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強:解讀電力供需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時間:2012-04-06





2012年3月30日,由廈門市工商聯、福建省社會科學院、新華都商學院共同主辦的“2012中國創(chuàng)業(yè)領袖高峰論壇”在廈門召開。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新華都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本次論壇上現場解讀了:電力供需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林伯強指出:現階段,特別是今年第一個月、第二個月消費電力大力下降,就引起了人們的擔憂。中國目前處于工業(yè)化和城市化進程,這個是一個國家從低收入轉入中等收入的關鍵階段,有必要在2020年前完成階段性轉換,2009年中國的GDP約占世界總量的8%,但是鋼消費量占世界的46.4%,生鐵占60.9%,水泥占48.7%,換而言之,中國正處在城市化進程。

美國GDP增長是6.6,一次能源是2.7,日本它的工業(yè)化時間比較短,所以它集中消費GDP增長是10,能源是9,電力是12左右。中國到目前為止,GDP8.2,一次性能源消費5.4,差不多也是1:1的關系。目前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以及目前的高耗能等關系跟發(fā)達國家經歷過的這個階段,它的基本特征沒有很大的變化?,F階段城市化和工業(yè)化階段比較剛性的關系還存在。當我們看到電力需求大幅度下降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得出GDP也在下降。

我們來看看今年的數據,2012年1到2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速僅6.7%,比去年下降比較多,預測第一季度全市社會用典量同比增速將在7%-8%。上半年會在9%之間。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今年的一、二月份增速比較低是有它的原因的,主要原因是2011年下半年地方政府為了完成節(jié)能減排指標,實行拉閘限電,也就是說一、二月份是不正常的月份。所以說,比較低是正常的。

西部省份“窩電”而東部一些省份“缺電”這一現象在經濟發(fā)展較快時也是正常的。林伯強稱,這個是很正常的現象,人們經常在缺電的時候才突然發(fā)現西部這么多電用不了,其實西部一直這么多電,東部一直缺電。原因是電量需求的增長基本上在東部,經常會產生供需比較緊張的局面。而西部沒有市場,但資源比較多,基本設施包括電網同樣會比較超前。當然這個問題必須要解決,解決這個問題可能就是通過輸電來解決這個問題。

西部窩電和東部缺電也是很重要的。更讓我們擔憂的是,新增裝機增速大幅下降。根據中電聯數據,2012年1-2月份火電新增投資僅為799億元,占電源基本建設投資17.5%,同比下降35.2%。火電能源占能源70%,提供80%的電量,而其他能源品種供電量仍然很少,在保障電力供應方面起的作用不大。

由于低碳發(fā)展的緣故,政府希望火電比例下降。煤不漲,電不漲。極大的傷害了電力企業(yè)的積極性,電力行業(yè)的大規(guī)模虧損也導致電力行業(yè)對火電投資不感興趣。所以這應該是我們今后將面臨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其實這么說,我們一直希望我們的火電比例是往下走的,因為火電比例占整個電力70%的確是高的。從低碳的角度來說,我們希望火電逐漸往下走,但目前的問題,它往下走的速度太快了。所以這個問題需要盡快的解決,假如不解決,我們的電力問題將成為常態(tài)。保障電力供應,去年大概7、8月份的時候應中央辦公廳的要求提出了提電價的思路,去年11、12月份就把電費提高了3分錢。如果當初不以這個思路出現的時候,我們供電都供不了。

接下來的問題,今年夏季馬上就到了,我們的問題并沒有解決。因為煤價是一個相對市場化的,在中國能源僅有一塊市場化的陣地,由于去年煤價這個陣地就不復存在了。林伯強坦言,個人感覺這個煤價限不住。此外,他還估計,廠商、煤炭、電力的都會有很很多辦法來應對限價。把限價放在那,其實政府限價經常是最后一條路才走的路,因為下去了就上不了。2008年的時候我們對成品油進行管制,后來運氣很好碰到經濟危機。盡管我們去年年底做這個事情,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政府應該去面對煤和電力的問題。

