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生存 不應依賴公車采購


作者:李秋    時間:2014-06-12





  近日,習近平主席在視察上汽集團時,直白地挑明了政府支撐中國汽車品牌的決心,“中央已經(jīng)決定,公務車都要用國產(chǎn)車,這對自主品牌汽車是個機會,大家一定要努力。”

  從2013年9月起,自主品牌市場份額甚至連續(xù)負增長,“自主危機”論此起彼伏。在自主品牌四面楚歌之際,國內(nèi)公車市場改革為自主企業(yè)指了一條明路,這條路被自主企業(yè)尤其是自主集團視為快速塑造品牌、提振銷量的捷徑。

  目前,國內(nèi)公務車市場格局是北舉紅旗,南坐傳祺,東西北汽紳寶、長安睿騁左右突進,中間是上汽榮威在攻城略地。

  雖然公務車采購對自主品牌是一大利好,但是銷量要在短期內(nèi)有很大變化還是比較困難,而且自主品牌生存也不能完全依賴政府公務車采購,伴隨汽車市場的成熟,公務用車對于市場的影響力和引導作用大幅減弱。通過公務車市場完成品牌積淀之后,私人消費領域才是我國車企自主品牌的真正戰(zhàn)場。

  自主公務車挑大梁

  十八大以后,被政策所催熱,自主品牌汽車在政府采購市場里的邊緣化地位正在扭轉,公車自主化的步伐正在加快。而軍用紅旗轎車交付使用等消息,證明了公車自主化政策正在得到逐步落實。

  近日,首批千余輛軍用紅旗H7轎車交付部隊使用,這是繼廣汽傳祺和一汽奔騰轎車之后,又一列入軍隊公務用車的國產(chǎn)自主品牌轎車,這也標志著軍用公務用車訂購全面實現(xiàn)國產(chǎn)化,懸掛白色軍牌的“合資車”,將逐步退出軍隊公務用車的歷史舞臺。這個消息讓不少自主品牌車企備感鼓舞,將其視為公車采購自主化的新起點。而5月24日習近平主席在上汽集團進行考察并試乘榮威950轎車,更被視為國家領導人力挺自主品牌汽車的表現(xiàn)。

  從政府到軍隊,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產(chǎn)品進入了政府公務車采購清單。公車優(yōu)先用國產(chǎn),這是一種明確導向。

  其實,每一個國家只要條件允許,公務車市場都是自主品牌的天下。美國、法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公務車市場,全都是本國的汽車品牌在擔大梁。從這一點上說,中國公務車市場自主品牌的崛起是再正常不過,同時也是遲早的事情。

  上汽、一汽、廣汽等國內(nèi)大型汽車集團蜂擁而至,國內(nèi)公務車市場能夠喂飽它們嗎?現(xiàn)實情況是,公務車市場在整個汽車市場中占比不到5%,分攤到各個品牌,對銷量增長的影響幾乎難以察覺。即便如此,大家對這一市場依然趨之若鶩,原因在于公務車市場對私人市場的示范作用。

  官車影響力減弱

  “奧迪是官車”,這一印象在中國老百姓印象中根深蒂固。但是奧迪某位高管卻表示:“其實,公務用車在奧迪總體銷量中所占的比例真的沒有想像中高,但是大家的印象改不了?!?/p>

  奧迪幾乎成了中國政府公用車的代名詞,“官車”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奧迪在國內(nèi)的初期銷量,從其技術、價位以及在中國的形象培育和定位,都成為奧迪在中國市場最好的切入口。十幾年來奧迪轎車穩(wěn)坐高端公務車市場銷量寶座這一事實,在給奧迪品牌自身宣傳帶來正能量的同時,對銷量也有很大的幫助。

  然而,“在公務車市場,不可能再出現(xiàn)一個奧迪A6?!敝袊嚬I(yè)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對記者表示,伴隨汽車市場的成熟,公務用車對于市場的影響力和引導作用大幅減弱。通過公務車市場完成品牌積淀之后,私人消費領域才是我國車企自主品牌的真正戰(zhàn)場。

  董揚在分析公務車采購時表示:“公務車采購只占汽車銷量的2%左右,這一市場的容量很小,加之被多品牌分食,不可能在實際銷量上給企業(yè)帶來重要影響?!边@一點,自主車企也表示認同。

  要的是示范作用

  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曾直言不諱:“中央以及地方政府都在引導公務車采購自主品牌汽車,這對自主品牌是一大利好,但是銷量要在短期內(nèi)有很大變化還是比較困難,這也是一個爬坡過程?!睆V汽乘用車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吳松坦承,公務車采購在整體市場比例中比重并不高,但就其宣傳和示范效應來說,卻是不可小覷的。就一個國家而言,政府帶頭坐自主研發(fā)的汽車就是一種消費的宣傳引導。

  對此,全國汽車乘用車信息聯(lián)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公務車市場對自主品牌的利好作用不會在短期內(nèi)直觀地體現(xiàn)在銷量上,其最大的示范作用在于,對品牌力相對羸弱的自主品牌而言,進入公務車市場相當于其品牌、產(chǎn)品、質(zhì)量都得到了最直接的‘官方’認可。在自主品牌整體形勢每況愈下的現(xiàn)在,這種認可更加重要。”

  公務車市場完成品牌積淀之后,私人消費領域才是我國車企自主品牌的真正戰(zhàn)場。今年,這一趨勢更加明顯。

來源:中國商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微信公眾號

版權所有: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