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7.7%,高于7.5%的預期目標。這一經濟增速符合預期,既避免了“硬著陸”風險,又通過主動減速展示了結構性改革決心,中國經濟呈現換擋增效的良好勢頭。
雖然7.7%的年度增長數字是14年以來最低的,不過路透社的分析稱:“可以確定的是,經濟增速溫和回落為多數專家所歡迎,因為這是中國轉向更高質量增長所必需的?!?/p>
《華爾街日報》援引世界銀行行情 專區(qū)前行長羅伯特·佐利克的話說:“中國領導層已經意識到轉變增長模式的必要性。但這種轉變將以一種中國模式來實現,包含了很多步驟,成功實現這樣的轉變將賦予中國經濟更多動能?!?/p>
“中國經濟增速保持在7.7%的水平是積極信號?!泵绹菐毂说蒙瓏H經濟研究所中國經濟研究員陸瑞安對新華社記者說。他還特別談到去年中國經濟所呈現出的新特點:第三產業(yè)服務業(yè)占GDP的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yè)工業(yè),國企投資占整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繼續(xù)下降。他說:“這顯示出經濟調整的成果,是令人鼓舞的信號。”統(tǒng)計顯示,2013年服務業(yè)增加值占GDP比重升至46.1%,首次超過第二產業(yè),顯示中國產業(yè)結構調整取得歷史性變化。
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認為,隨著第三產業(yè)的發(fā)展,中國經濟將可以更低的經濟增速滿足充分就業(yè)的需要,因為服務業(yè)每單位GDP需要的工作崗位數比制造業(yè)和建筑業(yè)要多30%。
除了不同產業(yè)部門對經濟的貢獻度在發(fā)生變化之外,去年帶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各自的貢獻度也在發(fā)生變化。首先,外部失衡的狀況正在轉變,出口去年對GDP的貢獻率依然為負-4.4%,這意味著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內部投資和消費拉動。荷蘭國際集團亞洲分析師康登·蒂姆告訴投資者,其實中國從2008年就開始逐步擺脫對出口拉動型經濟增長模式的依賴,外部調整早就開始了,現在的重點是內部調整。《紐約時報》報道稱:“中國整體經濟在過去兩年內迅速降溫,從工廠產出、固定資產投資等方面都能看出放緩趨勢,而零售數據則顯示中國人的消費在增長?!彪m然消費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度還達不到發(fā)達國家的水平,但轉變正在加速推進。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注意到:“個人消費貢獻了經濟增長的近一半,以個人消費為主的內需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的牽引力?!?/p>
不過,去年中國經濟運行也呈現一些問題和隱憂。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說:“令人擔憂的是,政策重心向結構化改革轉變伴隨著持續(xù)的‘信貸寬松退出’已導致增長略顯乏力。”陸瑞安則對信貸仍感擔憂,他說:“令人擔憂的信號是信貸增長依然很快,住房建設投資所占的比重依然很高?!?/p>
展望前景,海外分析人士普遍對中國經濟表現感到樂觀。英中貿易協(xié)會主席白樂威爵士對新華社記者說,中國2014年也會保持7.5%的經濟增長速度,中國出口也將會比過去四五年更好,尤其是美國經濟以3%~3.5%的速度增長,會對中國出口帶來很大提振。
英國《金融時報》也認為,以美國為首的發(fā)達經濟體的經濟狀況不斷好轉,將帶動對中國出口需求的加速增長。不過,文章指出,中國政策制定者最大的擔憂之一是債務的迅速增長。
美國PNC金融服務集團高級國際經濟學家威廉·亞當斯對新華社記者說:“趨緊的貨幣政策、更高的利率水平以及信貸增速繼續(xù)放緩將限制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不過放開一些高度管制和政府壟斷行業(yè)將有助于激發(fā)中國經濟增長潛力。”
來源:國際商報 金旼旼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