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隨著A股市場不斷調整,不少民營控股上市公司實控人發(fā)生變化,其中,國有資本入主民營企業(yè)受到市場特別關注。來自數據寶統計顯示,年內有96家民營上市公司實控人發(fā)生變更,8家公司實控人變更為國資背景。
國有資本接盤民營上市公司,離不開國企改革的大環(huán)境,國資頻頻向民企伸出援手,是國企混合制改革的新思路;另一方面,這也與從中央到地方民企紓困政策密集落地不無關系,股市質押潮下,一些民營上市公司難以為繼,在此情勢下,救民企于水深火熱之中,成了國資的應時之舉,既是救助義務也是市場機會。
有人說,國資接盤民營上市公司是一種抄底的資本運作,其實,國企也不是慈善機構,與民企一樣,國企也是市場主體,也要按市場游戲規(guī)則運作。在筆者看來,國資“看中”民企,戰(zhàn)略價值投資或大于短期抄底沖動。
從國資實際接盤的情況來看也是如此,如深圳市規(guī)定,被“馳援”民營上市公司具體對象由深圳高新投、鯤鵬基金等管理機構按照市場機制和專業(yè)判斷自行遴選,但需要滿足以下條件:第一,必須是在深圳市工商登記注冊的實體經濟領域優(yōu)質A股上市公司,包括高新技術企業(yè)以及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優(yōu)勢傳統產業(yè)和現代供應鏈等領域的上市公司;第二,上市公司應生產經營狀況良好,具有較好發(fā)展前景;第三,實際控制人無重大違法違規(guī)和重大失信記錄。
當然,從時機來看,眼下A股市場以及個股股價表現都不佳,國資此時進場或出手買殼,或通過股權轉讓參股,或取得控制權,有利于其以較低資金成本收購到優(yōu)質上市公司。在獲得民營上市公司控制權后,日后國企可將民企作為資本運作平臺,把旗下優(yōu)質資產證券化,并為國企對上下游產業(yè)進行延伸提供資本支持。
然而,接盤容易整合難,畢竟民營企業(yè)的決策機制、市場運作乃至企業(yè)文化等與國資特質不一樣。比如民企對短期利潤很看重,有一種江湖習氣,而國資注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可從長計議,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
事實上,民營上市公司實控人換成國資金粉之身,也不是立竿見影、馬到成功的。國資把民營上市公司攬入懷中,日后究竟是燙手的山芋還是下蛋的母雞,還要看國資與民企的融合程度,特別是機制整合任重道遠??傮w而言,國資與民營上市公司優(yōu)勢互補,相得益彰,融合共贏的趨勢不可阻擋。
轉自:新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