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能源格局正發(fā)生深刻變化,需求重心加速東移,供應軸心逐漸西移,能源安全出現與以往不同的新特點。
在首屆中國國際石油貿易大會上,專家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石油需求仍將保持快速發(fā)展,原油對外依存度可能超過60%。我國應在堅持“立足國內”的同時,積極拓展國際貿易合作,多渠道多角度保障國內石油供應安全。
國際能源需求重心東移 供應軸心西移
商務部副部長鐘山15日在上海出席首屆中國國際石油貿易大會時表示,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正成為全球能源消費與貿易新的增長點,而北美、歐洲等國家傳統(tǒng)能源消費將漸呈下降趨勢。2000-2010年,世界基礎能源消費總量年增率為2.67%,北美、歐洲和獨聯體地區(qū)僅為0.2%,而亞太地區(qū)不含中東卻高達6.34%。
與此同時,世界能源生產中心日益多元化。中東-北非、中亞-俄羅斯占世界石油儲量的64.7%,仍將是供應的中心。頁巖氣、頁巖油、油砂等非常規(guī)能源和非化石新能源越來越廣泛開發(fā)應用,使北美在作為能源消費地的同時逐漸轉為能源供應地。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17年,美國可能超過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最大石油生產國。
“能源供應軸正從中東轉向西半球,生產中心將日益多元化?!辩娚秸f。能源供需格局的巨大變化,使得能源安全出現與以往不同的新特點,它不僅是供應安全,更是包括資源掌控、生產供應、消費需求、價格主導、運輸安全、高效清潔使用等諸多因素在內的綜合性系統(tǒng)安全。
美國PIRA能源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加里?羅斯也認同全球能源格局正在出現變化。他認為,全球石油主要的需求增長點來自于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經濟穩(wěn)步增長支撐了全球石油消費形成支撐。在供應方面,中東地區(qū)地緣政治不穩(wěn)定仍威脅著石油供應。另外,OPEC國家仍可能通過減產以獲得更高的收益,預計2013年OPEC國家閑置產能可能達到250萬桶/日。在過去的幾年內,美國已經在產油方面形成較大的產量,頁巖氣、頁巖油的開發(fā)再加上對可再生能源的重視,使得美國很可能在2015年成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生產國,2020年成為最大的石油生產國。
英國阿格斯有限公司全球總裁艾德里安?賓克斯表示,頁巖油和深海原油的生產給美國石油產量帶來突破,到2035年北美地區(qū)可能成為原油凈出口國。過去向美國出口的原油開始轉向亞太地區(qū)。日后大西洋盆地過剩的原油供應也可能轉向滿足亞太地區(qū)的需求。
石油需求增長迅速 “十二五”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或超60%
“十二五”期間,我國油氣需求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長,原油對外依存度或突破60%。
中石油集團副總經理喻寶才在中國國際石油貿易大會上表示,2011年我國石油消費量達到4.6億噸,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但目前,我國人均石油消費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0%,石油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僅為1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3%。預計未來我國石油消費仍將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處于上升通道。
國家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助理高世憲表示,石油消費與經濟增速呈正相關。自今年8月以來,國內經濟下滑的趨勢得到遏制,預計2012年我國經濟同比增長7.5%的目標一定能實現,預計可能達到7.8%左右。于此同時,我國石油消費增速也有望不斷增長。
根據我國石化行業(yè)“十二五”規(guī)劃預測,“十二五”期間我國成品油需求量保持5.5%的年均增長率,到2015年我國成品油需求量為3.2億噸,比2010年2.45億噸增加7500萬噸,增幅為30.6%。
需求的快速增長讓能源供應成為棘手的問題。高世憲表示,預計2012年我國石油消費量可能達到4.8億噸,到2013年超過5億噸。隨著國內石油消費不斷增長,預計明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可能達到60%左右。
中國中化集團總裁助理鐘韌表示,到2020年我國石油需求總量可能超過7億噸,其中三分之二可能都要依靠進口。
“中石化外購原油資源占總資源的比例已由2003年的76.7%提高到2011年的84%?!敝惺瘓F高級副總裁蔡希有坦言,資源“瓶頸”已成為制約公司發(fā)展的主要問題。
國際貿易成為我國能源供應重要補充
面對快速增長的石油需求,專家認為,保障石油供應安全,我國在堅持立足國內的同時,也應積極拓展國際貿易合作。
鐘山表示,中國將堅持“立足國內”的能源戰(zhàn)略,全面提升能源開發(fā)轉化和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于此同時,也將拓展國際貿易,優(yōu)化能源貿易結構,不斷深化與世界石油產業(yè)互依、互存、互惠的關系。
目前,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居世界第一。2011年達到31.8億噸標準煤,能源自給率保持在90%左右。2011年,我國非化石能源產量占到能源總產量的8.7%,其中水電裝機規(guī)模、風電并網規(guī)模分別居全球第一和第二位。
“中國企業(yè)已成為國際油氣資源勘探開發(fā)的重要參與者?!辩娚奖硎?,2011年海外作業(yè)總量約1.5億噸,權益產量達到8500萬噸。同時,中國大力引進國外企業(yè)來華開發(fā)油氣資源,目前共有32家外資企業(yè)與我國簽訂了200多個油氣合作合同,區(qū)塊面積超過23萬平方公里。
在堅持立足國內的同時,為了滿足國內能源的供應缺口,鐘山表示中國仍將堅持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加強海外油氣資源的合作開發(fā)。完善國際合作體制機制,深入參與全球能源治理。
“能源是全球問題,只有全球合作才能保證能源的安全穩(wěn)定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庇鲗毑耪J為,石油貿易已成為國內石油供應的重要保障。我國油氣貿易采取長期與短期采購、期貨與現貨結合的形式,已經實現了“多元化”發(fā)展,建立了西北、東北、西南、海上四大戰(zhàn)略通道。
喻寶才認為,為滿足快速增長的國內需要,我國還應進一步拓寬貿易渠道,多角度參與國際貿易合作。
為了配合國際石油貿易發(fā)展,蔡希有認為,我國石油貿易應大力支持國油國運,支持中國運輸企業(yè)發(fā)展壯大。于此同時,要加快建設大型裝卸碼頭、完善原油管道運輸系統(tǒng)建設,做好配套設施建設。在貿易方式方面,在確保原油供應的基礎上,通過自營擴大石油貿易量,進一步優(yōu)化進口原油結構,提高拓展市場的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
“海運將是我國石油進口的最主要的渠道?!敝袊h洋運輸公司總經理馬澤華表示,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原油進口量年均增速保持在8%左右。到2015年我國原油進口量有望達到3.2億噸左右,其中通過海運進口的原油量可能達到2.65億噸。
但值得注意的是,馬澤華表示,國內油輪運輸市場面臨著運力過剩的問題,經濟反彈乏力、石油需求疲弱抑制再加上地緣政治因素的挑戰(zhàn),使得近年來全球油輪運輸市場處境艱難。從中東到遠東的一艘油輪日租金不到3000美元,大大低于船公司的成本。
馬澤華呼吁,未來應進一步深化船公司與貨主、船公司與船公司之間的合作,共同應對市場的挑戰(zhàn),最大限度緩解市場供需矛盾,保障海上石油運輸市場的健康發(fā)展。
來源:新華08網 作者:劉雪 姚玉潔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