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村新生記——透視吉林省脫貧攻堅龍泉實踐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6-13





  一灣清泉,從安圖縣西部一隅蜿蜒而下,龍泉村因泉得名。


  稻田里,遠程檢測器將溫度等數據實時傳入電腦,農民種田由“靠經驗”轉向“靠數據”。


  醫(yī)務站,隔著熒屏,村民靠一臺電視機,向千里之外的專家問診,足不出村便能買藥問病。


  車間里,半自動化的鏊子前,農閑的婦女正忙著制作煎餅,僅僅開工的前兩個月,村集體經濟收入翻了數倍以上。


  這是龍泉村的涅槃,更是吉林省脫貧攻堅工作的生動寫照。


  扶貧背后有“學問”


  龍泉村位于延邊州安圖縣明月鎮(zhèn)西11公里處,農民窮,環(huán)境臟,村集體經濟收入年不足5萬元,曾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上訪村。


  2017年8月,54歲的中央政策研究室辦公室副巡視員王平堂來到對口幫扶點龍泉村任駐村第一書記。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精準來自深入地調查研究!”


  王平堂深諳此道,上任第一件事便是深入村子,與村民一同下地、一同勞動,把村民的大事小情當作緊要事情處理,很快,村里的基本情況便摸清楚了。


  面對村里污水橫流、垃圾遍地,村民家院子雜亂無章、室內灶臺無處下手的現狀,王平堂找到了病根。“生活環(huán)境臟亂差,說到底是村民脫貧精氣神兒不足。”于是,改善村容村貌成為王平堂駐村幫扶的第一項任務。


  以身作則除病根!王平堂堅持每天早起清掃村內道路,一掃便是3個月。漸漸地,黨員干部、村民們陸續(xù)加入到清掃村路的隊伍中來。王平堂感覺時機已經成熟,便組織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在全村實行門前“三包”制,每天組織人員檢查衛(wèi)生,定期通報,并向評選出的“干凈人家”授流動紅旗和米、面等生活用品作為獎勵。


  昔日臟亂差的龍泉村的面貌煥然一新了。


  “村莊脫貧,最重要的是選好項目搞好產業(yè)。產業(yè)源于村子的本地優(yōu)勢!”


  王平堂在調研中發(fā)現,龍泉村依山靠水,生態(tài)環(huán)境好,卻因土地零散效益低,出現撂荒現象。王平堂把流轉土地規(guī)模經營、打造生態(tài)農場擬定為扶貧規(guī)劃項目;在龍泉村,每一個婦女都精通制作大煎餅的手藝,于是煎餅產業(yè)被擬定為又一個重要扶貧規(guī)劃項目;村口,那棵300年的老樹以及那口老井,在王平堂眼里成為鄉(xiāng)村旅游的看點,被劃為龍泉村致富的途徑之一。


  渴望致富的龍泉村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一些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陸續(xù)返鄉(xiāng)。慵懶、抱怨、不斷上訪的習慣在村子里消失,“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沖勁兒,彌漫著整個龍泉村。


  “造血”功能與“智能化”生活


  “脫貧攻堅,既要懂戰(zhàn)略,還得彎下腰,更得有定力!”


  王平堂從不打無準備的仗,更不打無把握的仗!選定扶貧項目后,王平堂先從政策、市場等多方面進行評估及戰(zhàn)略布局,同時,著手解決資金的問題。


  爭取資金并不容易,王平堂先后奔赴北京、延吉、青島、壽光等地,從陽光保險集團、天安人壽等公司籌集資金520余萬元,建成25個有機韭菜大棚、一座670平方米的煎餅加工廠以及8公頃生態(tài)大米農場。


