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成本過高各省生育意愿不同 我國人口面臨負增長壓力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1-23





  生育率不僅僅是家事,更是國事。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邁向縱深,中國經濟在高速發(fā)展的同時,中國的人口數量也將迎來變局。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9》(以下簡稱《綠皮書》)發(fā)布會在北京舉行。


  《綠皮書》中的數據表明,老年人口快速增長的同時,中國總人口將在2029年達到峰值14.42億,2030年起,將進入持續(xù)的負增長,2025年減少到13.64億,2065年減少到12.48億,即縮減到1996年的規(guī)模。


  不過,《綠皮書》還指出,如果總和生育率(每個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一直保持在1.6,人口負增長將提前到2027年。2065年人口減少到11.72億,相當于1990年的規(guī)模。


  更為嚴峻的是,由于一孩數量減少,2017年全國生育人口總數比2016年下降了60多萬。


  中國人口與發(fā)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匡時預計,2018年出生人口規(guī)模在1500萬和1600萬之間,比2017年出生人口的1723萬減少至100萬以上。


  出生人口兩極分化


  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我國一直實行的是計劃生育,隨著改革開放以及人們收入水平、受教水平的提高,全國的生育率也迅速迎來下降。


  而事實上,自1978年,計劃生育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后,我國的人口減少也已超過了預期。誠如業(yè)內權威人士所說的那樣:“40多年來,中國由于計劃生育累計少生了4億多人,大大減輕了人口過快增長對資源環(huán)境帶來的壓力。”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3.4%,下降到2012年的12.1%,人口自然增長率由1970年的25.8%,下降到2012年的4.95%,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權威人士認為,完善生育政策既要考慮維持中國的低生育水平,又要考慮群眾的生育意愿,還有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人口結構變化等因素。


  新的變化發(fā)生在2013年11月15日。這一天,《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發(fā)布并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


  這一政策的提出,也意味著我國正在逐步放開相較以往的嚴控生育政策。不過,國家放開二胎政策后,一個不容樂觀的現象也隨之顯露。


  媒體報道稱,二胎政策推行后,一些省份嬰兒出生率激增,而在另一些省份,卻反響平平,甚至還有些地區(qū)出現了出生率下降的情況。


  事實上,自國家放開二胎后,山東省的出生率有了很大的上升。據山東省統計年鑒顯示,僅2016年,山東省人口出生率已經達到了1991年以來最高。


  資料顯示,北方出生率漲幅,高于南方地區(qū),山東以39.76%的出生率漲幅,拔得全國頭籌,山東17.54%的出生率、174萬的新生人口也在全國排名第一。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qū),2/3的地區(qū)出生率漲幅低于10%。不過僅有青海、湖南兩地,出現出生率負增長。2017年,二孩政策開放第二年,共出生1723萬名新生兒。新生兒多集中在中部地區(qū)、東南沿海。僅山東、河南、廣東3地,新生兒數量就占據了全國的27%。


  另有數據顯示,2015年出生率全國最低的天津,自政策實施后,出生率爆漲,從5.84%躍至7.65%。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出生率也都有不低的上浮。但上浮后的數據,同東三省一樣,還是在全國排名墊底。在南方地區(qū),除了湖北、浙江、廣東出生率明顯上升外,數據基本同往年持平。


  該資料數據顯示,東南沿海,是中國經濟發(fā)展前沿,這些省份的生育觀念,出現了兩極分化的局面。有些省份,更是“越富越不想生”的典例。譬如江蘇,地域富庶,但新生兒比重一直低。2017年江蘇只出生了86萬人,2018年上半年更少,共出生38.3萬人,同比降幅高達11%。


  從事多年健康養(yǎng)老產業(yè)的山東永健漢唐醫(yī)學研究院有限公司COO胡海慶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現在不是說80、90后的年輕人不想要孩子,其關鍵因素還在于住房成本、教育成本以及生活成本居高不下造成的。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人們的生育觀念也發(fā)生了變化,更追求高的生活品質亦是其中原因。


