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煤炭在中國緣何“水土不服”


作者:陳 剛 黃 騰    時間:2012-05-23





2010年美國煤炭以同比增長近5倍的驕人業(yè)績搶灘中國煤炭市場。但是,今年一季度,美國煤炭在中國遭遇了港口存煤積壓、運煤船無法進港、銷售價格一降再降、中國從美國進口煤炭數量負增長的困局。這些現(xiàn)象的背后隱藏著什么問題?

從近幾年中國煤炭進口來源來看,美國煤炭在中國“登陸”,不能不說是一個閃光點。2010年,低價的美國煤炭以同比增長近5倍的速度涌進了中國市場,但是當中國直接用戶在消費時發(fā)現(xiàn)了種種“水土不服”現(xiàn)象后,今年一季度的美國煤炭進口量又出現(xiàn)了負增長局面。

頁巖氣帶來的轉變

美國的煤炭儲量居世界之首。2010年,美國的煤炭探明儲量僅比排位第二的俄羅斯和排位第三的中國的煤炭探明儲量之和略少一點。

美國是世界上煤炭產量與消費量僅次于中國的國家。與中國類似,美國生產出來的煤炭一直是以供給美國國內市場為主,出口數量不多。從近年的情況來看,美國的煤炭生產數量與消費數量一直穩(wěn)定在5億噸油當量左右的水平(1噸油當量約等于中國2噸原煤量)。

美國生產出來的煤炭絕大多數用于燃煤火力發(fā)電。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統(tǒng)計,2011年電力生產消耗的煤炭數量占美國煤炭總消耗量的93%。該機構表示,2012年美國電力生產部門消耗的煤炭總量將為7.96億噸,較2011年減少14%。2012年,美國的煤炭生產量預計將為9.82億噸,比該機構2012年4月時預期的10.11億噸又減少了2.9%。

煤炭產量的減少,與美國大量使用燃氣發(fā)電有關。美國的頁巖氣開發(fā)經過15年左右的科研與實踐,其技術日漸成熟,頁巖氣的生產成本比初始開發(fā)階段下降了85%左右,使得燃氣發(fā)電完全能與燃煤發(fā)電相競爭。

這一科技成果不僅革命性地改變了美國的能源結構,也使美國從能源進口國向能源出口國轉換的同時,給世界樹立了一個全新的能源轉換榜樣。其結果,必將給世界能源生產與消費帶來一場不小的變革。

進入中國速度逐漸減慢

煤炭的自然屬性決定了,無論它產地如何,都與生俱來帶有各種優(yōu)勢與缺陷。所以,我們常說:“世界上沒有不能使用的煤炭,只是會不會使用該種煤炭而已?!?/p>

如今,在美國,燃氣發(fā)電還將進一步替代燃煤發(fā)電,被替代下來的煤炭不得不進入國際市場。在當今世界經濟特別是歐洲經濟還有待進一步復蘇之時,能夠大規(guī)模容納煤炭的消費市場就只有中國了。美國煤炭擁有明顯的價格優(yōu)勢,無疑會得到中國市場的青睞,因此美國煤炭進入中國已是大勢所趨。

從近年來中國進口美國煤炭的情況可以看出,2010年,美國煤炭以同比增長近5倍的速度涌進了中國市場,在市場拓展方面取得了長足發(fā)展。但是,由于美國煤炭的性能、指標與中國煤炭存在差異,中國的一些直接用戶對美國煤炭的性質、性能還缺乏透徹了解,于是在消費方面出現(xiàn)了種種“水土不服”。于是,美國煤炭進口量快速增長的勢頭開始減慢,以致在今年一季度出現(xiàn)了負增長。

目前,中國部分港口大量積壓美國煤炭,就是因為中國用戶不了解美國煤炭性質、不會使用美國煤炭。

化解“不服”需從技術入手

美國西部煤炭屬于比較“年輕”的長焰煤,與印尼煤炭有相似之處。隨著印尼煤炭在中國市場的拓展,中國用戶已經總結出一套燃燒方法,使曾被認為“不好用”的印尼煤炭開始被接受,甚至在某些地區(qū)“受到歡迎”。

業(yè)內人士認為,美國西部煤炭在中國市場的使用已不是問題,主要是受海運船型的限制,說到底是一個與印尼煤炭的價格競爭問題。

美國東部地區(qū)生產出來的高發(fā)熱量、低灰分、高揮發(fā)分、高硫分、高粘結性、低灰熔點的煤炭,如果作為煉焦煤來使用,首先遇到的是能否與中國煤炭配合使用、配合使用后能否生產出適用焦炭的問題。其次,因為硫分過高,在配煤煉焦時面臨配用數量方面的障礙。如果作為動力煤來使用,首先面臨硫分過高,不能單獨燃燒使用的問題,與低硫煤炭混合后使用固然可以,但又有一個配煤比重與配煤成本的問題。其次,過高的粘結性與偏低的灰熔點,會造成某些類型鍋爐排渣的困難。這些使用中的問題,需要花時間與精力來認識和解決。

美國煤炭的價格吸引力

美國煤炭能以較快的速度進入中國煤炭市場,關鍵因素就是價格低廉。7000大卡/千克(1000大卡=4.18兆焦)發(fā)熱量條件下的中國港口價格(CFR)在每噸110美元至120美元之間的動力煤、7至9的CSNFSI數值條件下中國港口價格(CFR)為每噸135美元左右的非混配單一煤種的煉焦煤,盡管存在著硫分過高的明顯缺陷,但無論是對動力煤用戶,還是對煉焦煤用戶來說,都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這恰恰迎合了當今中國煤炭市場追求短期利益的短視消費心理,從而導致中間商蜂擁而上,出現(xiàn)了中國接卸港口美國煤炭庫存量爆滿,銷售價格一降再降的問題。與此同時,中國煤炭消費用戶因為不了解美國煤炭性質,在一旁持觀望態(tài)度,等待“率先品嘗螃蟹者的評價”。于是,美國煤炭在中國市場便出現(xiàn)了類似“腸梗阻”的現(xiàn)象。

如今,美國國內正經歷大的能源結構變化,如果不想讓煤炭產業(yè)急劇萎縮,就必須積極開拓國際市場。而要想在中國這個市場保持競爭力,美國煤炭的生產者與貿易經營者就得把這種價格吸引力保持下去。

來源:中國煤炭報 作者:陳 剛 黃 騰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