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市場不景氣,近兩年,很多外資品牌空調在中國市場走上了包銷之路,更有一些品牌已經悄然退市。近期有消息稱,LG空調也悄然退出中國市場,實體店和網上渠道均難再找到LG空調。雖然LG否認了此說法,但萎縮至個別市場已成事實。而2012年6月,三星空調也被曝退出中國市場。兩家韓系空調巨頭在中國市場都卷入了退市漩渦,盡管兩大企業(yè)都積極澄清事實,但是卻沒有否認已逐漸邊緣化的事實。
雖然是老生常談,但不得不承認,外資空調占領市場的絆腳石依然是價格。如今,國產空調憑借多年低價銷售,在市場中已經樹立了低價實惠的形象,并且隨著國產空調技術和外形上的逐漸進步,讓消費者可以選擇的范圍更廣,已經可以在價格上主宰市場。
在渠道布局方面,外資品牌更是薄弱得多。以LG空調為例,自2010年LG空調缺席家電下鄉(xiāng)政策以來,在蘇寧等一些電器賣場空調專區(qū)已經看不到其身影。2011年,LG空調又退出了國美。據了解,目前LG空調主要是通過經銷商來銷售,與此同時,其走勢卻一蹶不振。目前中國空調市場上,格力和美的兩大品牌占據了約六成份額,海爾、奧克斯、格蘭仕、志高等品牌又分食了其余一大部分,剩給外資空調的空間已不多。與此同時,在三四級市場的布局滯后成為外資空調的致命傷。
中國市場是一個普及型市場,農村市場顯得尤為重要。外資品牌的高端定位決定了其不可能在這一市場上“大展拳腳”,雖然他們在中國市場做過很多中國化的努力,但是緣于管理體制等諸多方面的制約,很難達到中國企業(yè)那樣的本地化程度。
國產品牌則依托強大的本土優(yōu)勢,多采用多元化渠道,將渠道拓展至蘇寧、國美等連鎖渠道商無法觸及的三四級市場,進一步釋放農村市場的消費需求。市場調查數據顯示2011冷年,三四級市場空調銷量達到1015萬臺,同比增長66.2%,其所占整體市場的比重也突破了20%,尤其是夏季空調的銷售額環(huán)比增長甚至超過了100%,成為拉動內銷高速增長的主引擎。
此外,外資品牌引以為傲的高端技術也面臨國產品牌的強勢擠壓而日漸喪失優(yōu)勢,今年很多人性化的國產空調高端產品成為盤踞市場的主流,格力U系列空調、美的全直流變頻、海爾除PM2.5空調、志高智能云空調不但在賣場上吸引了消費者的關注,它們也因強勢的產品特點和對細分人群需求的關注成為眾多消費者的購買首選,空調領域由中國企業(yè)主導的局面已基本確定。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吳妍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