  人口負增長來了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yè)內人士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隨著各地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嬰兒出生率比往年下降了不少,或許,這會導致全國人口負增長的時間會提前到來。


  該業(yè)內人士還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國家推行的二胎政策意在刺激人口增長,但隨著各地公布的人口出生下降,也表明了政策刺激生育目前有所減弱。


  胡海慶向記者坦言,國家放開生育后,這僅僅是政策,但從一個家庭來說,養(yǎng)孩子的成本是最實際的。國家政策放開了,為什么效果不持久,一部分原因與人們的生活保障、入學教育、住房保障、醫(yī)療保障、撫養(yǎng)看護等問題有很大的關系,因為這些現實中的方方面面問題對中國絕大多數的家庭來說,都是很大的負擔。


  胡海慶說,當前,中國有經濟實力的不足40%,大多數還是普通老百姓,60%的家庭還在為生活忙碌、為房貸拼搏著,如果在此時再生一個孩子,那就是家庭的負擔。


  事實上,部分業(yè)內人士所表述的并非危言聳聽。據《綠皮書》指出,對于中國而言,21世紀上半葉發(fā)生最大的人口事件,莫過于人口負增長時代的到來。


  對于當前人口負增長的問題,也引起了業(yè)內人士的擔憂。胡海慶說,早在2011年,我國的老年人口就已經進入了一個快速增長期,再加上2018年新生兒有所下降,這對中國的經濟發(fā)展會帶來負面效應。


  湖北人口學會副秘書長石智雷表示,因為生育人口在下降,導致未來老齡化程度會快速推升,由于老年人壽命在延長,生育人口減少使得年輕人比重下降,未來幾年老齡化加劇的趨勢還會維持。


  《綠皮書》認為,長期的人口衰退,尤其是伴隨著不斷加劇的老齡化,勢必會帶來非常不利的社會經濟后果。對于生育率轉變非常迅速的中國而言,如果低生育率不能很快得到扭轉,將會面臨比其他國家更為嚴峻的局面,中國的人口負增長已經勢不可擋,從現在開始,亟須開展研究和進行政策儲備。


  尤為一提的是,如果從經濟角度的層面來看人口這一問題,就不得不提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能夠得到快速增長也與中國人口紅利有關。有業(yè)內觀察者認為,過低的生育水平將降低經濟潛在的增長率。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zhàn)略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看來,如果人口數量下降,或者說人口增速下降,會很可能帶來一系列的社會成本,這些成本包括醫(yī)療成本、社保成本、教育成本等,而這些成本都會給經濟增長帶來不利因素。


  何代欣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一方面,從整個國家的發(fā)展角度來看,經濟增長主要是新增經濟的產出,而現在的這個產出主要是由資本和勞動決定的。那么勞動力的價格會上升,由此會影響到資本和勞動的比列,影響經濟產出的變化。


  另一方面,從消費層面看,一個成熟的發(fā)達國家,消費是一個國家的主要來源之一,如果人口數量下降的話,那么,整個經濟環(huán)境也會受到影響。(記者 梁文艷)


  轉自:中國產經新聞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落實20項重點任務應對人口老齡化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制定和實施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了20項重點任務。
    2017-07-26
  • 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覆蓋面不斷擴大

    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覆蓋面不斷擴大

    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醫(yī)政醫(y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在24日的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截至10月底,全國各個有扶貧任務的省份均已出臺本省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方案,已有25省份通過信息系統報送9種大病專項救治信息。目前已確診病例1...
    2017-11-26
  • 我國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

    我國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

    20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fā)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為其他領域改革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物質條件。會議指出,我國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
    2017-12-24
  • 年均1300萬人,人口大國實現“就業(yè)奇跡”

    年均1300萬人,人口大國實現“就業(yè)奇跡”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最新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1351萬人,2017年末,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為3 9%,降至多年低點。
    2018-02-1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