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扎堆海外投資開發(fā),置業(yè)規(guī)模或超1.1萬億


作者:王海春    時間:2013-11-26





  國內開發(fā)商掀起了又一波扎堆海外投資開發(fā)的熱潮。

  繼10月份以40億美元收購紐約一個項目后,綠地集團11月20日表示將在韓國濟州投資60億元開發(fā)一個旅游度假綜合地產。這是繼10月12日綠地以40億美元收購紐約布魯克林大西洋廣場項目70%股權后,綠地在海外投資開發(fā)的又一個項目。

  除了綠地之外,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家房企開始在海外布局,復星、招商、萬科、碧桂園等房企都在年初制定了“出?!庇媱潱⒁训骄唧w實施階段。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jiān)張宏偉認為,中國房企“出?!辈粌H僅是戰(zhàn)略布局上的考慮,更重要的是想利用國內房企在銷售渠道的資源優(yōu)勢,吸引國內高端職業(yè)客群到海外置業(yè)投資。此外,打通融資渠道也是房企出海的重要原因。

  百億美元“出?!?/strong>

  綠地集團11月20日表示,公司將與韓國樂天集團合作,投資60億元人民幣開發(fā)在韓國濟州的一個集酒店式公寓、免稅店為一體的旅游度假項目,其中將建成1000間酒店式公寓,主要面對中國客群。

  在投資濟州的同時,綠地在澳大利亞悉尼綠地中心的項目也在近期對外開放?!澳壳跋つ犴椖恳杨A訂150套,總貨值超10億元人民幣。”綠地集團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綠地方面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公司目前已確定海外項目的總投資已超過100億美元,今年年內實際投資已超30億美元。

  不僅僅是綠地,今年以來,房企對海外投資的熱情高漲。10月18日,復星國際00656.HK剛剛以7.25億美元約合44.18億元人民幣從摩根大通手中買入美國紐約地標建筑物——One Chase Manhattan Plaza。

  而這只是國內房企今年在海外投資房地產項目的冰山一角。

  據中國海外投資聯合會的數據,2012年以來包括碧桂園、中國建筑、中國鐵建、萬科、綠地、萬通、中坤等十余家大型房企,已在海外有房地產項目或確定的投資計劃,投資規(guī)模已達幾百億美元。

  據記者了解,11月中旬有10家國內房企正在美國組團尋找地產商機。在為期兩周的行程中,這些房企將到紐約、舊金山、洛杉磯、加利福尼亞等幾個城市進行考察。

  “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會頻繁看到房企在美國投資房地產新的消息?!币患覈H房地產顧問公司人士透露。

  張宏偉指出,無論是直接投資開發(fā)還是進行股權收購項目,通過這些投資有利于開發(fā)商在國際房地產市場上實現品牌全球化,而這對打通國際資本市場有重要意義。

  1.1萬億的蛋糕

  除了融資考慮,大量海外置業(yè)的需求也使綠地、碧桂園、萬科希望抓住這部分新的商機。

  “我們在海外的項目,主要面對的是在國內有海外置業(yè)需求的客群?!北坦饒@市場營銷部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在海外置業(yè)的人主要是投資和教育需求,國內的這種需求量相當驚人?!?/p>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中國房企在海外房地產市場的投資額,也創(chuàng)下了新高。

  根據仲量聯行近日公布的數據,今年中國在海外投資和購買房地產的交易額已突破50億美元,刷新了2012年全年40億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中國海外房地產投資同比上漲25%。

  而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則是中國購房者和國內房企熱衷的投資市場。

  據仲量聯行公布的數據,美國成為了中國房企海外投資的首選,2008年中國房企在美國投資只有2200萬美元,但到2012年這一數字漲至17億美元。此外,至今年第三季度末,今年中國人在歐洲購買房產的交易額已接近20億美元,同比上漲25%。今年在澳大利亞商業(yè)地產市場的交易額接近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了近一倍。

  中國海外投資聯合會預計,未來中國個人投資者海外置業(yè)的規(guī)模將超過1.1萬億元人民幣。

  國內強勁需求向海外的轉移,在一定程度也對一些國家的房價產生了一定影響?!坝拈_發(fā)商十分看重中國購房人和投資者,不少面對海外銷售的樓盤,還專門開辟了中文解說的銷售團隊?!庇钊鸱康禺a公司中國區(qū)總經理白兮表示。

  不過,外國買家特別是亞洲和歐元區(qū)買家,已經引發(fā)了英國對房地產出現泡沫的擔心。

  分析人士認為,英國對外國投資者增加征稅極有可能為資本利得稅:在轉售非居住的房地產獲利時,需要繳納28%的資本利得稅。(本報記者 王海春 上海報道)

來源:華夏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