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品牌皮鞋,歐洲比國內便宜近一半;一杯星巴克咖啡,北京要比美國貴75%……近年來,走出國門的消費者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國內要下決心才舍得買的商品,在海外可以便宜這么多。為什么大量國外品牌商品,一入中國門就“身價”倍漲?洋品牌國內“高身價”能高多久(11月7日《新聞晚報》)?
國內洋品牌價格比國外貴,由來已久,這也是國內消費者熱衷于赴境外砸錢掃貨的主要原因。事實上,2011年國人在海外購買洋品牌消費3000億元,并讓我國連續(xù)幾年保持著“奢侈品境外消費全球第一”的桂冠,盡管這個榮譽并不光彩。值得注意的是,有關部門年年都在喊要控制奢侈品消費外流,但國人境外洋品牌消費額卻是越控越高。此前,商務部表示,要采取降低進口關稅的手段,遏制奢侈品消費外流現(xiàn)象,但只聽“打雷”,不見“下雨”。
不可否認,降低進口關稅,通過稅收政策的調節(jié)作用,消除國內外消費的價格差異,是最直接的應對之策。然而,僅憑降低進口關稅這一種招式,顯得勢單力薄,難成大器。因此,若想把海外洋品牌巨額消費拉回國內,尚須多打組合拳。
首先,在調整關稅的同時,應有配套措施快速跟進。比如,細化關稅與部分商品的減免稅政策。目前進口關稅一般是在15%至25%之間,而且還需海關檢測、進店檢測等環(huán)節(jié),銷售過程中還有增值稅、營業(yè)稅、消費稅等,這使得國內洋品牌的價格一般會比原產(chǎn)地高出至少三分之一。因此,調整政策降低洋品牌稅率,可以將大部分消費力留在國內實現(xiàn)。更何況關稅和特別消費稅稅率下降或免稅,不僅有利于增加進口,減少貿(mào)易順差,還可以擴大國內消費,帶動高端產(chǎn)業(yè)的整體發(fā)展。
同時,應正確引導奢侈品消費,培植正確的奢侈品消費文化。中國奢侈品消費不是單取決于年齡和收入,而是取決于消費心理。特別是,中國人消費奢侈品的根基在于消費文化,而不是產(chǎn)品本身。在中國,更多的奢侈品是用于送禮和社交,其最大的市場消費力就來自于社交心理,這恰恰也讓很多人在境外購物和在境內購物有著不同的消費心理。
更重要的是,打造民族奢侈品品牌,這是遏制消費力外流的根本之策。中國作為世界制造大國,缺少自己的奢侈品品牌,令人尷尬。而缺少奢侈品品牌的大國,卻成為全球奢侈品消費第一大國,這種反差是對中國民族產(chǎn)業(yè)的極大諷刺。國內奢侈品牌的奇缺,也正是奢侈品牌消費外流的癥結所在。因此,要傾力打造民族奢侈品品牌,逐步實現(xiàn)制造大國向品牌大國的質變,增強國產(chǎn)品牌的吸引力與公信力,讓國人“近水樓臺先得月”,不再去舍近求遠,在家里盡情購買和消費國產(chǎn)奢侈品。(張西流)
來源:中國商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