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時代已到來家電能否跳出同質化怪圈


時間:2013-01-18





“硬邦邦的造型,冰冷冷的感覺”是長期來家電產品留給人們最直觀的感覺。

  隨著家電智能化時代的來臨,家電產品能否跳出多年來的同質化怪圈,正成為2013年一個新的課題。如今網絡與產品的結合、藝術與科技的結合正成為趨勢,而“鼠標+水泥”模式的誕生,也讓這一課題從概念開始逐漸走向現(xiàn)實。

  家庭自動化時代已到來

  “當我走進客廳,打開家里的電視機時,我覺得科技一下子倒退了20年?!睒I(yè)內網站科技訊相關負責人李忠存說。

  這一印象,正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的來臨悄然發(fā)生變化。在剛剛結束的消費電子展上,帶給消費者一種回家的感覺,各種新奇的家電產品比如智能洗衣機、神奇遙控器和能夠連網的電冰箱等紛紛在展會上亮相,這預示著家庭自動化時代已經到來了。

  智能作為一個永不過時的宣傳用語,尤其適用于家電行業(yè)?,F(xiàn)在的洗碗機也成了一種智能家電,連網功能給它提供了一個以應用形式存在的“頭腦”。盡管現(xiàn)在消費者還不能通過智能手機上的一鍵簡單操作來遙控他們的洗碗機。但LG展示了一款智能化程度更高的、配備了近場通訊NFC技術的智能家電,消費者可以利用移動設備來掃描洗碗機上的NFC標簽,激活并控制洗碗機,并將它與廚房里的其他無線設備連接在一起。

  另外,電冰箱可以利用現(xiàn)有的食材存貨,自動為消費者提供相關食譜。消費者從菜單上選好菜肴名稱后,相應的食譜就會被發(fā)送到烤箱,而烤箱就會預熱到設定溫度,然后在飯菜做好之后向消費者的智能手機發(fā)出提示信息,整個過程并不需要消費者的參與。

  2012年對于國內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lián)網行業(yè)來說,都可以稱得上是井噴之年。而這一爆發(fā)性的發(fā)展,也讓人們對家電智能產品在2013年有了新的期待。據(jù)埃森哲調查顯示,36%的消費者計劃在今年購買一臺高清電視機,相比之下,去年的這一數(shù)據(jù)僅為16%。顯然,智能設備如今越來越流行了,它的出現(xiàn)正在改變消費者對家電的重新認識。

  追求細節(jié)與藝術成主流

  在家電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核心競爭力總是不斷被提起,而在不知不覺中,高科技似乎成了核心競爭力的核心。但事實上,對于消費者而言,買強調高科技的產品有時并不如買講究細節(jié)設計的產品來得更實惠、更靠譜。

  據(jù)介紹,對于家電產品來說,細節(jié)無處不在。比如可操作性、人體工學設計、各種附加功能等。產品有了細節(jié)也就有了親民性,體現(xiàn)了設計者對消費者的關注。就拿冰箱來說,冰箱門打開的方向通常都是固定的,但這也給部分消費者帶來了麻煩。北京消費者李女士告訴記者,她很喜歡某品牌的一款冰箱,但就因為冰箱門是向左開的,而自家廚房要求向右開才好用,李女士最終放棄了這款冰箱。但是,現(xiàn)在市場上也有的冰箱可以隨意調換冰箱開門方向,而且方法簡單,消費者自己就可以完成。這種小設計沒有多大的高科技含量,但卻非常貼心,消費者使用方便了,產品吸引力也隨之增加了。

  另外,消費者對家電產品的審美已經產生疲勞?!凹译姰a品能不能未來更藝術性一些,能不能讓設計跟我們的環(huán)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北本┫M者熊女士告訴記者。記者在北京部分家電賣場做了一個小調查,在被調查的20位消費者中,有13位表示在購買家電產品時都會注意它的美觀方面和是否個性化,并表示使用注重細節(jié)設計的家電產品是一種享受。

