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在剛剛出具的一份報告《資源革命:滿足世界能源、原料、食品與供水需求》中指出,以MGI研發(fā)的獨特商品價格指數(shù)MGICPI(MGI Commodity Price Index)來看,該指數(shù)在1900至2000年間,處于震蕩下行的趨勢,而2000年該指數(shù)的值為上個世紀最低位,甚至低過大蕭條時期。
但這種好日子可能將一去不復返。麥肯錫指出,未來20年,全球的資源價格將面臨巨大變數(shù),為企業(yè)經商及國民經濟發(fā)展提出重大挑戰(zhàn)。
根據麥肯錫采用的估值體系,在整個20世紀,世界主要資源的實際價格是在不斷下跌的,削減過半。這可能是個令人驚訝的結果,特別是考慮到過去100年來全球各種資源的需求上漲了600%至2000%。
報告稱,各種資源的實際價格之所以下跌,主要原因是技術革新以及新的低成本供應源被不斷發(fā)掘出來;此外,在某些情況下,這些資源的價格并不反映它們的實際生產成本(如各國提供的能源補貼或是免費的供水等)。
但這樣的形式在21世紀出現(xiàn)了變化。從過去10年的情況來看,全球資源價格的暴漲令人擔憂,短短10年間,MGICPI已經從2000年底的低位一舉沖破過去百年來的最高值,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及上個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期間的值。
未來20年,這種挑戰(zhàn)將繼續(xù)。
麥肯錫預計,到2030年,全球將新增30億的中產消費者。而隨著財富的增加,以及資源之間相互關聯(lián)度的提升,未來人類對資源的需求也將大大提升。例如未來20年,全球鋼鐵需求將會勁升80%,相應地,商品價格將會飆升147%。
另一方面,以往帶動資源價格下跌的技術因素正經歷挑戰(zhàn)。事實上,在過去十年,新造一口油井的平均成本上升了一倍。與此同時,自然環(huán)境的有限性可能限制了人們對于各種資源的渴求。有相關的研究顯示,到2050年,地球上有11%的自然區(qū)域將受到人類農業(yè)的影響而消逝。
上述情況可能會大大影響到貧困人口,并造成社會失衡。根據世行的統(tǒng)計,全球有4400萬人在2010年下半年因食品價格上揚而陷入貧困狀態(tài)。麥肯錫認為,隨著手機等通訊技術的普及,這些貧困人口會更方便地提出他們的政治訴求,而這會給那些財政資金不足的全球發(fā)展中國家?guī)硪恍毫Α倪^去10年來看,全球各國政府已經為各類資源補貼支出了1.1萬億美元。
那么如何應對未來20年的資源困境?麥肯錫認為,增加資源供應是不可避免的解決之道。它估計,未來全球用水及土地的供應需要從目前的140%的年增長升至250%,才能滿足各方面的需求。但這同時會對其他資源如資本、基建、地緣政治等提出要求,這些是需要各國政府予以重視的,在這方面,各國應該鼓勵創(chuàng)新。
麥肯錫特別指出,像中國與印度這樣的工業(yè)化國家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困難。到2030年,兩國的谷物需求中將會分別有5%及15%的量需要進口支持。
其次,在增加供應的同時,各國應留意技術創(chuàng)新。麥肯錫樂觀地認為,到2030年時,有30%的能源、土地、水和原料需求可以通過提升效率得到。具體來說,各國應提升各種資源(煤、油、電力)的使用能效,提升農業(yè)經營者的收益率,避免食物浪費及城市漏水,提升交通工具的能效,促進電力及混合動力交通工具使用,以及降低土地退化過程等等。此外,各國還需要留意氣候變化,并留意在獲取新能源時實施適當?shù)臏p碳措施。
對于政府而言,或許最重要的是改變思維定式,對資源應有一套綜合的應用策略。例如需要加強價格信號功能,在缺乏價格機制的領域,政府要承擔公共職能,政府還要通過教育或控制措施提升國民對于不同資源需求的適應性。而對于私營企業(yè),過往資源價格將會不斷下跌的假設令企業(yè)更關注人力成本與資本成本,但是在未來,如何提升各種資源的應用效率,將變得同樣重要。未來的公司應該根據各行所處行業(yè)的特殊性,以及其相關資源的變化趨勢與機遇,來不斷調整其發(fā)展策略。
來源:中國能源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