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進口政策將批量出臺 加工貿易政策暫無收緊


時間:2011-02-14





 “促進口”已經取代“壓出口”,成為中國削減順差的首選路徑。


  據外貿系統(tǒng)人士透露,一攬子的“促進口”政策有望在今年上半年陸續(xù)出臺,引導企業(yè)進口高端設備與技術將成為政策著力的主要方向,外貿系統(tǒng)正在商討如何進一步調整《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


  早前的政策討論中,以奢侈品為代表的進口消費品降稅原本也被視作“促進口”的方向之一。上述人士表示,目前看來,推動這類商品的降稅僅僅只是促進口的一小部分內容,并非政策的主要著力點。


  不過,鼓勵企業(yè)通過進口進行技術改造的政策思路,究竟是會通過降低相關產品的進口關稅來實現,還是通過貸款貼息等其他方式兌現,尚未最后敲定。


  另有商務部人士介紹,預計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和傳統(tǒng)的裝備制造業(yè)等重點支持領域進口稅率有望降低。



  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與全國商務工作會議的定調,2011年外貿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出口與進口并重,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

  三大路徑增進口




  前述外貿系統(tǒng)人士指,從當前政策討論的情況來看,下調進口關稅、增加對企業(yè)進口高端技術設備的貼息投入、促進進口便利化,是一攬子促進口政策的三個方向。


  進口便利化的措施已經逐漸兌現。今年1月1日開始,政府放寬了對出口企業(yè)的外匯收入管制,允許國內出口企業(yè)將外匯收入存放于境外,不再強制兌換成人民幣。去年10月份,北京、廣東、江蘇、山東已經開始試行這一政策。


  前五礦商會副會長周世儉表示,雖然上述政策出臺的最主要考慮在于減緩外匯儲備增加的速度,但也同時方便了企業(yè)直接用外匯在境外采購原材料及設備,降低匯兌成本。


  他認為,外匯管制的放松與進口關稅的下調,是一攬子促進口政策中最為關鍵的兩項。


  前述外貿系統(tǒng)人士表示,早前關于如何促進口的討論中,對于是推動以奢侈品為代表的進口關稅下調,還是更側重于增加對企業(yè)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一度存在爭議。“不過目前看來,終端消費品進口的降稅僅僅是促進口的一小部分內容。”



  有地方商務系統(tǒng)分管內貿的官員透露,關于高檔進口商品的降稅已經歷經多次調研,去年的商務部內貿座談調研會上,就有調研組領導估算,因為境內外商品差價巨大,國內的奢侈品消費不少是在香港釋放,每年都有上百億的貿易量流出。

  該人士說,海南免稅島的思路值得借鑒,事實上,決策方也正在探討,試圖與國外對接,對國內消費后出境的商品予以退稅。


  鼓勵企業(yè)通過進口高端的設備與技術完成技術升級,是促進口的最主要路徑。上述人士說,當前中國進口的商品以原材料為主,政府希望將進口引導向高端技術設備領域。



  不過,高端技術設備的全面降稅并不現實。前述外貿系統(tǒng)人士說,當前,中國的進口市場已經非常開放,平均進口關稅僅為9.8%,是所有發(fā)展中國家最低的水平,“稅率繼續(xù)下調的空間非常有限?!?br>

  加工貿易政策暫無收緊


  “促進口”上升到戰(zhàn)略層面,與高額順差的背景不無關系。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此前在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估計,2010年的順差估計將達到1900億美元,基本與上一年順差規(guī)模持平,也遠遠高于政府最初的期望值。


  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關于外貿的表述,以及全國商務工作會議的定調,轉變外貿增長方式、促進進出口的平衡是今年外貿最為重要的兩項任務。


  “減順差”的壓力下,也引發(fā)市場對加工貿易調整的猜想。由于加工貿易天然產生順差,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前,決策層一直試圖通過收緊加工貿易政策來平抑貿易順差。


  廣東一位分管加工貿易的官員透露,暫時還沒有收到政策調整的風聲,他個人估計,今年不太可能出臺涉及面過廣的加工貿易緊縮政策。他說,政策調整的力度取決于出口復蘇的情況,如果出口增長過快,明顯超出決策層預期,加工貿易政策的收緊可能難以避免。


  另有商務部人士介紹,目前系統(tǒng)上下對加工貿易的認識基本統(tǒng)一,不太可能重新出臺重手打壓加工貿易的政策,“即便部分政策涉及到加工貿易禁止目錄的調整,也是因為節(jié)能減排的壓力?!?br/>


  此前一直有消息稱,鋼材、化工等幾類商品將重新被納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



  上述商務部人士說,當前加工貿易調整的思路,更多是引導其從東南沿海轉向中西部,以及引導企業(yè)從簡單的參與加工環(huán)節(jié)擴展至更多環(huán)節(jié),延長加工貿易的價值鏈。

來源:互聯(lián)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