林伯強還指出當前電力的發(fā)展思路,發(fā)電產業(yè)鏈,煤炭-發(fā)電-電網。產業(yè)鏈的問題我們一個發(fā)電產業(yè)鏈,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關注到,需要理順其間的關系,從發(fā)展的角度看,有的換錢賺錢,有的環(huán)節(jié)虧損,我們看到的一定是電力短缺。一個產業(yè)鏈某各環(huán)節(jié)計劃,某各環(huán)節(jié)市場,理論上走不通,現實是不可持續(xù)的。我們可以盡量維持,經驗告訴我們,三各環(huán)節(jié)必須兼顧,否則會出現短缺。在理論這個產業(yè)鏈有幾種分子:比較簡單的是全部市場化。

他說。中國全部市場化在能源行當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現階段是走不通的。第二個是全部計劃,把煤價也管制,以倒退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很多人會認為這個是不明智的選擇。當我們能源改革以行政的方法來解決相對市場的問題的確是有問題的。第三,通過稅收和補貼來影響市場和控制電價。

此外,他還指出了煤電聯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煽氐睦眄槹l(fā)電產業(yè)鏈,可以將社會影響降到最小,可以在不改變目前能源體制和價格體制的前提下進行。煤電聯動我有一個表(PPT)是把整個產業(yè)鏈理順,現在基本的思路就是讓煤價和電價一起動,把所有的問題都集中在電網上,讓國家對電網補貼。電力企業(yè)虧損實際上就是財政補貼,既然要補貼的話為什么不用比較好的方式來補貼。我理解比較好的方式就是讓煤價和電價一起漲,這樣對終端電價就是可控的,我們上網電價就是發(fā)電廠那邊漲,如果終端不愿意的話就漲一分,兩分由政府來補貼。目前這種模式在石油行業(yè),在石油廠里也是這樣的。我們所謂的煉油板塊虧損,也就是這個道理。

林伯強認為,煤價和電價一直漲政府有沒有能力補貼,我們應該在煤價上做一點文章,收特別收益金。所有的煤市公司市場都特別好,如果政府收走的話就沒有返回這一說,如果在這個前提下,你漲多少是不在乎的。這個道路其實就是從左手到右手。這個理論是行的通的,但實際過程中還是會有問題。這個問題煤炭是地方的,電力是中央的。這邊基本上是博弈和利益分配的問題。怎么做還需要進一步的思考。至少這是一個相對市場化的方式來破解我們目前以非市場化的方式來解決博弈的問題。現在落后的問題都集中在煤和電的問題。煤和電仍然是我們最需要關注的大問題。

目前中國政府在能源政策上基本上不慌不忙。這個現狀如果能維持是最好,但事實告訴我們這個現狀是無法維持的。接下來,就解決油荒的問題。這個是比較熱的問題了,報紙上基本上都在討論這個問題了。3月20日起全國汽油,柴油最高零售家提高600元,調價漲幅超過市場預期,而且國內93號汽油價格突破8元大關。破了這個大關,更大的問題今后還是油價會進一步上漲,政府將面臨調價困難的局面。

另一方面,調價不到位和之后都可能導致油荒。目前這個態(tài)勢只要伊朗問題不明朗油價就會上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我先回答一下大家很多的疑問,就是中國成品油價格比美國高?我們怎么想都不對,有它的道理,3月19日,美國普通汽油的周平均零售價格為每加侖是3.97美元,我們是8元錢,洛杉磯是美國汽油價格較高的城市之一,但還是比我們北京的油價低。我的理解油價為什么比美國高?主要還是稅的問題,含稅汽油稅2元多,美國是8毛多。這個稅合理不合理?我個人感覺是合理的。但稅導致了我們成品油價格比美國高,怎么解決這個問題,也是政府今后面臨的問題。
 

來源:北極星火力發(fā)電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