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光伏面臨產能過剩再遇挫折


時間:2014-01-06





  我國光伏產業(yè)在國內面臨產能過剩,在國外又頻頻遭遇反傾銷調查。近日,美國擬對臺灣光伏產品“雙反”,以排除對中國“雙反”的漏洞。如果一旦實施雙反,將對我國大內地光伏產業(yè)產生不小的影響。

  尚普咨詢行業(yè)分析師指出:如果一旦對臺灣實施雙反,則用臺灣的太陽能電池生產的中國內地組件也將被征稅,中國企業(yè)難以繼續(xù)規(guī)避美國“雙反”,將影響中國光伏產品對美國的出口。

  從2012年10月開始,美國對中國光伏組件征收大約24%到36%的關稅,但只適用于使用大陸太陽能電池做成的太陽能組件。為了規(guī)避關稅,很多制造廠商就從臺灣等地購買太陽能電池。相關數據顯示,目前臺灣的電池產能9gw左右,部分是大陸廠商為應對美國“雙反”所建工廠。相比承擔24%至36%的“雙反”稅率,即大致約合每瓦20美分左右的新增成本,臺灣代工要合算得多。

  隨著歐美等國對我國光伏產業(yè)的打壓,我國光伏出口組件數量已經呈現下滑趨勢,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量約為16gw,出口額約100億美元,同比下降27%。其中,對美出口份額占比約10%,對歐出口份額由去年的近65%下降至2013年的30%,在經歷歐美“雙反”后,中國的光伏企業(yè)都已經調整了市場結構,分散了風險,提高了在亞非拉市場的比例。

  雖然目前對臺灣的雙反只是美國企業(yè)層面的行為,尚未得到美國商務部方面的認可,還沒有任何臺灣電池企業(yè)收到美國商務部方面的調查問卷。但是如果最終美國商務部決定將臺灣產品也納入到“雙反”范圍內,則意味著中國光伏組件在美國市場的性價比優(yōu)勢將被削弱。因此,國內企業(yè)仍然應當高度重視,未雨綢繆,積極應對。

  尚普咨詢在《2013-2017年中國光伏發(fā)電市場分析調查報告》中提到:我國光伏產業(yè)命運多舛,如今如果美國對臺灣實施“雙反”,則中國內地企業(yè)將難以規(guī)避美國對中國的“雙反”,2014年對美國的光伏產品出口將會減少。

來源:尚普咨詢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