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沉淀在第三方支付機構賬戶里,助其“以錢生錢”的客戶備付金最新規(guī)模究竟有多大,現在有了答案。
此前,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自今年4月17日起按一定比例上繳備付金,而“非金融機構存款”這個9年來首次回歸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的科目顯示:今年二季度第三方支付機構向央行上繳的客戶備付金規(guī)模約為841億。
依照該數據簡單估算,第三方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已有5200多億。
第三方支付 有多少備付金?
央行公布的最新一期第三方支付牌照續(xù)展公告中顯示,目前有258張支付牌照,也就是說,有258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需要上繳備付金。按規(guī)定,支付機構備付金的交存比例根據支付機構的業(yè)務類型和分類評級結果綜合來確定,最低按照備付金的10%比例上繳,最高按照24%比例上繳。
根據繳存比例區(qū)間,記者粗略估算了一下當前第三方支付備付金總規(guī)模:如果按照最低檔10%來反推的話,那么總備付金規(guī)模大概在8410億,這是一個上限;如果按照24%來反推的話,那么總備付金規(guī)模大約為3504億元,這是一個最低值。
也就是說,258家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總規(guī)模區(qū)間為3500億元~8410億元。但在實際的操作中,占據主要市場份額的幾家支付巨頭的繳存比例并不會觸發(fā)上限(如支付寶的比例是10%),所以,我們取中間值16%來測算,客戶備付金總規(guī)模約為5256億元。
這一數據偏保守,但與實際情況不會相悖,因為去年央行三季度披露的第三方支付的備付金規(guī)模為4600億,半年時間應有正常幅度增長。
總之,保守測算,第三方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應有5200多億。
上繳備付金 第三方支付損失多大?
有心的朋友應該還記得,今年1月央行規(guī)定第三方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統(tǒng)一交存至由央行監(jiān)管的指定賬戶時,有輿論稱這部分資金在 銀行 賬戶里產生的利息收入,占到支付機構總收入的11%。
而我們現在終于有了依據來反推這樣的測算究竟是否靠譜。
首先,上述841億元如果按新規(guī)出來前的規(guī)矩,它可以對接很多生息資產賺取收益。如果簡單按照1年期活期存款 利率0.35%來計算,這841億元本可為支付公司帶來2.94億的收益,1個季度則是7400萬。
可這是258家公司單季度的額外收益,市場更關注的是2家巨頭——支付寶、財付通的損失有多少。
我們來做道數學題。根據易觀發(fā)布的2017年一季度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份額,支付寶占53.70%,財付通占39.41%。以這個比例來粗略估算,支付寶少掙的利息收入在4000萬左右,財付通在2900萬左右。
當然,這是我們假設2家公司把備付金都存為活期存款來粗略估算的。這應該較為符合現實,因為基于客戶隨時贖回提取的需求,備付金的管理必然對流動性要求高,支付公司應該不會將其投資于一些長期金融資產,雖然那些資產收益比較高,但會有期限錯配風險。
那么,實際情況如何?遺憾的是, 騰訊控股 的年報并未將子公司財付通的利息收入、營收、利潤單列,但其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該公司利息收入主要來自銀行存款的利息收入,包括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而超過3個月的定期存款的實際 利率為3.41%。
所以,如果將財付通備付金的投向框定在與母公司一致的前提下,我們上文的測算就不會離實際情況太遠。那么,向央行上繳部分客戶備付金,2家支付巨頭大概損失的利息收入分別為4000萬、3000萬左右。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