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失海外文物如何回家?買?要?搶?


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6-02





  伯遠帖、五牛圖、圓明園獸首銅像、圓明園青銅虎鎣、曾伯克父青銅組器……這些如今收藏在博物館中的珍貴文物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它們都是從海外回流的中國文物。


  中國是文化遺產大國,歷史上通過正常貿易和對外交往出境的文物數(shù)量巨大;近代以來,大量文物因為戰(zhàn)爭劫掠、盜竊盜掘等原因流失海外。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流散海外的中國文物回歸,文物回流這一話題也屢屢引發(fā)關注。


  記者獲悉,在今年的兩會上,就有政協(xié)委員帶來了相關提案。


  文物是如何回流的?


  2019年,600余件回流文物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這些曾經流散海外的中國文物是如何回流的?


  促進文物回流的方式包括執(zhí)法合作、司法訴訟、協(xié)商捐贈、搶救征集等方式。


  其中,去年回國的曾伯克父青銅組器,是中國近年來在國際文物市場成功制止非法交易、實施跨國追索的價值最高的一批回歸文物。


  2019年3月,疑似中國流失文物曾伯克父青銅組器現(xiàn)身東京文物拍賣市場,引發(fā)關注。


  經過文物部門和公安機關多方施加壓力,文物持有人同意將該組青銅器上繳國家并配合公安機關調查。當年8月,國家文物局、公安部派出的聯(lián)合工作組,在中國駐日本使館完成曾伯克父青銅組器實物鑒定與接收工作。此后,8月23日國家文物局攜運文物星夜抵京,8月24日凌晨安全入庫。文物持有人周某于8月23日隨公安機關工作組一同回國配合調查。


  而已回流的七尊圓明園獸首銅像則經歷各自不同的回歸路徑。其中,牛首、虎首、猴首由國企競拍,馬首、豬首為華商何鴻燊捐贈,鼠首、兔首則是外國友人返還。


  現(xiàn)行文物回流政策如何?


  記者同時注意到,在促進文物回流方面,國家相關部門近年也推出多項政策措施,積極引導并鼓勵大量通過正常貿易等途徑出境的海外文物回流。


  2009年,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共同制定《國有公益性收藏單位進口藏品免稅暫行規(guī)定》,規(guī)定國有公益性收藏單位以從事永久收藏、展示和研究等公益性活動為目的,接受捐贈、歸還、追索和購買等方式進口的藏品,免征進口環(huán)節(jié)稅。


  此后,國家文物局積極配合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文化和旅游部,制定公布了兩批共212家國有公益性收藏單位免稅名單,基本覆蓋全部省級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


  此外,近年來國家也曾數(shù)次下調文物進口環(huán)節(jié)稅率。但同時,民間也不斷有聲音希望對回流文物免稅。


  全國政協(xié)委員萬捷今年針對文物回流問題帶來提案。他明確表示,回流文物作為歷史上因各種遭遇而流散海外的中國文化遺產,本質上是“失物回歸”,不應征稅;此外,促進海外文物回流,擴大文物市場供給,也可以激活文物市場。他建議,對原產于中國的文物藝術品予以零稅率,鼓勵流失海外的文物“早日回家”。


  門檻能否降低?


  事實上,萬捷的提案并非一個新的話題,甚至于類似的建議在近年的兩會期間已一再出現(xiàn)。


  萬捷本人多年關注文化領域,此前幾年也曾提交類似的提案。去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李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提出了希望對回流文物免稅的建議。


  李偉認為,“面對如此巨量、流散原因各有不同的文物,僅依靠我國政府依據國際公約進行追索是遠遠不夠的。在我國收藏群體不斷壯大的當下,應當通過發(fā)展國內拍賣市場,通過民間收藏吸引文物回流?!?/p>


  有業(yè)內人士向記者證實,目前文物回流的一大“門檻”便是稅收。


  萬捷也指出,雖然近年隨著國家整體稅收政策改革,關稅、進口環(huán)節(jié)增值稅、行郵稅等均有不同程度減少,但是在進口環(huán)節(jié)增值稅和行郵稅上,回流文物仍與進口商品同等征稅。


  其中,當文物以行郵形式進境時,如數(shù)量超出自用范圍或價值超過8000元人民幣則須按《進境物品進口稅稅率表》規(guī)定繳納20%的進口稅;當文物以貨物形式進口時,除按照最新2018年5月31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印發(fā)的《關于降低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18〕4號)》繳納1-6%不等的關稅外,還須繳納13%的進口環(huán)節(jié)增值稅。


  他認為,近十余年來,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尤其是拍賣市場的發(fā)展為中國流散文物的回流開辟了新渠道。然而,這些中國失(散)的文物藝術品,在進口(境)時卻未被區(qū)分,均被視同為“外國商品”,同等納稅。


  “這些提案如能通過,則可通過減免文物藝術品進口(境)稅收。這從表面上看,國家在進口(境)環(huán)節(jié)上減少了一些稅收,但實際上將吸引大量回流文物,擴大文物供給,活躍文物市場,提升國內的文物交易量,促進社會就業(yè),促進文博產業(yè)發(fā)展,增加國內稅收收入?!?/p>


  不理性的言論對文物回流無濟于事


  但對海外回流文物免稅是否會造成交易不規(guī)范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萬捷覺得,免稅政策還是“利大于弊”?!爱斍?,拍賣是文物藝術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并且已具備一套政府監(jiān)管、行業(yè)監(jiān)督和企業(yè)自律的管理體系。”


  他同時在提案中建議,“回流文物”的具體認定工作由國家文物局文物進出境審核機構負責?!拔蚁嘈胖灰芯唧w、細致的政策,并不打折扣地去落實,會最大程度上起到防患未然的作用。”


  萬捷告訴記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追索文物,不是僅憑法律手段就能解決的,解開這三尺冰凍,也非一日之暖,還要有持久戰(zhàn)的準備,需要多種手段并用?!鞍ㄕ?、外交、行政、道德輿論譴責、協(xié)商溝通,以及經濟補償方式收回等等,同時也不放棄利用任何手段和機會。”


  他也了解互聯(lián)網上一些針對回流文物的聲音。萬捷坦言,大家應該理性看待文物回流,不要發(fā)出“直接搶回來”這樣不理性的言論,“這對文物回流事業(yè)是無濟于事的”。


  記者注意到,國家文物局網站去年已公布《國家文物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3820號建議的答復》,披露了國家文物局經商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答復全國人大代表李偉提出的《關于對個人攜帶回流文物入境減免相關稅費的建議》的具體內容。


  其中明確,下一步將適時爭取進一步降低文物進口環(huán)節(jié)稅率。“繼續(xù)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協(xié)調,爭取進一步推動降低100年以內文物關稅,并適時推動降低文物進口環(huán)節(jié)行郵稅與增值稅率?!?/p>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清明祭||梁學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學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