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對待“全球第一貿易國”


作者:孫韶華    時間:2014-01-16





  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我國對外貿易規(guī)模再度邁上新臺階:海關總署10日發(fā)布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進出口總值25.83萬億人民幣折合4.16萬億美元,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關口。

  雖然美國全年外貿數據仍未公布,但是在2013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已經超過美國公布的1920億美元,同比增長速度也高出美國7個百分點。美國9日最新發(fā)布的11月份數據顯示,到11月份為止,美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長速度還不到1%。據此推算,2013年我國超過美國首次位列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國已經基本成定局。

  這意味著,美國穩(wěn)坐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交椅”達半個多世紀之后,被中國所取代。

  坐上第一的位子固然值得彈冠相慶,但是,在這樣的“里程碑”時刻,更需要冷靜自省。

  應該看到,2013年的貿易量需要考慮到我國外貿數據存在的偶發(fā)性和特殊性:在前四個月里,對歐美貿易保持低位的同時,對港貿易卻居高不下。由此,在人民幣匯率連續(xù)創(chuàng)下新高的背景下,超預期的出口數據中可能包含了熱錢借貿易渠道涌入國內的特殊因素。

  從貿易的成色上看,貿易大國并非貿易強國,貿易數量第一也并非貿易質量第一。從目前來看,無論是貿易主體,還是出口產品結構,雖然在中國都得到很大改善,但和美國等貿易強國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從貿易主體來看,雖然民營企業(yè)所占比重提升,對外資依賴減輕,但外資企業(yè)進出口占比依然高達46.1%,中國本土企業(yè)規(guī)模偏小,規(guī)模效益較低,仍未能完全擺脫在低利潤勞動密集型產業(yè)上惡性競爭的循環(huán);從出口產品結構來看,雖然機電產品出口比重逐年上升,2013年占出口總值比重已達57.3%,但我國出口產品中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少、低端產品多的現狀并未改變,在技術含量較高的商品領域,我國依然處于凈進口國地位。

  更為關鍵的是,相比起貨物貿易的體量,資本密集度更高、創(chuàng)造就業(yè)效應更明顯的服務貿易在我國卻成為“短板”,與發(fā)達國家相比不僅有差距,而且差距很大。有這樣一組數據,2012年我國貨物貿易占全球比重已經達到11%,而服務貿易僅占5.6%。2013年我國貨物貿易總額4.16萬億美元,而服務貿易預計只有5200億美元左右,只占貨物貿易的1/8。貨物貿易保持較大規(guī)模順差的同時,服務貿易一直保持不小的逆差規(guī)模,2013年預計逆差1100億美元左右。此外,從服務貿易本身來看,一直以來,我國服務貿易中占比重較大的還是傳統(tǒng)服務業(yè),僅旅游和運輸兩項占比就高達56%。

  再回顧2013年全年的貿易環(huán)境,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針對中國的反傾銷、反補貼等調查不斷,劍拔弩張的中歐光伏戰(zhàn)給國內其他產能過剩的產業(yè)也敲響了警鐘。在這樣的情況下,以數量取勝的貿易方式只會使貿易摩擦愈演愈烈。對于中國來說,從以“量”取勝到以“質”取勝,已經是必然選擇。

  要成為真正的世界貿易強國,除了產品占據世界市場相當份額之外,還需要有在全球具有影響力的自主品牌產品和知名企業(yè),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chuàng)新體系并掌握核心技術,還要有具有代表未來產業(yè)發(fā)展方向的新興綠色產業(yè)。當然,這確實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也需要一個與之匹配的環(huán)境,如勞動力素質、管理經驗等,而這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孫韶華)

來源:《經濟參考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