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近期公布了6月份的商品進出口數據,從所選的9類塑機產品統(tǒng)計來看,2010年以來,中國塑料加工設備進、出口增幅都高達50%左右,表明外貿市場活躍,但長期以來的貿易逆差難改,進口價格普遍高于出口。因此,高水平塑機的開發(fā)以及塑機附加值的提升仍將是今后一個階段的重要課題。
概述
2010年上半年,中國塑料加工設備累計出口2萬余臺,金額4.9億美元,與2009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56.4%和48.7%。同期進口約7600臺,金額高達9.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7%和43.3%。進口額幾乎是出口額的一倍,貿易逆差4.5億美元。
6月是上半年出口高峰,盡管該月出口量(4085臺)略低于2月,但金額高達9569萬美元。5月為進口高峰,當月進口2188臺,金額2億美元。5月貿易逆差最大,為1.1億美元。
中國塑機出口相對分散,包括巴西、伊朗、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印度、泰國、馬來西亞等地。2010年上半年,中國塑機對巴西出口最多,達4000多萬美元,1200多臺,其次是伊朗、印度尼西亞以及土耳其。
進口來源地相對集中,主要為日本、德國、中國臺灣、意大利、韓國、法國、瑞士、美國、加拿大和奧地利等地。從2010年上半年來看,日本、德國和中國臺灣依次為進口前三大來源地,累計占總進口的七成。
注塑機進出口翻番
注塑機仍是主力,占塑機進出口的半壁江山。2010年上半年,中國出口注塑機8289臺,出口金額2.6億美元;同期進口4690臺,進口金額4.4億美元。出口額同比增長8成,進口增長1.2倍。貿易逆差1.7億美元。6月為上半年注塑機出口高峰,3月進口額最高。
注塑機出口前三大出口目的地依次為:巴西(1090臺,3509萬美元)、土耳其(537臺,2329萬美元)和伊朗(650臺,2043萬美元)。日本是中國注塑機進口第一大國,上半年從日本進口塑機超過2.5億美元,2800多臺,同比分別增長85.4%和156.7%。其后依次是中國臺灣、德國、韓國、加拿大和瑞士。其中,日本和中國臺灣增長強勁,增幅分別為近1倍和2倍。德國增長乏力,進口額僅增7.2%。在進口前十大國家和地區(qū)中,僅從奧地利進口出現(xiàn)25%的下降,其他均呈上升態(tài)勢。
擠出機、吹塑機進出口統(tǒng)計
繼注塑機之后,進出口額較大的是“擠出機”(含造粒機和其他擠出機)和“吹塑機”。
2010年上半年,造粒機累計出口1232臺,金額1700萬美元,同比增幅分別為-0.6%和53.7%;同期進口60臺,金額8200萬美元,同比增幅分別為-9.1%和9.3%?!捌渌麛D出機”累計出口2025臺(7.5%),金額8000多萬美元(18.3%);同期進口395臺(-0.3%),金額1.16億美元(1.2%),與2009年基本持平。
吹塑機累計出口4300多臺,金額近6000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1%和19.2%,同期進口137臺,金額1.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2%和60.3%。
來源:中國機電出口指南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