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引擎推動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


時間:2014-07-18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國作為一個“巨型國家”的“社會結構性”轉型,是21世紀人類文明史上有著全球性影響的重大事件。對中國轉型過程眾多領域中的“海量信息”或“大數據”的正確解讀,不僅對于中國國家治理能力的提高,實現社會的平穩(wěn)轉型產生決定性影響;而且也必將對“世界的合理化”程度和人類文明的進程與走向產生決定性影響。無論你愿意還是不愿意,現代人、組織、國家都處于信息海洋的包圍之中,如何在規(guī)模巨大的信息流中快速獲取對公共決策有用的信息,使信息分析成為公共決策過程中的基本技術工具,百度“大數據引擎”作為國內首家擁有并管理大數據的網絡平臺,將會在全球化信息化時代的“國家治理”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對國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建立一個責任型、法制型、服務型和公開透明的政府產生積極影響。

  從全球的視野來看,“近年來影響深遠的驚人的技術發(fā)展,即人們所說的‘信息革命’,似乎預示著會出現一種極為不同的社會類型,并且很可能造成一些不同的社會和政治問題?!笔聦嵣希@種狀況在全球范圍內已經發(fā)生,并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造成了重要影響。在我國社會主義改革與發(fā)展的新時期新階段,中國的國家治理水平的提升面臨著國際國內兩個方面的困難,這極大地增加了中國社會轉型的艱巨性和復雜性。眾所周知,國際方面主要是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沖擊,使中國成為開放世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面對國家間權力重組和“利益再平衡”及“價值沖擊”的全新課題,也必須應對全球化和信息化所帶來的國內現實的重大變化;國內則主要涉及傳統(tǒng)習慣、文化觀念、道德和政治價值、經濟結構、社會結構、權力關系的變遷所帶來的新的“改革課題”。這兩個方面的課題對中國國家未來的“國家治理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考驗,即在一個“不確定性”的世界和時代,給國家一個“確定性”的未來。

  百度大數據引擎,包括開放云、數據工廠、百度大腦三大組件在內的核心大數據能力開放,通過大數據引擎向外界提供大數據存儲、分析及挖掘的技術能力,這也是全球首個開放的大數據引擎??梢钥隙?,“海量數據存儲、關聯、分析是大數據時代的關鍵”。如何利用好百度的大數據引擎平臺,廣泛收集、分析、判斷、了解民情民意,正確理解和解讀民眾的愿望和訴求,有針對性地提出應對策略和制定符合實際的公共政策,積極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工具為國家“決策”和“治理”服務,對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來說是挑戰(zhàn)更是機遇。

  同時,百度推出的大數據引擎,如果利用的好,還可以利用數字說話,讓世界更好的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增強中國的話語權,提高中國的軟實力。我們知道,對當代中國“發(fā)展文本”復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的解讀是國外學術界和輿論界的時髦話題,惟其如此,對中國發(fā)展現實的深度觀察、研究、認知、分析、判斷才五花八門,莫衷一是,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中國從100多年前的“邊緣國家”向“中心國家”的挺進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自己用可靠的“數字說話”,無疑會消解一些人對中國的“誤讀”,加快中國與世界相互融合的速度,這將對全球化時代的“社會主義發(fā)展模式”的形成和正確解讀產生重大影響。也會對讓世界更好的理解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戰(zhàn)略方針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戰(zhàn)略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

  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國家治理目標,在“全球化”的當代世界是一個國家治理能力或水平的重要表征?!叭蚧粌H僅是大規(guī)模體系的產生,還是社會體驗的本土化以及個人環(huán)境的轉變”。全球化使我們面臨著一個全新的、紛繁復雜的“現實”,這就要求我們的國家與社會治理方式也必須發(fā)生改變,“數據分析”無疑會成為國家治理的一個有效手段和工具,能不能利用好這一技術工具,既是國家間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也是能否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標準。

  由開放云、數據工廠、百度大腦構成的“百度大數據引擎”,將大數據存儲、分析和智能化處理等一整套核心能力通過平臺化、接口化的方式對外開放,將會在政府的國家和社會治理過程中,在線使用百度的大數據架構,通過處理機構和政府自身積累的大數據,適時全面掌握和了解經濟社會發(fā)展動態(tài)、民情民意趨向提供便利,特別是百度能夠利用自己的“大數據引擎”優(yōu)勢,設計“輿論景氣指數”,為正確的公共決策提供基礎依據,從而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裝上全新的動力引擎。(作者:竹立家,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

來源:中國新聞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