  貧困村有了“造血”功能,曾經負債4萬余元的龍泉村村集體經濟一年內突破20萬元。


  在王平堂的帶領下,經過全村人的共同努力,龍泉村的道路平坦了,路燈明亮了,村部重建了。如今,全村免費覆蓋了WiFi,大山里的村民過上了智能化的生活。


  村外,是生態(tài)農場質量可追溯體系,稻田里水稻長勢、病蟲害防治都可形成圖像遠程接受農業(yè)專家指導。


  村口,是人臉識別系統(tǒng),發(fā)現不明身份人員進村,系統(tǒng)即刻報警。


  村民李大爺告訴記者,5月份,他在醫(yī)務站接受知名醫(yī)生和專家的會診,多年的“怪病”找到了病根……李大爺還弄不明白什么叫互聯網在線視頻問診,但其中的便捷和實惠,卻真切體會到了。


  持續(xù)發(fā)展看“潛力”


  8月,王平堂第一書記的任期將滿。離村歸京之前,王平堂顯得更加忙碌。


  面對村民的不舍和挽留,王平堂說:“龍泉村的發(fā)展,不能依靠一個人或幾個人,而要靠它的內生動力,龍泉村已經具備了持續(xù)發(fā)展的潛力!”


  潛力在產業(yè)中彰顯。


  通過一年多的推廣,原本并不起眼的大煎餅,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有了穩(wěn)定的銷路,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響力。670平方米的煎餅生產車間,日產達2000斤,年收入50萬元以上,不僅能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還能解決村里近30人的就業(yè)。以水稻生產為主的龍泉生態(tài)農場高效運營,已與保險公司等企業(yè)形成戰(zhàn)略合作,大米銷售價格可達每斤20元左右。


  潛力在村風村貌中呈現。


  從2017年8月到現在,短短兩年時間,龍泉村村民的精神面貌和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婦女農閑不再家長里短,而是比著賽地搞創(chuàng)收;脫貧致富不再等靠要,大家爭當致富帶頭人;家家戶戶的小院和村道收拾得干干凈凈,為了不弄臟村路,干完農活的拖拉機要清洗完輪胎才肯開回家;攀比、哭窮之風成為過去,“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的理念,已成為大家的共識……


  王平堂帶領龍泉村村干部,以務實、扎實的過硬作風,打贏脫貧攻堅的硬仗,讓龍泉村的村民擁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孫翠翠 林冬雪)


  轉自:吉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貧困縣如何縛住“脫貧攔路虎”——吉林著力破解因病致貧難題

    因病致貧返貧問題,是各地脫貧攻堅之戰(zhàn)面臨的最大“攔路虎”。這一難題對吉林而言尤為突出。統(tǒng)計顯示,因病致貧返貧的人數占吉林全省貧困人口的56 8%,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一些貧困縣部分地區(qū),這個比例甚至高達70%。
    2017-08-04
  • 吉林商務廳與阿里聯合啟動興農扶貧項目

    吉林商務廳與阿里聯合啟動興農扶貧項目

    近日,由吉林省商務廳與阿里巴巴集團聯合舉辦的“電商脫貧鄉(xiāng)村振興”阿里巴巴興農扶貧(吉林站)啟動儀式在長春市舉行,標志著吉林省成為阿里巴巴“興農扶貧”頻道東北地區(qū)首個合作省份,阿里巴巴農村淘寶“畝產一千美金”計劃...
    2018-08-25
  • 精準施策 吉林扶余推出“N+ 扶貧”模式

    精準施策 吉林扶余推出“N+ 扶貧”模式

    “扶貧開發(fā)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如何做到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吉林省扶余市正在緊鑼密鼓實施的“N+扶貧”模式,針對上述問題給出了準確真實的答案。
    2018-09-07
  • 吉林:“扶貧車間”進村 村民“就近脫貧”

    近年來,吉林省組織各地創(chuàng)建就業(yè)扶貧車間,引導企業(yè)將適合分散加工的初級產品生產車間建在鄉(xiāng)鎮(zhèn)和農村,吸納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yè)。就業(yè)扶貧車間具體標準為吸納5人以上貧困勞動力在鄉(xiāng)鎮(zhèn)和農村就業(yè)
    2019-04-1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