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市處于關鍵時期 政策調控不能以偏概全


時間:2012-08-01





目前,國內棉花市場處在新陳對接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在當前的市場形勢下,調控政策的選取應注意不能用全局性的方法去解決結構性矛盾。

分析結論

綜合分析,歷時16個月的棉價回落周期有望結束,以新陳對接期為起點的棉價波段性上升行情可期。當我們謹慎的時候,要看到國家儲備的穩(wěn)定性,要看到中國乃至全球庫存消費比居高中的“水分”。樂觀的時候,也要看到天量國家儲備的雙向性,但這個雙刃劍理應不會在內外棉價差居高的時候出鞘,理應不會對結構性矛盾使用全局性做法,理應不會去打壓我國紡織工業(yè)的競爭力。也就是說,我們不能看到有國家儲備這個“定心丸”就忽視供求問題,但那需要具備另外一個時空、另外一個價格、另外一個供求的前提條件。

政策的方向和力量

第一,直接影響力即將發(fā)揮作用。臨時收儲政策的價格目標是20400元/噸,2月底發(fā)布的《2012年度棉花臨時收儲預案》其本質是一個收購要約,是在棉花種植前向棉農預先發(fā)出的收購要約。重慶會議是再確認,濟南會議是個反復確認。

第二,“拋儲”還是“增配”?近日市場傳言國家將拋儲以及發(fā)放配額,經有關方面證實,國家目前暫無此類計劃。但從問題的提出來看,沒有新陳交替期供求矛盾,就不會空穴來風。而解決的主要辦法無非是三種:

1.按兵不動。后兩個月的新陳棉花對接期,內棉供應緊張,價格上升,外棉失去了主要出口目標而下行。則國內紡織業(yè)比較成本上升,承壓繼續(xù)加大,預后不良。

2.拋儲。增加國內即期供給,實際上也增加了全球即期供給。倒推一下:港口外棉充盈,拋儲會使國內棉價下跌,外棉價格跌得不僅快而且更深,對國內紡織企業(yè)會更不利,不符合趨利避害的原則。當前的市場背景是國內工商供求矛盾,我們不大可能用全球性的辦法來應對國內的矛盾。

3.增配??梢?,如果宏觀部門認為有必要緩解的話,“增配”是個選項。增加配額不增加全球即期供給,反而可以解決內外結構矛盾。這個政策選項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效果上和拋儲相比都是優(yōu)選項。

那么“增配”這一結構性行為會打壓棉花價格嗎?有需求的增配未必是利空。這個問題取決于兩個變量,一個是全球商業(yè)庫存,一個是增配數量,核心變量是全球商業(yè)庫存。而全球商業(yè)庫存在被注入增配這個沖擊性變量的同時會發(fā)生變局。在全球商業(yè)庫存居高的前提下,這個變局發(fā)生會使內外棉價在配額使用期保持相對較穩(wěn)的狀態(tài)。在全球商業(yè)庫存較低的前提下,這個變局發(fā)生會向有利于中國紡織的方向發(fā)展,那就是外棉快速上升,內外價差縮減并向新棉臨時收儲目標價靠近。

究其本質,拋儲和增配其實是一回事,如果拋儲的“附件和背書”是增加國家進口的話。歸根結蒂看,就是國家政策取向不應該、也不會用增加供給這種全局性做法,去解決內外棉的結構性問題。

第三,對于兩次臨時收儲價格的合理性問題,我們認為不無道理。原因有三:一是中國是個發(fā)展中的大國,仍處于快速發(fā)展的運行軌跡中,而此期間經濟增長、工資上升、成本推進、物價合理上升是存在內生動力的,因而是必然的,也是趨勢性的。二是金融改革快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進程和戰(zhàn)略方向,此期間匯率變動更是個常態(tài)。上述兩點決定了棉花定價基礎上移是合理的。三是耕種的勞動力對比價值,結合棉花生產的特點,收儲價必須能夠保護棉農利益。四是根據經驗,1:8的糧棉比價具有合理性。

另外,研讀臨時收儲政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這個政策簡直就是一項要約,一項對棉農發(fā)出的、以軋花環(huán)節(jié)為中轉的皮棉要約,一項不定量、買進方式不可撤銷的遠期要約。在棉農應答的前提下就變成了潛在的遠期合約。遠期合約不就是期貨合約的前身么?既然推出棉花期貨的宗旨就是服務于產業(yè)經濟,那么我們?yōu)槭裁床荒苡檬袌龅霓k法去解決市場的問題呢?



