藝術上,魯迅是把裴多菲著作“介紹”到中國國內(nèi)最早的人,他寫過裴多菲傳記,譯過他的7首詩,在文章中多處引用裴多菲的話,稱他為“詩人和英雄”,而終其魯迅一生,他翻譯的外國詩人作品只有裴多菲一人。


  匈牙利駐華大使館文化官員、李斯特中心-匈牙利文化中心北京副院長郝璐璐認為,裴多菲用詩歌喚醒匈牙利人的熱血,為祖國獨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的詩歌和事跡深深影響著每一位匈牙利人,魯迅先生在留學期間遇到了德文譯本的裴多菲詩集,那些激昂的文字、熱切的愛國之心讓當時的魯迅感慨非常,在那之后,魯迅開始支持推動將裴多菲的詩歌譯成中文,介紹給中國人民,兩位文學巨匠就這樣在中國的土地上連在了一起。


  “魯迅是裴多菲的忠實讀者和精神傳揚者?!闭缃B興文理學院中文系主任卓光平所說,在中國和匈牙利文化交流史上,魯迅先生貢獻極大,他一生對裴多菲著作進行了近30年的閱讀、介紹、翻譯和傳播。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首裴多菲的詩作曾經(jīng)激勵了無數(shù)熱血青年,為爭取自由和美好生活而斗爭。在中國人民尤其是廣大青年的心目中,裴多菲不是一個描寫風花雪月的詩人,他的理想和情懷,始終行走在貼近人民的大道上。


  裴多菲的愛國主義,同樣深深影響著魯迅。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王錫榮說,裴多菲26歲就為國捐軀,而魯迅讀到裴多菲著作的年齡,也是20多歲,也正是滿懷一腔熱血,準備為祖國而戰(zhàn)的心境。


  他發(fā)現(xiàn),在魯迅心中,有獨特的“戰(zhàn)士”觀。特別是“精神界戰(zhàn)士”,是魯迅一生都十分重視的社會力量,也十分珍視其價值,這一切的來源,就是受到包括裴多菲在內(nèi)的“摩羅詩人”的影響。


  “魯迅與裴多菲之間還有著跨越時空的精神共鳴?!弊抗馄秸J為,從青年直到晚年,魯迅都對裴多菲懷有很深的感情,這在魯迅的一生中是不多見的。魯迅贊賞裴多菲的詩歌,更推崇他寧死不屈的斗爭精神。


  同時,卓光平也發(fā)現(xiàn),裴多菲等“摩羅詩人”的思想精神極大地激發(fā)了青年魯迅的心靈,作為“摩羅詩人”的裴多菲,早已作為“精神界戰(zhàn)士”,入駐了魯迅的“心靈”中,這也使他新文化運動之后,走上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之后,他散文詩《希望》的創(chuàng)作,就深受裴多菲思想的影響。


  在交流中,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教授李先國關注的是裴多菲詩歌的文學藝術造詣,特別是反復修辭技巧的使用。


  李先國說,作為裴多菲的中國“介紹人”,魯迅不僅肯定裴多菲著作的文學形式與技巧,更是肯定其作品通過這些修辭所表達的內(nèi)核,所謂“聆熱誠之聲而頓覺”“同懷熱誠而互契”。


  讓周令飛感到振奮的是,在一個多世紀后,還能繼續(xù)用祖父的文學思想和不朽精神,與裴多菲進行超越時空的文學對話和思想交流,實在很難得。


  周令飛希望,魯迅與各國文豪的“大師對話”活動已舉辦過9屆。通過文豪間的“對話”,可以呈現(xiàn)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文化理想,探索終極性的文化價值,從而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展現(xiàn)人類文化的普遍性價值。


  轉(zhuǎn)自:中國新聞網(wǎng)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zhuǎn)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zhuǎn)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微信公眾號

版權所有: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