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加人力成本上漲幅度約20%-25%
漲價風再度襲來。不難發(fā)現(xiàn),今年以來,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攀升,我國各種生產原料已重回升勢,2月份PPI同比漲幅已至5.4%,不少商品開始醞釀漲價。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紡織服裝行業(yè)的原料今年已上漲不少。對此,有不少企業(yè)表示,不敢隨意提價,不過記者了解到,已有企業(yè)暗漲了5%左右。
多數原料今年價格已漲10%
“工人的平均工資上漲了10%-15%,原料平均上漲了10%。”劉生(化名)在廣東多家知名服裝品牌任職過中層管理人員,他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我們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像羊毛,最高上漲了20%?!?
據某網站統(tǒng)計,截至3月中旬,國內328級棉價已突破15600元/噸、粘膠短纖突破20100元/噸、氨綸突破58000元/噸,多數產品今年累計漲幅接近甚至超過10%,較去年同期漲幅更是超過40%。
除此之外,凍結了超過一年的人力成本今年也開始飆升,一般漲幅至少10%。成本過快上漲將透支復蘇成果。從產業(yè)鏈上下游產品上漲的因素分析,上游原料的上漲主要歸功于通脹的預期、生產成本的上漲等綜合因素,下游產品的上漲一是依托上游原料上漲后的成本因素,另一方面是內需的刺激。但總體上,下游需求相對滯后,成本傳導的不順暢,首先會造成企業(yè)盈利能力的下降。同時,成本超預期上漲所帶來的邊際效應,便是讓企業(yè)接單越來越謹慎甚至不敢接單。
成本上漲提高定價
企業(yè)利潤開始壓縮已毋庸置疑。一位廣東中高檔男裝品牌生產商表示,盡管各種成本壓力激增,但并不敢隨便漲價。目前服裝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特別從去年開始不少企業(yè)嘗試出口轉內銷,產品增加了,消費者對價格更敏感,各家企業(yè)都不敢輕舉妄動。
記者采訪多家內外貿企業(yè),都得到了相同的答復。出口企業(yè)更表示,國外經濟還未完全復蘇,采購商沒有大幅度壓價已經滿足。
劉生也告訴記者,目前其任職的女裝品牌利潤同比下降了5%左右。公司現(xiàn)在主要依靠掌控各個生產環(huán)節(jié)來節(jié)約開支,“例如我們的剪裁工序,將損耗降到最低。還有在增加銷售量,我們實施半承保制度,讓銷售人員在開拓市場時像在做自己的企業(yè)。”
還有一個主要途徑便是加快推新款的速度。劉生稱,“一些暢銷款我們可能會更改面料,如果無利可圖就停產。另一方面就是設計新款,此時推出的新款在定價方面就會略有提高?!彼寡裕话愠杀旧蠞q10%,定價會上漲5%-8%。
來源:新快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