棉花新陳對接期的供求

1.國內工商庫存低于需求。棉花信息網6月份商業(yè)庫存調查顯示,截止到6月底全國商業(yè)庫存173萬噸,其中內地商業(yè)庫存量133萬噸,除去港口進口棉花,內地可供應地產棉不多。其他統(tǒng)計數據顯示,6月份以來,國內外市場棉花價格持續(xù)下滑,國內部分紡織企業(yè)開始補充棉花庫存,結束了棉花庫存連續(xù)下滑局面。期貨倉單從5月中旬的峰值14萬噸減少到目前的10萬噸。

2.峰值中的國家儲備。構成國家儲備的2011/2012棉花年度內棉花收儲量是313萬噸這還不包括之前年度的存底和本年度的外棉收購,占據USDA全球期末庫存1452萬噸的22%,占國內期末庫存595萬噸的53%。這是一個具有發(fā)言權的數字。

3.北半球新棉種植下降。今年北半球中國、美國、巴基斯坦等國植棉面積縮減已成定局。國家棉花市場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全國棉花實播面積7178.7萬畝,同比減少763.1萬畝,降幅9.6%。美國農業(yè)部6月29日發(fā)布的實際播面積報告顯示,2012年美國棉花播種面積為7675.8萬畝,同比減少14%。至6月21日,印度已播種新花面積同比落后14.6%。巴基斯坦因水資源持續(xù)短缺,新棉種植面積同比下降10%。

4.生長進入決定產、質量關鍵期。目前,北半球新棉普遍進入現蕾和坐果期,印度新花播種進度同比減幅大,旱情漸成困擾棉農的主要問題。之前美棉及印度棉都受到干旱天氣的困擾,近期國內三大棉區(qū)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強對流天氣,新疆阿瓦提遭遇冰雹天氣,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遭遇強降雨。

在種植減量的情況下,棉花生長關鍵期的氣候變化往往是一個沖擊性變量,往年也是如此,今年可能會更甚。

紡織業(yè)承壓

時至7月下旬,又到了決定棉價波動和棉花產業(yè)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間節(jié)點。這個節(jié)點有3個背景:1.紡織形勢依然低迷;2.年度臨時收儲政策即將實施;3.新棉生長進入關鍵期,新陳棉花對接期來臨。

其一,原料成本對外競爭力下降。盡管本棉花年度國家收儲313萬噸,但是國內外棉花價格自2011年10月份以來持續(xù)運行于收儲價下方。此期間內外棉價差處于高水平年度均值5000/噸,因此紡織業(yè)承受了較大的內外價差加大的壓力。其二,主要外需目標——歐、美的經濟形勢,一個是債務危機愈演愈烈,一個是低位徘徊復蘇乏力。我國紡織品出口增速下行的壓力仍然較大。其三,成本加大。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城鎮(zhèn)居民工資性收入同比名義增長13.0%,外出務工勞動力月均收入同比增長14.9%。另外,資金緊張造成的持續(xù)利率高水平對于承壓中的紡織工業(yè)來說是雪上加霜。資金緊張不僅拉高了成本,而且直接抑制紡企的正常庫存,弱化了產業(yè)鏈的競爭力。這也是棉花年度中前期價格螺旋下跌的原因之一??梢哉f,目前紡織業(yè)的承壓程度和持續(xù)期遠大于次貸危機的2008年。


來源:中國紡織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