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改革在艱難而緩慢地推進著,電力企業(yè)和煤炭企業(yè)“風水輪流轉”的糾結大戲也不斷地上演著。
作為中國最基礎的能源工業(yè)之一,電力行業(yè)存在煤電矛盾、電力虧損、電改停滯不前、電網壟斷等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在傷害著電力行業(yè)本身的同時,也與中國經濟發(fā)展相互作用。不過,隨著“階梯電價”的實施和電網主輔分離的不斷推進,塵封十年的電力體制改革正緩緩地拉開了希望的門。
博弈的十年
2012年,正是電力體制改革的第十個年頭,而電力行業(yè)也走過了利益博弈的十年。因為涉及太多的利益博弈,雖然早在國務院2002年公布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中,電網主輔分離就是電力改革的既定改革方向,但在完成廠網分離后,主輔分離卻成為電力改革的最大重點和難點,歷經數年,方案幾經易稿,最終的方案仍未能正式出爐。
2010年,主輔分離改革方案重啟。9月3日,電力體制改革工作小組一致通過了國資委制訂的方案;11月,方案上報國務院;2011年初,國務院同意了該方案。
據記者了解,根據方案,主輔分離要從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剝離火電施工、修造、規(guī)劃設計和送變電施工等四類競爭性企業(yè),交給國資委與4家輔業(yè)集團重組。因此,此次電網主輔分離將與四大輔業(yè)集團重組為兩大輔業(yè)集團同步進行。
不過截至目前,因為主輔分離涉及國家電網、地方政府等多方利益,在利益博弈下,最終的方案至今仍未正式公諸于眾。
“計劃電”與“市場煤”在較量
而在電力行業(yè)止步于改革的十年中,“計劃電”和“市場煤”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矛盾激蕩的大戲,劇情千回百轉,詮釋了“風水輪流轉”這一永恒真理。
2003年之前,因為國內電力需求一般,電企對煤炭的需求較小,加上電企是國內煤炭行業(yè)的最大客戶,“電老大”一度占盡上風;但2003年之后,隨著國內經濟快速發(fā)展,用電需求量的增大使得煤炭供求日趨緊缺,煤企翻身成為“煤老大”,價格連續(xù)飆漲,令五大發(fā)電集團集體陷入虧損泥沼。
五大電企3年半巨虧756億,成銀行巨大黑洞。為了緩解煤電矛盾,政府于2006年12月取消煤炭價格雙軌制。而在2012年,隨著經濟形勢逐漸放緩,煤電形勢開始逆轉,目前煤價大幅走跌,煤炭壓港嚴重,火電企業(yè)再次揚眉吐氣,重獲“電老大”風采。
電改折衷
盡管當下剛剛實施的“階梯電價”和小步慢走的電網主輔分離顯得很折衷,但不得不承認,在多方利益博弈下,電改終于緩緩開啟了希望的大門。
國家發(fā)改委今年率先祭出了電價改革的大旗——階梯電價,但是這并不能稱為電力體制改革的大踏步,只能說是電價改革的折衷,也體現了當前能源價格改革的一大難點,就是在市場化與保民生之間找到平衡點。
電監(jiān)會相關負責人指出,總體看我國居民電價在未來較長時間內仍將處于上升通道之中,拉開階梯電價的階梯價差,不僅本身屬于回歸公平公正,也可為進一步的電價調整做出鋪墊。
而主輔分離改革方面,2011年,在國資委主導下,電力行業(yè)進行了主輔分離重組。按照主輔分離方案,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公司的勘測設計企業(yè),火電、水電施工企業(yè)和電力修造企業(yè)剝離,同時并入新成立的中國電建和中國能建。主輔分離雖然清理了一些盈利能力較弱的資產,但兩大電網仍然保留著設備制造、金融等優(yōu)質輔業(yè)資產。主輔分離的道路充滿了泥濘。
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日前赴湖南調研電力發(fā)展與改革工作時提出,改革是發(fā)展的動力,電改要進一步深入總結電力體制改革十年來的經驗、成績,深入研究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借鑒國外電力改革的經驗教訓,按照“安全可靠、提高能效、降低成本、普遍服務”的原則,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路徑。
也許,中國確實需要重新尋找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電改之路?!?/p>
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王冰凝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