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天然氣資源量增長近五成


時間:2011-11-30





  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探司司長彭齊鳴24日在《全國油氣資源動態(tài)評價2010》報告發(fā)布會上表示,最新完成的油氣資源動態(tài)評價發(fā)現,我國天然氣地質資源量較2008年增長49%。到2025年,油氣產量“二分天下”格局將初步形成。


  地質資源量大幅增加


  彭齊鳴介紹,我國最新的石油地質資源量為881億噸、可采資源量為233億噸,較2008年分別增加116億噸和21億噸;天然氣地質資源量為52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為32萬億立方米。天然氣地質資源量在2008年的35萬億立方米的基礎上增加了17萬億方米,增幅達49%。


  由于采用了更加先進的儲層勘探開發(fā)技術,鄂爾多斯盆地石油地質資源量由74億噸增加到129億噸,天然氣由4.7萬億立方米增加到15.2萬億立方米;渤海灣海域石油地質資源量由225億噸增加到277億噸;四川盆地天然氣地質資源量由5.4萬億立方米增加到9.3萬億立方米。


  報告預測,到“十二五”末,我國5000萬噸級油氣生產基地將達到5個,分別是松遼盆地、渤海灣盆地陸域、鄂爾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和近海海域。如果低品位和非常規(guī)油氣資源得到有效開發(fā)利用,油氣產量還能增加1000萬噸以上。


  油氣有望“二分天下”


  報告預測,到2030年前,我國油氣儲量產量將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其中,石油地質儲量年均探明將在10億噸以上,產量2億噸將持續(xù)20年以上;天然氣地質儲量年均探明將在6000億立方米左右,2030年產量將接近3000億立方米。


  彭齊鳴表示,未來20年,我國油氣產量將從2010年的2.8億噸油當量增加到2015年的3.6億噸、2020年的4.1億噸、2030年的4.5億噸,增長的主要貢獻將來自天然氣。到2025年,油氣產量“二分天下”格局將初步形成。


  中國石油大學地學院副教授唐文連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解釋說,地質資源量指在特定時間內估算的已發(fā)現和尚發(fā)現的、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可以探明的各級各類石油或天然氣資源的總量。探明地質儲量指在鉆探后證實可供開采并能獲得經濟效益的具體數量。


  油氣地質資源量的增加在短期內不一定能變?yōu)榈刭|儲量,由探明地質儲量變?yōu)樘矫骺刹蓛α啃枰M一步的鉆探證實。國土部此次披露的油氣地質資源量的增加將為今后進一步通過鉆探增加儲量提供依據。就這個角度而言,油氣地質資源量的大幅增加將為從事鉆探與相關設備生產的企業(yè)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


  深海天然氣待開發(fā)


  近日,廣東省天然氣主干管網開始接收由西氣東輸二線輸送的東亞天然氣。明年下半年,西氣東輸二線將向香港供氣。


  彭齊鳴介紹,此次動態(tài)評價的成果之一是,珠江口盆地凈增天然氣地質儲量1.2萬億立方米,瓊東南凈增天然氣地質儲量0.7萬億立方米。


  目前,中國天然氣主要依靠西部和中亞氣源,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zhàn)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車長波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南中國海的深海天然氣得到有效開發(fā),可以直接輸入用氣消費量較大的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提高天然氣使用效率。


  中海油一位內部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位于南中國海珠江口盆地的荔灣氣田目前三級地質儲量在1000億立方米以上,其中探明地質儲量475億立方米。荔灣氣田原計劃明年向珠三角供氣,但后來陸續(xù)發(fā)現了幾個小型氣田,出于整體考慮,中海油推遲了荔灣氣田向沿海地區(qū)的供氣時間。


  車長波認為,深水天然氣從發(fā)現到實現開發(fā)一般需要3至5年的時間,深水油氣田開發(fā)的前提是經濟上的可行性,因此只有在珠江口盆地再探明幾個氣田并形成經濟規(guī)模后,才能考慮向沿海供應。如果成行,珠江口盆地有望至少向珠三角地區(qū)貢獻幾百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來源:中電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