  來自北京宋莊的知名設計師趙斌告訴記者,家電的設計主要還是來源于傳統(tǒng)的工業(yè)設計,而如何能夠讓傳統(tǒng)的藝術家也涉入其中,把自己的藝術思維和家電設計融合在一起,這就存在著一種跨界設計,需要有新的商業(yè)模式去推動它。

  科技呼吁藝術尋求突破

  “隨著國內制造業(yè)的轉型,中國已步入了一個工業(yè)發(fā)展的新階段。即消費品牌、奢華品牌階段。而在這個階段,家電產品開始從注重功能上升到科技與藝術結合時期?!?宋莊藝術促進會名譽會長胡介報對記者說。

  與“藝術品”蘋果相比,大多國產品牌與此前的家電、電腦時代一樣很快陷入了同質化嚴重的泥潭,如何將藝術創(chuàng)造的思路融合進冷冰冰的科技產品,成為再次拷問中國自主創(chuàng)新行業(yè)的難題。記者日前獲悉,1月22日,國內首個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創(chuàng)新產業(yè)聯(lián)盟將在北京宋莊成立,這將為家電產品的藝術設計提供新的思路。

  據(jù)悉,聯(lián)盟由奇虎360、淘寶、盛大等科技企業(yè)、30余家畫廊等藝術機構、宋莊藝術促進會、藝術家和科技產品設計師組成。旨在依托豐富的宋莊當代藝術資源,聚合IT軟硬件企業(yè)、互聯(lián)網服務企業(yè)等,打通藝術與科技的橋梁,建立中國原創(chuàng)當代藝術與科技產品設計融合互動的新平臺,讓藝術家與科技產品設計師對接,將藝術與產品設計的互助交流常態(tài)化。

  科技、互聯(lián)網等公司的產品設計人員在做設計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種瓶頸,覺得突然設計不下去了,怎么都做不出蘋果那樣的產品,這個時候該怎么辦?如何突破固有思路的桎梏?其實,對當代藝術的學習和研究往往能啟發(fā)設計師的設計靈感。

  趙斌認為,科技產品的設計與開發(fā)離不開藝術思路的灌溉,藝術也需要插上科技的翅膀。當今的設計不再是技術的疊加,它更要求設計師具有極高的審美和藝術家般的敏銳,這樣才能設計出更具美感的科技產品。所以每一個設計師都應熟知當代藝術的發(fā)展,并從中獲得相應的啟示。

  網絡破解個性化銷售難題

  但個性化的藝術產品正面臨著銷售上的巨大挑戰(zhàn)。在本次CES展上,愛國者推出的一款漫步者音箱就很有藝術感。但對于企業(yè)來講,自己設計的產品如何能夠量產,以滿足越來越個性化的消費者需求確實是個難題。

  據(jù)記者了解,目前家電產品的庫存已經是很多企業(yè)頭疼的一個問題。而個性化藝術性產品的最大問題就是能否被大眾接受,這看起來又確實是一個誤區(qū)。

  對于這個問題,來自宋莊科技的李榮國表示,未來聯(lián)盟平臺可以通過與消費者的互動,采取預購模式,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他舉例說,比如說一款空調面板的設計,藝術家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或企業(yè)的需求,設計出不同的樣式,放在網上預售。而消費者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去訂購,而當訂購的產品達到量產的底線時,廠家就可以去生產,從而達到點對點銷售的模式。

  記者發(fā)現(xiàn),追求個性化設計也是有效益的,同樣的產品,配上個性化的因素,價格就會高一些,而多數(shù)消費者也愿意為這樣的高價產品埋單。細節(jié)設計使得消費者滿意、制造者有利益,當然產品也就有了競爭力。

  8848網站創(chuàng)始人,“有中國電子商務之父”稱號的王峻濤老榕目前正在經營琉璃廠電商平臺,他對于傳統(tǒng)藝術品與電商結合的模式非常看好,并認為藝術家的集體加盟,將對高科技行業(yè)產生巨大的正面影響,中國的自主創(chuàng)新已經邁上新的臺階,與世界強國比肩。


來源:北京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